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網網民“鼓臺山”在強國論壇發帖《公務員收入之真相》,講述了他和女兒兩代公務員的收入情況。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他表示“我們這些普通公務員不求發財,不求特權,只希望通過自己的合法工資收入就能過上有體面有尊嚴的生活”。
前幾天,廣西防城港副檢察長何文凱自曝財產求人肉的報道硝煙未散,現在又來一個“鼓臺山”的自曝父女兩代基層公務員的工資單。似乎拉開了一場公務員曬收入、曬財產的大幕,真是熱鬧非凡。
無論是檢察官的曬財產還是基層公務員的曬工資,事發的誘因是對網絡乃至社會對公務員“收入高、福利好” 主導輿論的憤懣,動機是以此來證實與其不同或是相反的意見。設身處地、親力親為的事情,應該是出入不大。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放事情的原本,也并無太多不妥。那又是什么原因讓“曬”出的工資難以遇上“艷陽天”?
細想,這是輿論的慣性使然。就拿上述的事情來說,檢察官盡管曬出了車子、房子、還有工資條,對家產的來源似乎也道明了,不是還有“存款在哪里”、“福利咋沒說”、甚至“應該查一查是不是貪官”的棒喝嗎?“鼓臺山”曬出了工資清單,不同樣也有“第二個工資單怎么不曝”、“五險一金自己在交嗎”的追問嗎?不是說這些棒喝和追問完全無理,只是說輿論的慣性如果沖出了應有的底線,影響到決策的偏頗導致社會分配的再次失衡,那才是真正的危險。
其實,對公務員收入的輿論慣性,是歷史和現實的綜合反映。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一大二公”的計劃經濟,帶來了對公務員終生的“大包大攬”;改革的面寬量大又滯緩了公務員工資改革的深層次推進。歷史的止步助推著輿論的前行。從現實的情況看,改革的不斷深入,觸及到各個群體的利益,一些既得的利益不斷受到沖擊,社會矛盾凸顯,公務員利益的不變與社會不少階層的利益失卻形成強烈反差,對自身利益訴求的愿景持續膨脹,因而導致對當前處境的錯愕。歷史和現實的對撞,必然激起輿論的漩渦和擴散。
惟其如此,對于公務員收入的輿論慣性,要有一個淡定的態度。從政府層面來說,在輿論的慣性中多一些社情民意,可以更好地集思廣益,權衡利弊,以利于“精準”的制度設計和社會公平;對公務員來說,無需去曬工資亮家產,與輿論糾結。曬不出公平正義,也曬不退高漲的輿論慣性。“不求發財,不求特權”,安心干好自己的工作,相信“牛奶面包總是會有的”。正如網友所言,“工作對得起工資,大家自然認同”?茖W合理、公平正義的分配制度才是公務員收入輿論慣性最好的“制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