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府縣志等史料記載,漢中境內從元泰定四年(1327)至1988年的662年中,震中在本區內的地震共有35次;從東漢漢安二年(143)到1983年的1841年中,鄰區地震影響本區者16次。 (說明:文中古代地震的烈度、級別,是根據《陜西地震志》中的記載,該書是依據破壞程度推定的。)
區內地震:一般地震活動較弱,強度不大。5級(相當強度)以上的9次,5級以下者26次,無6級及6級以上的強震。地震集中發生在略陽(13次)、勉縣(3次)、漢中、褒城(6次)、洋縣(5次),共27次,在地質上屬于略陽??勉縣??洋縣斷裂帶地帶(5級以下地震,不成災)。
鄰區地震波及:主要來自寧夏、甘肅東南部和四川北部,屬于南北地震帶中段的地震活動。這類地震一般強度大。在16次影響本區的鄰區地震中,6級以上10次,6級以下6次。其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本省華縣地震,光緒五年(1879)甘肅武都地震,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對本區影響較大。 一、境內地震 元泰定四年(1327)八月,留壩地震,4.5級(古代無震級確定數,此震級為推測數,下同),震中烈度5。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六月,漢中府及寧羌衛地裂,或十余丈,或六、七丈。 明正德元年(1506)冬,漢中地震,4.5級,震中烈度5。 明嘉靖九年(1530)九月,漢中褒城地震,3.5級,震中烈度4弱。 明嘉靖十二年(1533),漢中地震,4.5級,震中烈度5。 明嘉靖十六年(1537)二月,略陽地震,4.5級,震中烈度5。 明嘉靖十八年(1539),褒城地震,3.5級,震中烈度4弱。 明隆慶二年(1568)三月初五漢中地震,5級,震中烈度6。十五日再震,東北城角倒塌;十六日又震,塌西城垛頭。 明天啟四年(1624)九月二十日,洋縣磨子橋文昌宮地震,5.5級,震中烈度7,城垣民居傾圮。 明崇禎四年(1631),略陽地震,4.75級,震中烈度6。毀城垣二百余丈。 明崇禎八年(1635)九月十六日,洋縣磨子橋文昌宮地震,5.5級,震中烈度7,連續三日,房墻倒損。 明崇禎九年(1636),漢中地震,5.5級,震中烈度7。延續三日,垣屋盡傾,傷人甚多。 明崇禎十年(1637),略陽地震,4級,震中烈度4強。 清順治十年(1653)夏,略陽地震,5級,震中烈度6。城垣傾圮四十丈。定遠廳(今鎮巴)等地有感。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九月初三日,西鄉地震,3.5級,震中烈度4弱(清康熙《西鄉縣志》)。 清道光二年(1822)閏三月初三日,沔縣地震,武侯祠大殿、寢殿、戟門、山門之瓦口全行搖開。 清道光三年(1823)七月,鎮巴地震,5級,震中烈度6,拴馬嶺西坡房多傾圮。 清光緒八年(1882)二月初八丑時,沔縣地震,4.5級,震中烈度5。 清光緒十四年(1888)十月十九日未時,洋縣磨子橋文昌宮地震,3.5級,震中烈度4。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十一月初七,洋縣磨子橋文昌宮地震,3.5級,震中烈度4弱。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略陽地震,5.5級,震中烈度7。馬蹄灣房屋崩塌很多……盲家坪地面裂六處,寬三四尺,坍房很多。 民國12年(1923),略陽郭家底地震,4.5級,震中烈度6。房上瓦墜落嚴重。 民國16年(1927),略陽橫現河地震,4.5級,震中烈度6。朽墻及草房倒塌,鐵環搖晃,門窗震動有聲。 1967年2月21日,略陽地震,2.9級; 8月20日,南鄭鋼廠地震,5級,震中烈度6。房屋落瓦,幾間房屋震倒,河水搖晃,山石震落很多。至23日,共記余震23次,大多為0.5級以下。 1968年12月30日,略陽地震,2級。 1970年5月14日,勉縣地震,2級。 12月30日,略陽地震,2.1級。 1975年1月6日18時許,寧強、略陽交界處地震,2.3級。 1976年7月18日,略陽地震,3級。 1979年12月5日,略陽地震,2.2級。 1981年2月28日,鎮巴地震,2.2級。9月19日,勉縣地震,2級; 12月11日,勉縣地震,震級2。 