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總結和計劃第2頁
工項目81個;1000萬元以上新竣工工業項目248個,億元以上新竣工項目43個。實施技改項目403個,完成設備投入20億元。群策群力破解發展瓶頸。全年貸款余額583.8億元,新增貸款126.5億元,增幅27.68%,存貸比71.81%。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完成擔保業務651筆,擔保額26.6億元,提供23.5億元的應急服務。通過“江蘇省金融生態示范縣”驗收,廣發銀行、民生銀行相繼入駐。天楹環保已經報會,天恒納米、金晟元在天交所成功掛牌。全年供應各類土地1.01萬畝,新增規劃流量指標1.18萬畝,獲批建設用海域使用權證5550畝。共盤活閑置低效土地2615畝,建成四層以上帶電梯高標準廠房25萬平方米。新引進創業類國家“”專家10人、高層次人才385人、高校畢業生5162人、藍領技能人才5324人。全民創業增強發展活力。新增創業項目2073個、納稅個體工商戶3222戶、納稅私營企業818家、創業基地72個。期末注冊私營企業注冊資本778億元,引進市外民資77.7億元。實際到賬外資3億美元。
4.城鄉統籌初顯成效。沿海開發深入推進。濱海新區戰略規劃、核心區控制性詳規、縣海域利用總體規劃(20xx-2020年)、濱海新區城市建設規劃等專項規劃逐步完善。新區主干道路、雨污水管網、河道疏浚工程、供熱站、110kv變電站等基礎設施快速推進。沿海前沿區域在建5000萬元以上項目45個,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逗0部h城總體規劃(20xx-2030)》獲批、《縣城舊城區改造與更新規劃》、《縣城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編制加快推進。交通暢通、園林創建、功能提升和市民安居工程有序推進,朝陽路、丹鳳路、鳳山北路、草壩路、江海支路等道路主體工程基本結束,建成道路總長11.61公里;完成沈海高速道口、啟揚高速道口、黃河路景觀等綠化工程;天然氣管線已延伸到濱海新區、大公鎮、李堡鎮、曲塘鎮、雅周鎮,新奧CNG汽車加氣站、中石化迎賓加油加氣站建成使用;引江供水復線全線貫通,區域供水實現全覆蓋;縣本級安置房建設新開工143.5萬平方米,在建164.5萬平方米,竣工40.5萬平方米。小城鎮建設強勢推進。曲塘、李堡、白甸、墩頭4個市級中心鎮建設步伐加快,曲塘鎮成為全省小城鎮綜合規劃示范鎮,各區鎮完善功能配套,完成基礎設施投入42億元,安置房新開工面積228.2萬平方米,在建545.5萬平方米。城鄉交通不斷優化。328國道下穿鐵路通道、臨海高等級公路海安段、海安大橋、海安雙線船閘工程完工。353省道海安段、縣道205海安段等工程按序時推進。開通縣際以上客運班線55條,投入班車91輛;開通城鄉客運班線達49條,投入車輛205輛。全縣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100%,鎮村公交通達率100%,三級客運網絡體系初步形成。新開通了海安至南通興東機場客運專線。鄉村環境持續改善。繼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縣行政村均建成星級“康居鄉村”。建設鎮級污水處理管網111公里。大力開展省級生態村、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創建,成為全國綠化模范縣,實現全縣國家級生態鎮全覆蓋。
5.民生保障逐步加強。拓寬就業創業渠道。舉辦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會98場,提供就業崗位4萬多個,城鎮新增就業868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558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3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11617人。加大社會保障力度。逐年提高養老金、新農合年報銷比例及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困難群眾生活保障標準。累計10.3萬失地農民納入各類社會保障。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15.7萬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20.8萬人,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分別達14.2萬人、9.6萬人、9.4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續保繳費22.04萬人,領取基礎養老金20.5萬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參保率分別達98.6%、99%。扎實推進教育均衡。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被教育部確認為蘇中唯一的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實施校舍安全、職教中心、體育中心以及“校校通”、“四配套”、合格幼兒園等系列工程。城區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教師及管理人員進行交流。符合條件的縣內外務工人員子女全部實現統籌安排、相對就近入學。高考高分段人數繼續保持全省第一。積極實施醫療改革。推進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優化“15分鐘健康服務圈”。全縣所有政府辦衛生院、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鎮民營醫院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11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縣創建通過省級評估,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各成員單位合力開展多項整治活動,建成江蘇省農民健康工程先進縣。加快建設保障性住房。新開工保障性住房1440套(戶),其中公共租賃住房822套,棚戶區改造住房618戶?⒐けU闲宰》1378套(戶),其中公共租賃租房(含廉租住房)520套,經濟適用住房20套,棚戶區改造住房838戶。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有序推進文化藝術中心、廣電中心、體育中心等重點工程。韓公館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圖書館通過國家一級館驗收,與全縣各區鎮文化站實現圖書借閱“一卡通”服務。數字電視入戶率達到100%。
