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種形態”須先理順“四種關系”
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調研時強調,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輿論對此高度評價,認為這體現了我們黨對管黨治黨規律和反腐敗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有利于落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10月1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即黨內關系要正;u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那么,“四種形態”旨在何處?王岐山同志講得很透徹,監督執紀之所以要運用“四種形態”,目的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須改變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
作為執紀監督的專門機關,紀檢監察機關在全面從嚴治黨中肩負著重要使命,如何正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切實做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紀檢監察工作的基本方向和行動指南。筆者認為,要深化落實這一點,把監督執紀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當務之急是要自覺理順“四種關系”,有效防止執紀方向偏離。
理順主體責任與監督責任的關系。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黨委的主體責任是前提,紀委的監督責任是保障,離開黨委的堅強領導,紀委的監督作用就難以發揮,沒有紀委的監督,主體責任也難以落實,“兩個責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紀檢監察機關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時,必須正確處理“兩個責任”的辯證關系,找準職能定位,在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領導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回歸本位、突出主業、履行主責,全面提高監督能力。這樣,才能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切實當好“裁判員”,種好自己的“責任田”,為進一步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保障。
理順同級黨委與上級紀委的關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紀委工作雙重領導體制改革的方向,要求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特別強調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同時指出,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紀檢監察機關在執紀監督過程中,不僅向同級黨委匯報,也向上級紀委報告,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向上級紀委負責。這不僅能夠加強各級紀委對同級黨委的監督,而且有利于理順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對本級紀委的領導權責關系,有助于紀委履行對全體領導干部的監督職能,無論是同級黨委的監督還是其他監督,都會更加有效率、有力度。
理順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既然紀律檢查機關的主要職能是執紀監督,那么,履職過程中必然涉及到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問題。紀檢監察機關不是天然的“保險箱”,其工作性質決定了紀檢監察干部在履行職責時,既是監督的主體、監督的實施者,也是監督的客體、被監督的對象,必須無條件地接受方方面面的監督。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作為執紀者和監督者,紀律檢查機關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切實做到“對監督的再監督,對檢查的再檢查”,就必須嚴格落實“打鐵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的要求,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切實從嚴監督管理,主動接受黨內監督、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做到自身硬、自身凈。如此,監督別人才硬氣,查處腐敗才有底氣。
理順懲戒與保護的關系。懲戒問責不是目的,查處干部不是越多越好、越重越好,關鍵是要讓干部不犯或者少犯錯誤,而保護教育就是旨在通過提高干部的黨性修養、政治素質、精神信仰、紀律觀念,有效防止黨員干部腐化變質、維護黨的純潔性。反腐倡廉進程中,紀律檢查機關務必做到“保護為先,懲戒其間”,在通過加大力度懲治腐敗來形成震懾力的同時,立足于關心和愛護干部,強化警示教育、監督管理,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朵、扯袖子,通過處理少數、教育多數,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讓管黨治吏真正嚴起來、緊起來、硬起來
會計專業本人工作志愿怎么
時間:2024-02-09 09:0:30最新事業單位工作人
時間:2023-09-19 00:0:34黨員個人相互批評意
時間:2023-09-21 11:0:03最新總工會換屆工作
時間:2023-09-18 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