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項,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項目重點及一般項目91項。"十五"期間全校共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66項,其中,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4項研究分別獲中華醫學科學獎一、二、三等獎;獲第三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獎17項(包括2項一等獎),第四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獎15項。2007年,我校3個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并獲得國家基金重點項目11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5項。2008年,我校獲得國家基金重點項目10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3項。
學校立足廣東,面向全國,堅持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國家和區域社會經濟進步,不斷加強從“關鍵技術”到“產品”的轉化,初步形成了“以點帶面、重點突出、優勢互補、良性運作”的產學研合作新格局!笆濉币詠淼2008年,學校與廣州、佛山、惠州、肇慶和湛江市等8個市縣建立了校市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地方政府或企業合作共建研究院7個,其它各類研究機構30個,簽定技術合同2060項;主持或參與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戰略聯盟8個,參與了5個產學研結合示范市(區)、8個產學研結合研發基地和5個產學研結合產業化基地的建設,承擔省部產學研結合項目91項。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面,學校積極發揮黨和政府的智囊團、思想庫的作用,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提供智力支持。2006-2008年,我校文科橫向課題合計立項1012項。其中:中央部門委托39項;省市部門委托299項;企事業委托160項;政府部門委托457項;國際合作28項;港澳臺合作23項;外資項目6項。教育部重點基地??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對香港的經濟、政治、社會、泛珠三角、粵港澳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參與制定《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綱要》,參與了商務部實施CEPA的咨詢工作。法學院劉恒教授與廣州市法制辦公室合作完成的《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轉化為國內第一部規范政務公開的地方性法規,于2003年正式生效,產生了較大影響,并獲得廣東省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學校擁有8間附屬醫院,7個分院,4個校區門診部,8個社區服務中心,5家非直屬附屬醫院和22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