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僅供參考,近日,人社部開始著手調研并起草《公務員實施地區附加津補貼方案》,為下一步公務員工資改革做準備。據悉,新一輪公務員工資改革的重點在于,消除公務員工資的地區差距、消除基層與省市級之間的差距。
坦率的說,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重點并不應該在于消除地方收入差距,即使在美國等國,公務員收入因為地方貧富差距而產生差距也是很普遍的事情。比如,在美國不同的州,因為當地財政收入的不同,警員、消防員等公職人員的工資差距就較大。
公務員工資改革的重點或許不在于內部的激勵機制,這是因為中國公務員制度并沒有像西方國家的那種條件,比如西方文官制度已經建立了相關退出機制。中國公務員工資改革的重點在于,透明度以及將各種名目的補貼如何納入工資體系。據復旦教授的統計,相關補貼名目達到300多種。有的地方貧窮,公務員整體收入就較低,而東南沿海地區富裕,公務員的整體收入也高,因為中國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實行全國統一標準,而津補貼由地方財政安排,因此不同地區公務員工資差別完全在于補貼這一塊。
其實,就公務員的工資而言,漲幾次也不可能跟上CPI的步伐,公務員這個群體,普遍維持著社會上較高或者中上的生活水準的原因在于各種補貼以及大大小小的尋租。根據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一個人對自己職業的滿意度取決于就職單位內部的各種保健因素,比如薪金、地位與工作安定度,另一個因素則是工作內容。因此,西方文官制度較為重視公務員的工資制定方面,參考社會上一些其他職業的工資水平,以此來令公務員群體在收入方面不至于有太大落差。這對于保證公務員正常工作與激發他們的努力來說是必要的,只不過,中國在這方面是靠各式各樣的補貼來實現的。
根據國際上的一般經驗,工資在公務員工資制度中應占主要地位,工資應占總收入的60%-70%。未來的方向應該是,將補貼合理納入工資制度,并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將單位各項收入全部納入財政專戶,由財政上統一安排支出。同時,還需要政府預算改革的配套支持,細化部門與單位的預算,并能夠公布于眾,令社會能夠監督單位和部門的資金使用情況!瓣柟夤べY”需要陽光預算作支撐。
當然,如果僅是就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而改革,那么這項改革注定是不徹底的,而且效果也許將是慘淡的。因為,公務員收入中的各項補貼來自單位小金庫、地方的“經營”心理與自籌資金,以及行政尋租,如果還是不情愿退出半市場半行政的模式,那么尋租與灰色收入不會自動絕跡。另外,如果不果斷推進官員財產公示制度,那么陽光工資也無法全部實現,如果有陽光,也將僅是死工資那一塊的一縷陽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