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學院坐落在貴州省安順市。安順市位于貴州省中西部,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粵蜀之唇齒”之稱。全市總人口289.9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9%。安順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貴州省歷史文化名城,是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貴州加快發展的經濟特區”,是國家首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明代軍事遺存屯堡村落和關嶺古生物化石群堪稱“世界唯一”;安順蠟染被譽為“東方第一染”;安順地戲被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安順是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全國“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若飛同志的故鄉,王若飛故居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首批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點之一。
安順學院是2006年2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組建,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普通本科高校。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黔江師范學校,歷經黔江師范學校、黔江中學、省立安順師范學校、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等發展階段,迄今已有近80年的歷史。學校至今已為社會培養了6萬余名各類合格專業人才,畢業生大多工作在基礎教育、基層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第一線,為我國西南地區教育事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校擁有東、西、北三個校區,西校區為主校區,學校占地面積1011畝,教學行政用房10.88萬平方米,學生宿舍5.01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53萬余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761.12萬元。學校教師隊伍總人數為657人,其中專任教師430,教授及正高級職稱53人,副教授及副高級職稱242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502人(其中博士及在讀博士74人),外籍教師3人;有貴州省省管專家3人,享受省政府津貼專家2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3人,安順市市管專家24人。學,F有51個本科專業(方向),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935人。預科生100人,函授生439人。
學校現設有16個二級學院、4個教研教學部、8個教學科研輔助機構以及分別有1個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級學會、省級社科研究機構、省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省級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省級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省教育廳工程中心和2個省教育廳創新團隊。學校另有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5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校級研究中心3個。
學校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致力于培養基礎寬厚、素質全面、實踐能力強、適應基礎教育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蒲袑嵙χ鹉晏嵘!笆濉逼陂g,學校教師共承擔科研項目74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3項,省級項目145項,地廳級項目267項。學校教師累計發表論文2473篇,其中被SCI、SSCI、EI等科學引文收錄68篇,出版著作38部。
學校以《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安順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黔黨發?2012?15號)和《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高校加快改革發展的意見》(黔黨發〔2015〕8號)文件精神為契機,進一步堅定了建設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發展方向,明確了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大力實施“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科研促!睉鹇裕嫣岣呓逃虒W質量、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教學中心地位不斷凸顯,辦學特色初步顯現,服務地方能力持續增強,逐步進入了以內涵式發展為主的新階段。學校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廣大師生對未來充滿信心,齊心協力,奮發圖強,努力將安順學院建設成為辦學特色鮮明的地方性應用型大學。
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立足安順、研究安順、服務安順;堅持質量立校戰略,以教學為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特色興校戰略,彰顯特色,突出亮點,以特色引領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堅持人才強校戰略,以提升教師整體水平,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延攬和造就優秀學者;堅持科研促校戰略,加強科研管理,推動應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提高科研水平,促進科研與教學互動發展。以“四大戰略”促進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把安順學院建設成為一所省內前列、西部知名、人民滿意的地方性應用型大學。
貴州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41遵義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39貴州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34遵義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