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師的工資待遇持續改善,職業地位不斷提高,職業幸福感越來越強,中國的教育事業定會大有希望!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聽取了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落實調研督查情況匯報,強調要強化地方政府責任,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凡未達到上述要求的都要限期整改達標,財力較強的省份尤其要加快進度,各地要定期向教育部、財政部報告落實情況,國務院適時開展督查。要及時足額發放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的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嚴格規范教師編制管理,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并實行同工同酬。本文小編將為你整理一些關于內蒙古教師工資上調的最新消息及政策,希望對你有幫助。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國辦發〔2018〕82號)精神,全面加強教育經費投入使用管理,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結合自治區實際,現就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把教育放在優先位置,以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為主題,以調整優化教育經費結構為主線,以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為著力點,統籌近期發展任務和中長期發展目標,統籌城鄉、區域以及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統籌條件改善和質量提升,改革完善教育經費投入使用管理體制機制,;、補短板、促公平、提質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推動全區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二、完善教育經費投入機制
(一)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合理劃分教育領域政府間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進一步完善教育轉移支付制度。各地區要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優先落實財政教育支出責任,年初預算安排優先保障教育投入,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建立健全教育標準體系,科學核定基本辦學成本,全面落實生均撥款制度。到2020年,制定區域內各級學校生均經費基本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并建立健全動態調整機制。(自治區財政廳、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二)合理確定收費標準。完善非義務教育培養成本分擔機制,按照管理權限,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狀況、培養成本和群眾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學費(保育教育費)、住宿費、服務性收費等標準,建立與撥款、資助水平等相適應的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自費來華留學生學費標準由學校自主確定。(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教育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三)鼓勵擴大社會投入。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逐步提高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社會投入所占比重,完善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基金獎勵、捐資激勵、土地劃撥等政策制度,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和同等資助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社會捐贈收入財政配比政策,按規定落實公益性捐贈稅收優惠政策。發揮教育基金會作用,吸引社會捐贈。(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內蒙古稅務局,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三、優化教育經費使用結構
(四)科學規劃教育經費支出。各地區要加強教育事業發展規劃與中期財政規劃的統籌銜接。中期財政規劃要充分考慮教育經費需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要合理確定階段性目標和任務,及時調整超越發展階段、違背教育規律、不可持續的政策。學校建設要合理布局,防止出現“空殼學!。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堅持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調整完善免費教育政策。(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五)重點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始終堅持把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切實落實政府責任。鞏固完善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牧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落實對農村牧區不足100人的小規模學校按100人撥付公用經費和對寄宿制學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標準增加公用經費補助政策,單獨核定并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公用經費,確保經費落實到學校(教學點)。加大對民族教育投入的傾斜力度,繼續落實雙語授課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在基準定額的基礎上增加10%的政策。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蘇木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提升鄉村學校辦學水平,振興鄉村教育。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六)提高教師隊伍建設保障水平。各地區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鼓勵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育事業,努力讓教師成為全社會尊重的職業。財政教育經費要優先保障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發放,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要嚴格規范教師編制管理,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按照規定程序加快入編,并實行同工同酬。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實現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同步調整,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使教師能夠安心在崗從教。要加強統籌,強化政府責任,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優先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收入政策,力爭在2020年底前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問題,凡未達到要求的地區要限期整改達標。要結合實際提高中小學班主任津貼標準,提高班主任崗位吸引力。全面落實蘇木鄉鎮工作補貼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結合實際建立城鎮學校到鄉村學校支教(或交流)的交通、生活補助制度,加強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提高鄉村教師工作生活保障水平,引導優秀教師到農村牧區任教。完善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保障機制,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加大師范教育投入力度,落實教師教育振興計劃經費,建立師范院校與師范專業發展投入增長機制,適時提高師范專業生均撥款標準。要根據幼兒園規模,創新方式方法,合理配備保教保育人員,按照崗位確定工資標準,逐步解決同工不同酬問題。支持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和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自治區教育廳、編辦、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七)著力補齊教育發展短板。