,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全縣經濟頂住下行壓力,保持了難中有為、穩中有升的態勢,但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一是市場消費需求不旺。受到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減緩、消費刺激政策陸續到期、網上購物迅速發展等因素綜合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低于預期目標。二是城鄉居民增收壓力較大。由于宏觀經濟環境的不景氣,實體經濟困難較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低于預期目標。三是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經濟增長仍以投資拉動為主,現代服務業發展仍待提速,城鎮化步伐亟待加速,生產要素制約較為明顯,部分行業、產業面臨較大的生產經營壓力,部分項目推進緩慢,建設周期較長,未能達到預期要求。四是生態文明、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工作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二、主要預期目標安排建議
展望,經濟發展環境仍然充滿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從國際看,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緩慢復蘇態勢,美國、日本經濟增速有所回升,歐元經濟區逐步走出衰退,新興經濟體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縮減或退出、通脹壓力等因素影響仍將維持相對減速的格局,國際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抬頭,新的國際產業分工和經濟秩序加快調整,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世界經濟增長3%左右。從國內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工業化、城鎮化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有利于持續釋放新的改革紅利,這些都將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動力支撐。但同時我國經濟仍處于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穩定經濟增長、化解過剩產能、防控債務風險等任務艱巨。,中央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穩中求進,政策創新”是今年經濟工作的核心要求。從我縣看,在“樞紐海安、物流天下”新時期海安特色之路的指引下,我縣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正日益變化,“動車時代,節點城市”的新優勢將得到充分的發揮。省委、省政府明確支持南通創建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我縣獲得城鎮化建設試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物流平臺建設創新三項重點改革事項,為我縣破解發展瓶頸、放大區域優勢、釋放改革紅利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和創新的平臺。前期一些重大項目的投入將陸續進入產出期,也將逐步形成我縣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安排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堅定做好各項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同時也要認清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嚴峻性,切實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準備。
,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安排如下:
1.地區生產總值 增長12%以上
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增長15%以上
3.固定資產投資 增長20%以上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增長12.5%以上
5.外貿進出口總額 15億美元
6.注冊外資實際到賬 2.5億美元
7.二三產業增加值占比 提高1個百分點
8.服務業增加值占比 提高1個百分點
9.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 2.4%以上
10.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 提高3個百分點
1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比重 提高2個百分點
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長11%以上
13.農民人均純收入 增長12%以上
14.城市化率 提高0.5個百分點
15.城鎮登記失業率為 小于2.6%
16.環境質量綜合指數 完成市下指標
17.萬元GDP能耗下降幅度 完成市下指標
18.主要污染物減排 完成市下指標
