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http://bkzs.njnu.edu.cn/
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http://bkzs.njnu.edu.cn/
南京師范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該學堂是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發祥地之一。后歷經兩江優級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時期;其另一源頭為1888年創辦的匯文書院,后發展為金陵大學,1951年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曾稱金陵女子大學)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在原南京大學、公立金陵大學等有關院系的基礎上組建南京師范學院,校址設在原金陵女子大學校址。1984年改辦成南京師范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動力高等?茖W校并入。2015年成為江蘇省與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成為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目前,學校正在著力建設“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作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師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李瑞清、江謙、柳詒徵、郭秉文、李叔同、張士一、陶行知、陳鶴琴、吳貽芳、孟憲承、楊賢江、徐悲鴻、高覺敷、羅家倫、潘玉良、張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陳邦杰、陳洪、吳作人、李旭旦、孫望等諸多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曾在此主政或執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在此潛心耕耘,著書立說,培育后學。經過一代又一代南師人薪火相繼、身教言傳,歷史性地生成了“嚴謹樸實”的學術品格,育就了“以人為本”的厚生傳統,砥礪出“團結奮進”的拼搏意識,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學校以“正德厚生、篤學敏行”為校訓,形成了“嚴謹、樸實、奮發、奉獻”的優良校風。
南京師范大學擁有仙林、隨園、紫金三個校區,隨園校區有著“東方最美麗的校園”之美譽。學校占地面積2179633平方米,現有校舍總建筑面積932076.19平方米。設有二級學院28個、獨立學院2個。學校共有在職教職工3271人,專任教師2170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654人,副高級職稱748人;中科院院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0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1名,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13人,國家重大人才計劃A類特聘專家4名、青年人才4名,國家重大人才計劃B類領軍人才7名、青年拔尖人才4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名,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5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領軍人才2人,中科院“”人選2人,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8723人,在校研究生13448人(其中學術型7329人,專業型6119人;博士研究生1570人,碩士研究生11878人)。成人高等教育在籍生10795人。圖書館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總建筑面積39705平方米,館藏紙本文獻總量385.93萬冊,電子數據庫166個。校園內有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充分發揮學科建設的龍頭作用,目前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地理學)、國家重點學科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14個,“十四五”江蘇省重點學科9個,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第三批重點馬院。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5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專業(不含一級學科覆蓋)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5個,2020年本科招生專業(類)49個,共涵蓋74個專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2個。學科已涉及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門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獲評A等級;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地理學、美術學獲評A-等級,工程學、化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數學、社會科學總論、計算機科學等10個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
學院名稱 | 專業名稱 | 學制 |
---|---|---|
南京師范大學強化培養學院 | - | |
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 | 英語 | 4 |
會計學 | 4 | |
財務管理 | 4 |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4 | |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田家炳教育書院) | 教育學 | 4 |
小學教育(師范) | 4 | |
學前教育(師范) | 4 | |
教育技術學 | 4 | |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4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4 | |
地理信息科學 | 4 | |
測繪工程 | 4 | |
旅游管理 | 4 | |
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 哲學 | 4 |
公共管理類(含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 | 4 | |
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4 | |
南京師范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4 |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 漢語言文學(師范) | 4 |
歷史學(師范) | 4 | |
思想政治教育(師范) | 4 | |
英語(師范) | 4 | |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 4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范) | 4 | |
物理學(師范) | 4 | |
化學(師范) | 4 | |
生物科學(師范) | 4 | |
地理科學(師范) | 4 | |
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 |
工商管理 | 4 | |
經濟學 | 4 | |
金融學 | 4 | |
人力資源管理 | 4 | |
管理科學 | 4 | |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 法學 | 4 |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 歷史學 | 4 |
文化產業管理 | 4 | |
文物與博物館學 | 4 | |
社會學類(含社會學、社會工作) | 4 | |
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 翻譯英語 | 5 |
英語(英+X語種) | 5 | |
法語(法英雙語) | 5 | |
德語(德英雙語) | 5 | |
俄語(俄英雙語) | 5 | |
西班牙語(西英雙語) | 5 | |
意大利語(意英雙語) | 5 | |
朝鮮語(朝英雙語) | 5 | |
日語(日英雙語) | 5 | |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國家文科基地) | 漢語言文學(基地班) | 4 |
漢語言文學 | 4 | |
漢語言 | 4 | |
古典文獻學 | 4 | |
秘書學 | 4 |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4 | |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新聞學 | 4 |
廣播電視學 | 4 | |
廣播電視編導 | 4 | |
廣告學 | 4 | |
網絡與新媒體 | 4 | |
攝影(新聞攝影) | 4 | |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 應用心理學 | 4 |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理科基地) | 生物科學(基地班) | 4 |
生物工程 | 4 | |
生物技術 | 4 | |
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基地班) | 4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4 | |
統計學 | 4 | |
金融數學 | 4 | |
南京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通信工程 | 4 |
物理學類(含物理學、應用物理學) | 4 | |
電子信息工程 | 4 | |
南京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 化學類(含應用化學、化學) | 4 |
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4 |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 | 4 | |
機械工程 | 4 |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4 | |
南京師范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 |
自動化 | 4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英合作辦學) | 3+1 | |
南京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 |
軟件工程 | 4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 | |
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含環境工程、環境科學) | 4 |
南京師范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 海洋資源與環境 | 4 |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 4 | |
南京師范大學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4 |
生物工程(制藥工程) | 4 | |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 體育教育 | 4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4 | |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音樂學(器樂) | 4 |
音樂學(聲樂) | 4 | |
舞蹈學 | 4 | |
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 美術學 | 4 |
中國畫 | 4 | |
動畫 | 4 | |
視覺傳達設計 | 4 | |
環境設計 | 4 | |
產品設計 | 4 |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