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工作總結開頭結尾模板范文第2頁
系進一步完善。積極爭取上級資金128萬元,為全市14個鄉鎮農技推廣中心配備了初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儀,把對初級農產品質量監測的觸角延伸到了基層,全市“二級三層(市、鄉兩級,市、鄉、基地三層)”檢測體系初步形成。同時,加大了對初級農產品基地、批發市場和超市的監管檢測力度,對主要蔬菜品種進行抽檢140余次,檢測樣品320個,對發現的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問題進行了及時處置,防止了不合格農產品進入市場。在省農業廳對我市的突擊抽檢中,合格率均為100%。
。┓e極引導,大力扶持,農村經濟迸發新活力
——合作社建設成效凸顯。全市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家,總數達到274家(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17家),較去年增長了64%,社員出資總額6.6億元,成員3950戶,帶動非成員農戶1.6萬戶。
——農村土地流轉穩步開展。全市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招商引資帶動、農業產業帶動,流轉土地14.01萬畝,較上年增長%,培育種植大戶118戶,形成了“公司+農戶”、“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的農產品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
——兩項試點工作強勢推進。今年,我局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兩項工作被省政府確定為試點,確定了南孟鎮王村為省級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制定了五年內對全市383個村街土地承包進行重新確權的工作方案,徹底解決二輪承包土地界限不清、產權不明而引發的各類矛盾,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權利,此項工作順利通過了省考核組的驗收,獲得了考核組專家的高度評價。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確定了開發區村為試點村,界定人員、明晰資產、資產評估、成立股份公司等工作也在按時序進行中。
(七)以民為本,創優服務,現代農業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農業科技服務隊伍日漸壯大。從20xx年開始,按照農業部統一部署,在全市14個鄉鎮區辦成立了14個鄉鎮農技推廣中心,為每個農技推廣中心配齊了相關儀器設備,建立完善了相關制度。目前,各鄉鎮農技推廣站的選址工作已經完成,初即可開工建設。每年選定1000個科技示范戶、100個農技推廣員和10個示范基地,初步建立了“市、鄉、村”三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快速通道,突出農技推廣員和科技示范戶的引領輻射作用,通過引進、示范、推廣高效耕種模式、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年實現農業先進技術推廣50萬畝次以上,幫助群眾解決技術難題600余個,帶動2萬農戶增產增收。
——農機服務方便快捷。發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導向作用,為購機農戶開辟綠色通道,受到了廣大農戶的歡迎和好評。新增各類新型機具615臺(套),受益農戶431戶,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10萬千瓦,農機結構日趨合理: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2059臺,小拖保有量臺,聯合收割機972臺,各類配套農機具1.2萬臺。全年農作物機播49.2萬畝,機收35.6萬畝,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9家,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農機深松作業15萬畝。
——公共植保服務創新發展。在全市設立5個綜合防治示范區,對30余種病蟲害進行監測預報,帶動輻射30余萬畝;指導農戶防治病蟲草鼠害283.1萬畝次,挽回損失17580噸;向社會及時準確發布各類病蟲情報240余期、編發病蟲害防治手機短信18條,為農作物豐產豐收提供了保障。
——農業信息服務平臺不斷提升。大力推廣農信通短信、農業信息網、農業專家在線等應用技術,編發各類實用技術、市場信息、政策法規1萬余條,農業技術短信用戶發展到3萬人。
。ò耍┲苊懿渴穑J真實施,農民培訓工程扎實深入
堅持服務三農宗旨,加強與
浙江大學、中國農大、四川農大、科技師范學院等院校的對接,培育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新型農民。通過田間示范、進村入戶、遠教平臺、多媒體技術等大力開展科技培訓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開展農業科技大培訓,通過進村培訓、田間學校、現場咨詢、科技下鄉等方式,共培訓復訓基層農技人員200余人、農業科技示范戶635戶、新型骨干專業農民1500人、農業實用技術5000人次,切實解決了農民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真正把農業實用科技傳到千家萬戶,送到田間地頭。同時,農廣校、職教中心、煎茶鋪農技校等3個培訓基地,目前已開班6期,培訓農民200人,初步建立了“培訓、指導就業、上崗、跟蹤服務”的農民就業綠色通道。
