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1年平安銀行[-0.50% 資金 研報]的前身深發展A,到剛剛披露招股書申報稿的11家城商行、農商行,銀行業規模越來越大,銀行高管們的薪水也隨之水漲船高。
記者梳理了從2002年招商銀行[0.00% 資金 研報]上市,到光大銀行[0.39% 資金 研報]上市,再到本輪11家銀行的IPO招股書,希望從中一窺銀行高管薪酬13年變遷之縮影。
2001年招行五高管年薪合計不足百萬/
2002年4月9日,招商銀行上市,成為A股市場第三家銀行。和業內大部分銀行一樣,招行當時也面臨著清理不良資產的問題,2001年年底公司不良貸款率高達10.25%,同期公司年末凈資產只有51.16億元,當年公司凈利潤為14.31億元。
招股書顯示,當年的招行高管主要包括行長馬蔚華、常務副行長陳小憲、副行長陳偉、副行長兼上海分行行長李浩、董秘邵作生等5人。2001年,年薪最高的是馬蔚華,為25萬元;其次是陳小憲的22萬元;董秘邵作生最少,為10萬元。五人一共97萬元。
2003年上市的華夏銀行[0.37% 資金 研報]則在招股書中披露了2002年度公司董事、監事、高管的報酬和津貼。2002年共有10名董監高在華夏銀行領取年薪,最高的是行長吳建與監事長張燕玲,同為25萬元;副書記周英、副行長喬瑞等5人年薪都是20萬元,另外還有1名監事年薪15萬元、2名監事13萬元。此外華夏銀行還給獨董和外部監事發放1.3~3萬元不等的津貼。
2006~2007年銀行高管年薪“坐火箭”/
2006年7月5日,中國銀行[0.00% 資金 研報]在上證所掛牌,拉開了2006年~2007年A股銀行上市潮的序幕。在不足一年半的時間內,共有9家銀行成功實現IPO。
此時,銀行業已經從世紀初的不良貸款清理潮中走出,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
以南京銀行[-0.25% 資金 研報]為例。這家城商行于2007年7月上市,公司2006年凈利潤為5.95億元,折合每股收益0.49元。2006年,除了副行長艾飛立沒在公司領取報酬外,公司為其余6名高管合計發放薪酬432.97萬元。其中董事長林復、行長章寧薪酬為80.97萬元,三名副行長禹志強、周小祺、陳敬民年薪均為70.01萬元,董秘湯哲新年薪61萬元。
興業銀行[-0.30% 資金 研報]在2007年2月上市,在招股書中興業銀行披露的是2005年高管薪酬數據。當年公司共為16名董監高發放了報酬,其中最高的是董事長高建平,2005年其稅后報酬達到102.10萬元,其次是行長李仁杰,稅后報酬為99.70萬元。
早幾年上市的招行和華夏的董監高們薪酬也在這一時期坐上了火箭。年報顯示,2006年馬蔚華仍然是行長,但其年薪已經漲至446.18萬元(稅后),較2001年上漲了16.85倍。4名副行長的薪酬則均超過200萬元,也較五年前增加了數倍之多。與此同時,2006年年末,招行股東權益為551.6億元,較2001年增加了9.78倍。
同期,華夏銀行董監高們的薪酬增速雖較招行遜色,但仍比上市前有了長足進步——2006年,華夏銀行合計給董監高們發放了766.24萬元報酬。其中,行長吳建2006年薪酬為103.89萬元,較2002年的25萬元上漲3.16倍;董事長劉海燕、監事會主席成燕紅的薪酬與吳建持平。此外,當時的財務負責人劉熙鳳、董秘趙軍學等年薪也都近70萬元。
銀行董監高薪酬再上層樓/
在農行、光大上市時,銀行業經歷了2008年的次貸危機后,在開始的天量信貸刺激下復蘇。銀行董監高們的薪酬也處于相當不錯的水平。
8月18日,光大銀行在上證所掛牌。招股書顯示,,光大銀行實現凈利潤76.43億元,年末公司凈資產為481.21億元,光大銀行當年共有20名董監高在公司領取報酬,最高的是監事陳昱,稅前年薪175.09萬元,其次是行長郭友,度稅前報酬153.08萬元,另外還有8名董監高成員薪酬超過100萬元。
而華夏銀行給董監高們支付的薪酬相較2006年又有了大幅提高。年報顯示,華夏銀行一共為董監高們發放了2005.1萬元報酬(高管人員年薪含工資性收入和度發放的2008年度應付工資和獎金)。此時吳建已經改任董事長,其度領取的報酬為240萬元,較2006年翻倍。行長樊大志則領取了191萬元,也較吳建2006年任行長時有了近九成增長。
招行的高管薪酬也“再接再厲”。年報顯示,度馬蔚華領取的薪酬達到了530.60萬元,這已經是他2001年年薪的21倍。另有多名副行長的年薪超過200萬元。
銀行高管年薪增速遠超社會平均水平/
時光如梭,A股轉眼已經有近四年沒有銀行上市。6月30日11家城商行、農商行招股書申報稿的披露,又將這個行業推向輿論漩渦。雖然這11家農商行、城商行規模均不算太大,但從招股書申報稿中可以看出,它們的高管們薪酬也仍舊讓人艷羨。
如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的凈利潤為9.73億元,凈資產也只有56.50億元,這兩項數據與招行2001年上市時類似,但是公司董事長王自忠的薪酬則達到212.02萬元,較2001年的馬蔚華高了七倍。除監事錢衛國年薪為51.75萬元外,其余6名董監高年薪均超過100萬元。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李仁法和行長孫偉的年薪分別為181.56萬元和165.05萬元,此外公司還有多名高管持有公司股份。
而在已經上市的銀行中,銀行高管們雖然大部分享受著高薪,但也有明顯分化。如作為全球最賺錢的銀行,工商銀行[0.00% 資金 研報]實現凈利潤2626.49億元,董事長姜建清的薪酬只有199.56萬元。而平安銀行的行長邵平年薪卻高達833.26萬元,首席財務官孫先朗則達到709.04萬元。
不過毋庸置疑的是,銀行董監高們的薪酬增長遠超社會平均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1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08萬元,為4.68萬元(數據未出),合計增長3.41倍。而這一批擬上市銀行的高管們,所獲得的薪酬不乏超過200萬者,是2001年馬蔚華的7倍之多。
不過記者注意到,雖然高管薪酬不斷創出新高,但是銀行股估值卻持續處于較低水平。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01~之間,銀行業董監高們的薪水漲幅動輒達到10倍、20倍。多的如馬蔚華,2001年的年薪25萬元,的時候530.6萬,漲了20倍。少一點的如華夏的吳建,從2002年的25萬,到的260萬,上漲也有9.4倍。相比之下,普通人的收入增速相形見絀——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1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08萬元,上漲至4.68萬元(尚無數據),期間僅增長了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