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有12個二級學院,1個旅游管理專業碩士(MTA)點,49個本科專業、7個專科專業,涵蓋了文、理、工、管、法、史、農、教、藝等9個學科門類。學校已有船舶電子電氣工程等17個涉海類專業(方向),確定了海洋人文歷史、海洋旅游、海洋管理、海洋食品、海洋信息、海洋生物生態與環境等六大重點建設的學科方向和領域。擁有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重點扶持、培育學科4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初步構建并形成了以旅游、民族、海洋、生態為特色的學科專業體系格局。
學,F有教職工12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40多人,高級職稱教師410多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620多人,雙聘院士2人。教師隊伍中既有國務院特貼專家、省優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省515人才第一、二層次人選,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也有來自企業、科研院所的雙師型教師。
學,F有全日制在校生17070多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21人,本科生14150多人、專科生2920多人,留學生113人。學校確立了“服務需求,心智為本,通專結合,德能并舉,知行合一,創新自立,勇于擔當”的人才培養理念,突出教學中心地位,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三年來,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勵361項、省級獎勵969項,其中在全國組織的“挑戰杯”、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導游大賽、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等學科競賽中表現出色,獲得國家級一等獎31個、二等獎86個。
學校擁有一批基地群,支撐特色學科專業發展,服務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促進海南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近年來,建設有上海合作組織大學區域學中方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中國國際青少年活動中心(海南)三亞基地、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實驗基地、民政部和海南省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基地、海南旅游協同創新中心、海南國際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研究基地、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海南省兩岸少數民族研究院、海南文學研究基地、海南熱帶雨林畫院。
學校注重發揮科技支持、文化影響、智力服務等作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近年來,學校先后承擔一批國家、省、市、?萍紕撔马椖;分別承擔了“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國家“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等項目;組織開展金磚會晤、博鰲亞洲論壇等公共國際事務公益服務活動及“三下鄉”、“四進社區”、義務支教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充分利用三亞這一國際旅游開放城市帶來的特殊優勢和機遇,實施“梯次開放辦學”的國際化發展戰略,開展國際教育、文化合作與交流,先后與港、澳、臺、東南亞及美國、俄羅斯、奧地利、加拿大、烏克蘭、澳大利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百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國際合作。2008年4月,學校成為全國10個“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至今連續成功承辦了7屆國家教育援外項目。2012年,學校成功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大學。目前正在積極籌建“中烏校長論壇”永久性會址。2013年,學校成為“上海合作組織大學區域學中方研究中心”。,學校“大學文化科技產業園”獲國家科技部、教育部的認定。2015年初,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落戶學校。
近年來,學校共承擔各類科研課題962項,其中國家級16項,省部級350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6項。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成果豐碩,其中《黎族通史》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實現了海南省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零的突破。學校先后獲得“海南省產學研結合十大杰出院!、“海南省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先進院校”、“海南省“十二五”產學研合作突出貢獻單位”、“海南省“十二五”產學研合作優秀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十三五”期間,學校將秉承“明德、博學、勵志、篤行”的校訓,堅持“聚人才,強內涵,興特色,精管理,提質量,求創新,重應用”的辦學思路,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樹立“心靈教育、智慧立人”的教育理念、“心靈管理、悟性工作”的管理理念和“心靈關愛、仁德利人”的服務理念,全面實施“師資素質提升”、“教學質量提高”、“科研能力增強”、“校園文化創建”、“管理效能彰顯”、“黨建固本強基”等六大工程,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國際化、開放性、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高水平海洋類高校邁出堅實的一步。
海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0海南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41海南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09 10:0:08海南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09 0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