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政策出臺,下班途中順路去菜市場買菜,或者順路去學校接孩子受傷算工傷嗎?將于今年9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如何界定“上下班途中”是關鍵
如何界定“上下班途中”是關鍵,實踐中有“時間論”和“路線論”兩種觀點。即按上班時間時段和上班路線路段來劃分和認定。從時間角度出發,一般理解是上下班途中首先應該是按單位規定的上下班時間計算,大部分單位都會有相關的規定。而最新的司法解釋顯然擴大了這個規定的外延。司法解釋界定的合理時間可以說比較寬泛,非常人性化。公眾上下班有一個時間區域,可能早一點,可能晚一點,有時候下了班以后,還要加一會兒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時段過了之后再回家,這些都應該屬于合理時間。法律認同的這些情況,有利于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不過,對于一些實行彈性工作時間的職業,如新聞記者、保險銷售人員,則應看出行目的和地點來界定工作時間。出去采訪或推銷,是以工作為目的,也應該認為是工作期間,發生事故也算工傷。而從路線角度講,我國公民具有較強的家庭觀念,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等行為所導致的路徑變化也應當被認定為合理的路徑,均可以認定為工傷,這體現了人性化原則。由此,這次司法解釋的修改算是給路線之爭畫上了一個階段性句號。如此一來,這部將于今年9月1日施行的《規定》,從人性化角度調節了“時間論”和“路線論”,無疑可以更好地維護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傷新規四種情形的“上下班途中”受傷都算工傷工傷新規
《規定》明確,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是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二是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三是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四是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所以,下班途中買菜,接孩子等等日常工作生活所需活動中受傷都屬于工傷。
派遣工工傷由派遣單位承擔保險責任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職工在用工單位工作期間因工傷亡的,派遣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單位指派到其他單位工作的職工因工傷亡的,指派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因工外出和工作有關即可認定為工傷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因工外出期間”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是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場所以外從事與工作職責有關的活動期間;二是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外出學習或者開會期間;三是職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動期間。
舉證倒置 用人單位需舉證非工作導致
確定勞動關系難、調查取證難、認定結論執行難,一直是橫亙在傷者認定工傷路上的“三座大山”,而其主要原因就是誰主張誰舉證,即工傷的認定需要傷者自行搜集并提交相關證據。針對這一問題,新規采取了舉證倒置,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沒有證據證明是非工作原因導致的,就應該被認定為工傷。
下班途中順路去菜市場買菜,或者順路去學校接孩子受傷均算工傷,工傷認定政策更加人性化,工傷新規9月起正式施行,更加人性化的政策,職工人員人身多了一層保障。
達州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
時間:2024-03-25 05:0:41廣安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
時間:2024-03-25 05:0:24宜賓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
時間:2024-03-25 05:0:47南充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
時間:2024-03-25 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