。ň牛┚陌才,嚴格落實,農村面貌全面提升
針對影響農業面源污染的突出問題,我局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全面推進重點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有力地促進了農村面貌改造提升。
——測土配方施肥取得新成果。對農戶進行施肥情況調查,搞好分析化驗和田間肥效實驗,摸清肥料利用率,建立施肥指標體系,分區域制定肥料配方,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5個百分點,實現畝增產5-10%,全市60余萬畝農田每年減少化肥用量3000余噸(折純1500噸),畝均節本增效30元以上,大大降低了肥料的浪費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扎實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媒介,抓好秸稈焚燒和綜合利用的宣傳。用足用好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加大了對秸稈還田、青貯機械的補貼力度,大力推廣秸稈粉碎還田保護性耕作、秸稈沼氣、秸稈固化、秸稈氨化、秸稈青儲等綜合利用措施,全市秸稈綜合利用機具達到854臺,推廣秸稈還田技術14.45萬畝。
——強化農村新型能源建設。積極爭取上級資金50萬元,在全市推廣秸稈壓塊節能炊事采暖爐720套,解決秸稈焚燒污染環境和隨意堆放導致“臟、亂、差”等問題。完成年產氣37萬立方米的鐵人牧業大型沼氣(發電)工程建設,該工程已正常運行,年發電量可達30萬千瓦時,年產有機肥1400余噸、沼液13000噸,有效解決了畜養場“污水橫流,蒼蠅滿天”的突出問題。
——積極開展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調查工作。為了摸清我市土壤五種重金屬污染狀況,我局完成了全市961個土壤樣點的取樣、整理工作(GPS定位),并送省農業廳檢驗,為指導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提供科學依據。
二、工作安排
優化產業體系,促進項目建設。加大跑部進京、跑省進廳力度,提升農業轉型升級。積極儲備高產創建、設施農業標準園、測土配方施肥、農機補貼、良種補貼、農村清潔能源等強農、惠農項目。通過增加農業投入,依靠科技進步,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
重點加強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發展規模效益。繼續擴大蔬菜集約化生產規模,加強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現代溫室栽培等技術推廣。繼續促進蔬菜的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銷售,充分利用市臨近京、津的區位優勢,拓展蔬菜市場,在大城市打響我市綠色健康蔬菜品牌。提升品牌檔次,促進產業升級。
促進糧食生產,鞏固民生穩定。優化糧食品種結構。促進標準糧田、高產示范田建設,提高農業基礎設施水平。推進“三新”技術集成配套推廣。強化農作物管理保護,動態掌握病蟲害災情,促進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確保糧食豐產豐收。建立優勢明顯、集中連片、高產穩產的糧食產業帶,穩定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穩定民生。
加強監管,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積極推廣無公害農業技術。做好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健全長效監管機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圍繞生產基地、重點超市、大型市場等重點區域開展經常性抽檢,防止不合格農產品進入市場,力保全市不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開展農產品生產環節集中執法行動,加強農資市場管理,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增強農資經營人員農業法律、法規知識和守法經營意識,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抓現代農業園區,拓展農業功能。積極推進有特色的農業園區建設,不斷完善各項配套服務設施,提高休閑企業的檔次和水平,增強輻射帶動能力,鼓勵和引導發展休閑農莊、觀光果園、垂釣漁村、農家樂、農業科普園等農業休閑觀光項目,提高經濟效益。
優化農經管理,提升指導服務水平。進一步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積極探索土地集約化經營新模式,引導土地向種植大戶、農業龍頭企業和現代農業遠去集中,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和效益。加強督導檢查,確保一事一議、農民負擔專項治理工作落實到位。
強化隊伍建設,增強服務能力。結合基層體系改革與整頓機關作風建設活動,優化技術人員隊伍結構,完善規章制度,改善辦公條件和環境,加強政治素質與業務水平培訓,加強作風轉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業干部隊伍,不斷增強整體業務水平。建設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質量檢測、農業信息化、植物疫情防控四大體系,強力提升科技支撐、質量監管、農業機械化發展、依法行政“四大能力”。
(編輯:新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