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確定為12%,主要基于以下考慮:一是增速保持高于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2%的預期增長目標,雖然比完成情況略低,但仍高于全國、全省、全市,體現了爭當蘇中新一輪發展“領頭雁”的要求。二是體現轉型升級的要求。海安和其他地區一樣,處于增長速度換檔期和轉型升級攻堅期,適當調整經濟增長目標,有利于引導全縣上下把工作的重心放到改革創新和結構調整上來。三是注重與各項規劃和目標相銜接。注重與落實“新時期七大戰役”、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以及“十二五”規劃目標相銜接,確保主要目標達到序時進度要求。
三、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和重點舉措
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省市縣委全委會精神,堅持“樞紐海安、物流天下”戰略取向,按照“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總基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經濟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以科技創新動力,以項目建設和有效投入為主要支撐,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全力“打好新征程七大戰役,實現新時期七戰七捷”,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加快實現長三角北翼最具競爭力的新型工業化基地,江蘇東部“公鐵水”無縫對接的商貿物流高地,科技資源有效聚集、創業活力競相迸發、社會和諧生態宜居的創新創業型城市目標,奠定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堅實基礎。
(一)堅持穩中求進,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一是壯大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形成“千億板塊、百億航母、億元集群”的梯狀發展格局,力爭培育開票銷售超60億元企業1家、20億元以上企業4家、10億元以上企業10家。力爭年內新增億元企業數30家以上,總數達200家,新增規模企業80家。確?偛拷洕髽I應稅銷售每年不低于30%的增長。全部工業開票銷售增長15%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規模工業現價產值增長18%以上。推進一批企業“新三板”掛牌,建立40家左右對接“新三板”企業后備庫,1家企業過會,2家企業報會。加快建筑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步伐,積極推進建筑業與建材業融合,推動傳統建筑業向現代建筑業轉變。二是努力提高投入質量。開展“機器換人”設備提檔升級、“騰籠換鳥”盤活用地增產、“空間換地”向藍天要地爭效益活動。億元以上新建、續建技改項目各30個,確保技改設備投入20億元以上。新開工工業項目35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96個;新竣工工業項目30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0個。增值稅抵扣設備額達35億元。三是堅持擴大對外貿易。引領企業國際化定位,運用最先進的裝備、最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優化出口結構,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尋求建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培育國際知名品牌,具備國際競爭能力。全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5億美元。
(二)堅持創新驅動,加快產業發展的轉型和升級
一是推動現代服務業提速增效。把“樞紐海安,物流天下”作為轉型升級最重要的戰略取向,實施新型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實現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升1個百分點,實現服務業應稅銷售增長25%以上、服務業規模以上投資增長25%以上。充分發揮省級商貿物流產業園的載體優勢,加快打造集六大功能平臺于一體、最具核心競爭優勢的商貿物流發展平臺,F代物流、商貿流通、旅游休閑、服務外包、文化產業、商務服務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提升3-4個百分點。新開工服務業億元以上項目30個。新增年銷售10億元以上服務業企業2-3家,服務業重點企業20家左右。新增星級酒店3家,新增A級景區2家,創建省三星級鄉村旅游點1個。二是推動現代農業提升層次。因地制宜,錯位發展,吸納集聚具有產業特色的項目,全面加快“一園三區六景”現代農業園建設,將雅周現代農業園打造成全省一流農業園區。推進土地規模流轉、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建好農業產業基地,新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家,高效農業占比達60%以上。新增500畝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10個,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比重達45%以上。進行糧食豐產增儲、綠色蔬菜基地建設、畜牧水產升級、農業產業化經營等專項行動,糧食產量超過60萬噸、肉類產量超過9萬噸、水產品產量超過4萬噸,農業產值90億元以上,農業現代化水平增加1.3個百分點,林木覆蓋率增加0.2個百分點。三是推動產業集群提升水平。組織重點企業參展參會,強化學習,實施轉型升級,強化合作,實施國際化戰略,強化資本運作,搶抓“新三板”機遇。對準產業優勢地區,實施產業精準招商,促進全鏈式發展。深入推進產業與檢驗檢測、校企合作、營銷等平臺的對接,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加快推進特色產業園為主體的園區建設,爭創國家、省市級特色產業園區(基地)6個以上,促進產業集聚集約發展。四是推動自主創新提升能力。