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展局年度工作總結開頭結尾模板范文
一、主要工作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市委“五大興市戰略”、“科學發展,領先發展”部署,落實區委區政府建設“三最龍泉”、“雙城”奮斗目標,搶抓機遇,創新實干,全面完成省、市、區各項目標任務,推動龍泉都市現代農業和生態建設健康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值。
(一)實現農村經濟發展新成效。農牧林業增加值穩步增長,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27.22億元,同比增加2%;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8.89億元,同比增加1.9%;畜牧業增加值4.16億元,同比減少16.2%;林業增加值1.6億元,同比增加39.3%,森林覆蓋率達到40.79%。農民收入水平穩步提升,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098元,增加1554元,同比增長12.3%。農業產業化水平穩步提升,實現農產品加工70余萬噸,產值15.6億元,農產品精深加工率達41%;農產品交易量達180萬噸,交易額100億元。
(二)實現集約化發展新成效。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集中建設,實施成都市糧經產業高產高效成片建設10萬畝優勢伏季水果基地、雙創雙建、千斤糧萬元錢、林下經濟等都市現代農業示范項目,累計建設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基地12個,面積14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2.8萬畝。推進產業化重大項目集中建設,建設黑金珍稀食用菌、廣樂5000噸蔬菜深加工改擴建、龍泉山生態綜合整治等農業重點產業化項目15個。推進土地規;薪洜I,實施土地承包經營權動態管理,完善土地承包經營體系,新增流轉農村土地面積4848畝,全區土地規模經營面積累計達26.58萬畝,林地規模流轉2.66萬畝,土地規模經營率達49.15%。推進科技力量集中使用,建設科技推廣示范基地10個,組織科技下鄉普及農業科技教育6萬人次,開展《水蜜桃新品種引進與篩選》等科技推廣項目研究、葡萄避雨栽培技術等先進實用技術推廣共10項,完成《世界彩葉植物名錄》編撰工作,“桃品種優化及栽培技術升級研究與示范”課題項目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農業科技貢獻率進一步提高。推進涉農資金集中使用,實施系統項目整合,積極整合項目資金投入農業農村建設;落實農資綜合補貼、糧食直補補貼、良種補貼、生態公益林保護補償等8項強農惠農補貼資金2800余萬元;推進農業招商引資,新簽約招商美冷冷鏈物流、明元科技產業園等重大項目11個,協議資金565.7億元。
(三)實現高端化發展新成效。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實施政策引導財政支持,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專業種植大戶等建設智能溫室、鋼架標準大棚、滴(噴)灌以及葡萄避雨、枇杷防凍等設施農業3000畝以上。大力發展種源農業,建成年生產水果種苗50萬株規模的同安—柏合伏季水果種苗繁育中心、同安麗陽脫毒馬鈴薯組培種源繁育中心、黑金食用菌菌袋培育基地、同安—洪安珍稀彩葉林苗木基地、優良龍泉山土雞苗基地。大力實施品牌農業戰略,推行龍泉驛區水蜜桃、枇杷地理標志公共品牌標識統一使用制度,落實品牌創建獎勵政策,累計培育扶持發展市以上著名知名農產品品牌61個。積極搭建利用農業會展平臺,成功舉辦“桃花節”、“枇杷節”、“龍泉·深圳水果節”,組織參加“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國·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等國內大型會展,以品牌帶動市場,大力拓展市場。大力實施優質農產品發展計劃,新增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認證9個,全區“三品”認證面積達33萬畝,優質農產品比率達80%以上。大力建設好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新增出口示范基地1萬畝,全區出口示范基地面積達5萬畝;發展長松果業、山泉果業、成都富園物流、成都藝海美地等一批出口型農產品專合組織和流通企業,龍泉驛水蜜桃出口新加坡、香港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四)實現信息化發展新成效。加快農業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充分應用政務信息公開、新農通、農信通、官方微博等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公布“三農”政策、行政審批、市場需求、農產品價格、動植物疫病防治、農資供需、實用生產技術、防汛抗旱等農業信息67萬條次以上。推進信息平臺建設,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體系、農業專家技術服務信息系統和農業行政執法監管信息平臺等農業信息化管理平臺4個。加快農村“三資”監管信息化建設,建成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信息平臺,12個街鎮鄉、105個村(社區)全域覆蓋,實現全區村組集體經濟組織“三資”信息公開化、透明化。
(五)實現生態龍泉建設新成效。積極實施龍泉山生態植被恢復和退耕還林工程,開展大型義務植樹活動6次,新植苗木58.5萬株,建成生態公益林3000畝,實施森林管護6.4萬畝,鞏固提升退耕還林成果1.5萬畝,新增森林面積3340畝,森林覆蓋面積達到3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1.05%。積極推進環城生態區建設,新栽樹苗2.5萬株,種植水果、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