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創辦于 1952 年3月,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 年改稱廣西省民族學院, 1958 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 年2月4日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是國家民委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一五”重點建設的綜合性民族高等學校。
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 56 年的發展和積淀,廣西民族大學已經發展成為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科研水平較高、學科建設與教育質量較好的綜合性民族大學。
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得到黨和的親切關懷。 1958 年在南寧人民公園,毛澤東主席接見學校各族師生代表; 1990 年 11 月,江澤民在溫家寶等領導人的陪同下到學校視察,對學校的辦學成績和校園環境給予充分肯定和贊揚; 2001 年 3 月,胡錦濤同志出訪東南亞三國時,親切接見了學校在越南、老撾講學、留學的師生代表;朱德、陳毅、阿沛 . 阿旺晉美、賽福鼎、李鐵映、尉健行、司馬義 . 艾買提、李兆焯、陳至立、劉延東、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等黨和先后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 2008 年 12 月,劉延東蒞臨學校視察指導,充分肯定了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及在增進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友誼與合作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在聽取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把民族教育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辦好廣西民族大學。
學校位于廣西南寧市風景秀麗的相思湖畔,分東、西兩個校區,總面積 132.2 萬平方米( 1983 畝),其中東校區建筑面積 377154 平方米,綠化覆蓋率 58.14% ,2006 年 3 月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 “ 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 。教學行政用房面積合計 14.02 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 10323.51 萬元。學校館藏紙質文獻總量 132.91 萬冊,中外文期刊 11006 種,電子文獻資料 149.10 萬冊(篇、件),F設有 16 個學院, 56 個普通本科專業, 2 個一級學科和 40 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了哲學、歷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理學、工學、經濟學 9 個學科門類。學,F有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 1 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 5 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及培育基地 4 個,自治區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及重點建設研究基地 5 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實驗教學示范建設中心 4 個; 11 個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建設項目進入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 2004 年以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3 項,國家級精品課程 2 門,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 3 個;承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 1 項,國家民委教改工程 5 項,廣西新世紀教改工程 46 項;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 8 項;獲自治區級優質專業 12 個,自治區級精品、重點課程 16 門。此外,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將學校確定為全國 10 個 “ 中國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 ” 之一, “ 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考試點 ” 和“ 漢語水平考試( HSK )高等考點 ” 。教育部將學校確定為 “ 海外漢語教師來華培訓資助項目執行學校 ” 。
學,F有全日制在校生 17531 人,其中研究生 1006 人、本科生 12866 人、?粕 1823 人、預科生 1070 人,留學生 553 人。在校教職工 1193 人,專任教師 723 人,其中正高 119 人,副高 250 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 280 人,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52.1% 。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
學校十分重視科研工作,圍繞“民族性、地方性、國際性”, 努力開創科研工作新局面,科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2004 年以來,共承擔國家級課題 40 項;獲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成果獎 98 項。出版各類著作 146 部,發表學術論文 4229 篇,其中 SCI 、EI 、ISTP 收錄 129 篇!稄V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進入中國百強社科學報, 2003 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署評為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2004 年 “ 人類學研究 ” 欄目被確定為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 “ 名欄建設 ” 第一批入選欄目; 2006 年成為教育部 “ 名刊工程 ” 第二批入選期刊!稄V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評為首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廣西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1廣西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4廣西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34廣西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