開展多形式、全方位引進成果合作,切實提高產學研合作項目轉化效率,加快高端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強化“企業創新、政府減稅”的政策導向,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持續開展研發活動,實現更多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大力推進“三創”核心園區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建設,建設一批創新園區,打造科技創業核心區。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100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0項;新建成產業研究院2家、企業研究院16家;建成高?萍汲晒D化中心1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件;新增“三創”核心園區面積8萬平方米,入駐孵化器企業50家、加速器企業30家。
(三)堅持改革開放,提升區域發展的動力和水平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以南通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創建為契機,按市委、市政府統一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我縣重點改革的事項,落實責任和措施。積極爭取國家省級層面的支持,加大改革創新組織推進力度,釋放改革紅利,釋放發展活力。二是加快沿海開發。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年內投入不少于8億元。加快市政道路建設,同步推進水、電、氣等地下管網鋪設,重要功能節點實現互通互聯。提升載體能力,力爭老壩港濱海新區省內第一批享受省級開發區待遇。完善現有產業規劃體系,加強對重點鼓勵類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綜合考慮產業布局、空間分布和環境容量等要素,突出濱海旅游產業主導地位,其他布局產業要注重與旅游業的整體謀劃和統籌協調,全力推進產業項目,加快項目達產達效,推動現有產業的培育和轉型。三是加強區域協作。搶抓江蘇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主動承接上海自貿區輻射示范功能。組織和引導縣內企業自發性主動承接上海自貿區等發展的“溢出效應”和“輻射效應”,努力提高海安金融、商貿、專業服務等服務業領域的開放水平。發揮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高新區的優勢,提升承載功能,加快向創新型、國際型、集約型、生態型轉型。打造產業特色鮮明、核心競爭力提升、功能配套完善的鎮級科技產業園,形成錯位競爭發展的格局。充分發揮現有楊浦(海安)工業園、奉賢(海安)工業園、常安紡織科技園的示范引領作用,把三個合作園區建成上海及蘇南產業梯度轉移的集聚區、創新合作園區的先行區、產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區。四是加速激發資本市場活力。年內力爭引進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來我縣設立分支機構。鼓勵證券、保險、信托、金融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來我縣設立分支機構。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廣泛吸收社會資本,加快培育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年內新組建科技小額貸款公司1家。全年新增貸款100億元以上,全縣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金超7億元,年累計放款突破8億元。擔保機構累計擔保突破40億元,應急基金為企業累計提供應急20億元以上。
(四)堅持城鄉一體,確立統籌發展的基礎和布局
一是堅持城鄉規劃一體化。立足全縣“一盤棋”,按照“一主一次兩副”的空間結構,不斷完善縣城總體規劃、中心鎮控制性詳細規劃、一般鎮總體規劃和新區、特色園區規劃編制工作,加強各規劃及專項功能規劃的協調,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區、以重點(中心)鎮為支撐、以特色鎮為優勢、以農村社區為節點,城鄉人口相對集中、功能分區科學合理的新型城鄉空間布局體系。二是堅持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以集中集聚發展為要求,加大產業集群培育力度,打造“一軸四片”產業布局,優化特色園區,推動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功能向產業集聚區和鎮域結合部延伸,規劃建設集中居住區、學校、醫院、鄰里中心、商業服務等小城鎮功能設施,形成“產城融合、產城一體”的產業化和城鎮化建設互動發展的格局。三是堅持城鄉基礎建設一體化。優化完善以城市公交、城鄉客運班線、鎮村公交為基本框架的三級城鄉客運網絡體系。加快天然氣管道配套建設,年內覆蓋到各區鎮。推進城北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和老通揚運河、洋港河、紅光河的整治工程。圍繞城、鎮、區功能全面提升,推進新華河北側、原種子公司等區域改造。四是堅持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義務教育城鄉、學校間條件均衡化比例達85%。符合交流條件的教師、校長在縣域內交流率達15%,省優質幼兒園比例達75%。完成體育中心主體工程建設,升級改造農村健身工程點體育設施4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基本完成,縣域內就診率達90%。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率95%以上,爭創國家衛生應急示范縣。五是堅持城鄉就業保障一體化。加快構建創業就業服務機制,創造有利于農民進城安居樂業的環境,推進農民分工、分業,向二三產業、現代農業和城鎮轉移,發展勞務經濟。轉移農村勞動力0.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率達86%。