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實驗計劃”;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獲國家精品教材4種、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材15項;新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8篇,提名獎10篇,使總量分別達到9篇和13篇。近年來,學校本科畢業生錄取碩士研究生的比例在30%左右,其中生物類等特色和農科優勢專業的錄取率超過或接近50%;本科畢業生年度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
學�?蒲袑嵙妱�,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重點(專業)實驗室13個,國家研發中心4個,部省研發中心20個�!笆晃濉逼陂g,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352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28項,省部級項目1013項,國際合作項目102項;獲得科技經費約15.2億元,年均3.04億元,比“十五”期間增長178.9%;獲省部級(含武漢市)以上科技成果獎125項,其中,國家級9項;授權專利271項,其中發明專利199項,實用新型專利70項;在雜交油菜、綠色水稻、優質種豬、動物疫苗、優質柑橘、試管種薯等研究領域,取得一批享譽國內外的標志性成果。學校被評為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工作先進集體,國家實施“863”計劃先進集體高校,“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瑞典、英國、法國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40余所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同20個國際基金組織和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聯系,與多所國外高校建立了聯合培養人才的合作伙伴關系。近年來學校獲準承辦國際油菜大會、國際柑橘大會等多個重大國際性學術會議。2003年學校成為“高層次專家培養高學歷留學生”全國首個試點單位。
學校學術氛圍濃厚,學風嚴謹樸實。在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積淀了“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等優良的辦學傳統,凝練了“育人為本,崇尚學術”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團結、勤儉、求是、奮進”的優良校風。學校桃李遍及海內外。1952年迄今,已輸送了各級各類畢業生12萬余人,涌現出一大批國內外著名的農業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優秀管理專家、領導干部以及“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等新一代大學生典范。
近年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