支持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資源、普通高中優質特色多樣化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各地區要落實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補助政策,逐步加大學前教育財政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常住人口在30萬人以上沒有獨立設置特殊教育學校的旗縣(市、區),都要建立一所特殊教育學校。落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加大對普通高中急需的教育教學條件的改善力度。按照地方政府債務化解范圍化解普通高中債務。逐步提高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完善政府、行業、企業及其他社會力量依法籌集經費機制,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八)加大教育脫貧攻堅力度。財政教育經費著力向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傾斜,保障適齡兒童順利完成義務教育,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支持發展面向農村牧區的職業教育,助推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完善資助辦法,提高精準水平,實現應助盡助。強化資助育人理念,構建資助育人質量提升體系。(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扶貧辦,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九)聚焦服務重大戰略。完善高校預算撥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加大力度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強一流本科教育,支持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培養造就一大批適應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卓越拔尖人才。落實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以部區合建高校為引領,支持自治區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發展,支持具備條件的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加快培養服務區域和產業發展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化高?蒲畜w制改革,完善科研穩定支持機制,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健全人才引進政策和激勵機制,建立科研服務“綠色通道”,為科研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便利。改革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經費資助政策,逐步擴大公派出國留學規模和來內蒙古學習的國際學生規模,支持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進一步加強與俄羅斯、蒙古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交流,優化教育對外開放布局。(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持續加大教育教學改革投入。各地區要在改善必要辦學條件的同時,加大課程改革、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進育人方式轉型,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義務教育教研活動、信息化教學應用、教學改革試驗等方面投入,推動實現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均衡。支持高考綜合改革與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協同推進,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支持開展職業教育實訓實習,推動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建設。支持高校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快急需緊缺專業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支持教育信息化平臺和資源建設,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優質資源共享。(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四、強化教育經費監督管理
(十一)落實管理責任。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進一步簡政放權,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經費統籌權和各級各類學校經費使用自主權。建立健全“誰使用、誰負責”的教育經費使用管理責任體系。教育部門和學校是教育經費的直接使用者、管理者,在教育經費使用管理中負有主體責任。教育部門要會同各相關部門科學規劃事業發展和經費使用,依法依規、合理有效使用教育經費。財政部門要按規定落實財政教育投入等政策,優先保障教育支出,加強預算管理和財政監督。發展改革部門要優先規劃教育發展,依法加強成本監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優先保障學校教職工配備,落實完善教師待遇政策。(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二)改進管理方式。以監審、監控、監督為著力點,建立全覆蓋、全過程、全方位的教育經費監管體系。健全預算審核機制,加強預算安排事前績效評估。逐步擴大項目支出預算評審范圍。加強預算執行事中監控,硬化預算執行約束,從嚴控制預算調劑事項,健全經濟活動內部控制體系,實施大額資金流動全過程監控,有效防控經濟風險。加強預決算事后監督,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有關規定,全面推進教育部門預決算公開。加強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將教育經費使用管理情況納入教育督導范圍。加強教育內部審計監督,提高審計質量,強化審計結果運用,推動完善內部治理。推進經濟責任審計黨政同責同審,實現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鼓勵探索建立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審計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三)提高使用績效。各地區要牢固樹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理念,逐步將績效管理范圍覆蓋所有財政教育資金,并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積極完善細化可操作可檢查的績效管理措施辦法,建立健全體現教育行業特點的績效管理體系。強化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緊密結合教育事業發展,優化績效目標設置,完善績效目標隨同預算批復下達機制。開展績效目標執行監控,及時糾正偏差。堅持財政教育資金用到哪里、績效評價就跟蹤到哪里,加強動態績效評價,及時削減低效無效資金。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加大績效信息公開力度,將績效目標執行情況和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完善政策、編制預算、優化結構、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作為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堅持厲行勤儉節約辦教育,嚴禁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嚴禁超標準建設豪華學校,確保每一筆教育經費都要用到關鍵處。(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四)增強管理能力。各地區要進一步完善資金分配、使用和預算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科研經費管理等制度體系,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全國教育經費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即時動態監管。完善教育財務管理干部隊伍定期培訓制度,實現全員輪訓,增強專業化管理本領。加強學校財會、審計和資產管理人員配備,推動落實并探索創新高等學?倳嫀熚芍贫,加強學生資助、經費監管、基金會等隊伍建設。(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負責)
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認真落實完善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優化使用結構、強化經費監管等各項任務,切實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各盟市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逐項分解任務,逐項落實責任部門,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分年度、分步驟落實到位。各盟市務于3月底前將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報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