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之間的轉換、銜接辦法,推進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逐年適度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城市“三無”老人、孤兒等特殊困難群眾救助標準,逐步實現救助標準城鄉一體化。六是堅持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扎實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專項整治,狠抓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切實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全面落實“一委一居一站一辦”社區服務管理體制,城鄉新型社區覆蓋率達95%以上。加快社會管理信息化,不斷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平安創建,繼續強化人防、技防、設施防等預防違法犯罪的措施,切實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五)堅持民生優先,保障需求發展的改善和提升
一是千方百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實施全民創業和幫扶脫貧工程,創業培訓500人,群眾實現創業1200人。農村低收入人口家庭人均收入達5000元目標。多渠道拓展就業,城鄉新增就業0.8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以內,“充分就業村”、“充分轉移就業鄉鎮”創建率均達到100%,城鄉勞動者技能培訓0.75萬人,扶持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400人,帶動就業0.2萬人。二是積極穩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落實“全覆蓋、;尽⒍鄬哟、可持續”方針,實現社會保障全面覆蓋、全民共享。繼續鞏固和提高企業職工五大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各項保險覆蓋率,確保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覆蓋率分別達96%、97.5%、96.6%。適時調增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相關待遇。繼續關心支持婦女、老年、殘疾人等事業,三是不遺余力提升醫療衛生水平。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縣人民醫院、中醫院統一取消藥品加成;深化醫療聯合體建設,加快建立縣級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長期穩定的上下聯動、分工協作機制。重視慢性病、重大疾病防控,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開工建設縣人民醫院綜合大樓,加快海安鎮中心衛生院病房樓建設,曲塘中心衛生院創建二級醫院,緩解城區大醫院就診壓力。強化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確;竟残l生服務項目完成率保持95%以上,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率100%。四是統籌兼顧促進教育均等化。推進長江路幼兒園及少年宮、一幼東擴、城南中學(二期)等重點工程建設。繼續推進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化。深化城區與城郊學校、區鎮內中心級與一般學校間的聯合辦學。促進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科學發展,為海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撐。五是循序漸進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創建省級公共文化示范區,加快文化藝術中心、廣電中心、縣博物館東擴等標志性文化工程的建設速度,推動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資源數字化,推進廣電雙向網改造,完善基層文化服務網絡。加大文化產業培育力度,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文化活動,叫響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質,為新時期“海安之路”提供更加強大的思想基礎、輿論支持、精神激勵和文化支撐。強化全民國防教育,打牢國防動員基礎,繼續加強“雙擁”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六是以人為本力推生態文明建設。拓展延伸生活污水收集管網,提高生活污水納管率、管網覆蓋率和污水處理達標率;推進撤并老鎮區和新建居民集中居住點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完善垃圾收集體系,提高垃圾收集率和無害化處置率。強化減排和整治,嚴格項目審批要求,從源頭上杜絕新污染源的產生。狠抓工程減排、推進結構減排、強化管理減排,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病死畜禽處理和機動車排氣污染綜合整治,改善環境質量,增強區域環境承載能力。實施清水工程,制訂清水工程達標標準,力爭三年內,全縣區鎮、村全部達到清水工程示范標準。營造特色宜居城鄉環境,依托主干水系、主干道,以植物景觀和水體景觀為主體,自然生態景觀與人工生態文化相結合,構建結構布局合理、綜合功能優化的縣域綠地生態系統。
各位代表,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任務重大而艱巨。我們將在縣委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支持、關心和監督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改革創新、扎實工作、狠抓落實,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編輯:琛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