1988年3月19日,洋縣秧田鄉與磨溝之間地震,3.1級,震中烈度6,震中區80平方公里震感強烈。 二、鄰(外)區地震波及 東漢漢安二年(143)九月,甘肅甘谷地震,7級,震中烈度9,波及本區略陽!逗鬂h書?順帝》載:“建康元年(即漢安三年),正月辛丑,詔曰:隴西、漢陽、張掖、北地、武威、武都(六郡),自去年九月以來,地百八十震,山谷折裂,環敗城寺,殺害民庶”。時武都郡沮縣(即今略陽縣)有感。 元至正二十八年六月(1368年7月8日),山西徐溝地震,震中烈度7,震級6; 同年十月辛已(11月24日),西安地震,震中烈度5,震級4.5。本區均有感。 明弘治八年(1494)十一月二十日(12月6日),安康地震。波及本區。 明嘉靖二年(1523)正月,西安地震,4.5級,震中烈度5。漢中有感。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十二月十二日(1557年1月23日),華縣大地震,8級,震中烈度11。壓死官吏軍民報有名者八十三萬有奇。……其不知名未經報者,復不可數計(《嘉靖實錄》、《明史?五行志》)。波及本區。清康熙《漢南郡志》:“地震,有聲如雷”。 明崇禎七年(1634)冬十一月(1635年1月14日),甘肅靈臺地震,震中烈度7,震級5.5級。波及本區。清嘉慶《漢南續修郡志》:“崇禎七年冬地震,府城隍廟火”。 清順治十一年(1654)六月丙寅(初八),甘肅天水地震,震中烈度6,震級8。波及本區(清嘉慶《漢南續修郡志》載“夜地震,搖曳如蕩舟,屋瓦飛落,墻垣傾塌,次日復動,累月不息”。略陽搖塌南門敵樓及南門以西城垣(傾圮41丈)。略陽、沔縣、南鄭、城固、洋縣、西鄉、寧羌、定遠的縣(廳)志均有記載。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八月三十日(9月28日),隴縣地震,震中烈度8,震級6。波及本區城固等地。 清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二日(10月14日)辰時,寧夏中衛南地震,震中烈度5,震級7.5級。本區有感。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五月二十一日(6月19日)寅時,甘肅通渭南地震,震中烈度5,震級7.5。波及本區西鄉、鎮巴等地。 清光緒五年(1879)五月十二日(7月1日),甘肅武都地震,震中烈度6,震級8。波及本區略陽、寧羌、沔縣、南鄭、洋縣、西鄉、定遠、佛坪等縣。州縣廳志載:寧羌歪房、塌墻、落瓦;略陽山崩地裂,屋瓦全非,民夜多露宿;西鄉鐘樓作響,池萍濺地丈許;定遠(鎮巴)民屋塵埃飛落,門窗撼有聲,池水簸蕩。 民國9年(1920)十一月七日(12月16日),寧夏海源地震,震中烈度12,震級8.5,波及本區。漢中房屋搖擺,古屋牌坊倒塌很多,池水激蕩,溢出堤外;城固屋瓦搖落;南鄭動蕩之勢如蕩舟,民居間有傾者;略陽房屋震歪,舊房瓦片震落,門窗土坑搖動。 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地震,7.2級,震中烈度6。波及本區。地震時人行坐不穩,室內人驚走戶外,全區倒房292間,牲畜圈舍200余間,受震歪鈄、溜瓦、墻壁裂縫房屋5000多間。勉縣東杜寨鄉出現長2公里多,寬10~40厘米,深1.4米的地裂縫,山石滾落,煙囪掉磚;略陽山石滾落砸死1人,全區傷數十人。 1978年2月11日,石泉長水地震,4.1級,震中烈度4~5。西鄉縣高川震感強烈,聲如悶雷,人感頭昏,站立不穩,房屋掉瓦,墻垣地面偶有裂縫。 1983年8月12日,四川萬源地震,4.2級,震中烈度5。鎮巴、西鄉震感強烈,人站立不穩,房屋裂縫溜瓦,傾倒7間,山坡滾石阻塞公路。
福建稅務局電子稅務局登錄
時間:2024-02-23 08:0:12肇慶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
時間:2023-09-14 21:0:15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
時間:2023-09-19 21:0:03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網上
時間:2023-09-18 1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