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1日起,圣達信教育借助大學高考網自主招生平臺發布了一系列的關于自主招生主題的專欄文章。在這個獨特的自主招生申請季,我們先后推出了《自招簡章出爐:今年的自招形式到底怎么樣》、《2019沒獎項還能報自主招生嗎》、《2019自主招生自薦信這么寫就對了》、《從去年加分情況看省二三還有很多機會》、《2019自主招生報名必知:自主招生高校限報情況、申請時間、計劃變動匯總》、《2019自招參考:自主招生院校歷年錄取分數》等系列文章,幫助考生和家長詳細梳理了的自主招生。如果您還對2019自招有任何疑問,歡迎您點擊此處和我們一起觀察2019自招新風向!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來和您繼續聊一下最近自招簡章所透漏出的新問題與新信號(點擊這里看2019高校自招簡章解讀),作為我們自主招生專欄文章的結尾。6月份的志愿填報季,圣達信教育將繼續借助此平臺,陪伴考生和家長一起去選大學,定專業。
根據最近幾天公布的自主招生簡章(點擊這里查看2019高校自招簡章解讀),部分高校又透漏出了新的問題和信號:
一、人文社科類專業遭大幅度縮減
清華大學3月28日公布自主招生簡章,很明顯的變化是取消了所有文科專業的自主招生。在招生專業方面,今年僅保留理工科,經濟、金融與管理類和文理通識類,文科專業都取消了。
山東大學,今年已經沒有文史類計劃,只招生理工類。
中南大學,今年法學、社會學、漢語言文學等人文社科類專業均不再參與招生,僅面向理科學生自招。
吉林大學,縮減至理科類5個專業大類,2018年招收含文、理、工、醫24個專業。
武漢大學,國學院未被列入自招名單。
廈門大學,取消外文組專業自招。
中山大學,取消外語類專業、社會科學類專業、經濟管理類招生。
重慶大學,削減新聞、外語、法學專業。
評價:
1、人文社科類專業不像理工科類專業,有五大學科競賽可以證明學科特長。人文社科類專業在往年的自主招生申請中,可以通過各種作文大賽、英語競賽等賽事作為申請的條件。對于具有人文社科類專業潛質考生的考查:一方面,評價標準難統一,對學生的能力難以進行科學的評價,如文學素養、知識儲備、學科興趣等;另一方面,文科領域缺乏權威的學科競賽,學生的能力也難以用證書、獎勵等方式進行量化。所以,在教育部關于自主招生工作的十嚴規定中,人文社科類專業遭到部分高校集體封殺。這可以理解。但是不予以贊同。
2、不提供人文社科類專業的申請機會,文科生該怎么辦?理科生中思維偏文的學生該怎么辦?高校封殺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做法有“甩鍋”、“推卸責任”的嫌疑。很難衡量并不等于不能衡量,只是需要下功夫去辨認、去考查申請者是否真的具有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學習潛質。一鍵取消很容易,但是也順帶著“滅掉”了部分學生的自招之路。
3、目前部分省份都在進行新高考改革,尚且不論新高考改革下的自主招生、綜合評價會如何。但從高校自主招生的大方向上就足以影響部分學生的選科考量。新高考的初衷一直都是鼓勵學生去“選我所愛,愛我所選”。而今,大環境影響下,考生是否還能夠大膽的去選我所愛呢?處處都是功利性的傾向,又怎能去批判新高考在選科過程中的“功利性”考量呢?
二、“特色專業”成為最新自招風向標
自主招生高校在嚴格控制招生規模的前提下,也在不斷突出自身的專業特色。
山東大學首次在自主招生中增加臨床醫學(5+3)專業,擴大山東大學在醫學專業的優勢;
南開大學新增金融學類,吸引在金融領域有興趣和潛力的學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增國際政治、統計學類兩專業。
西安交通大學新增了經濟學類、醫學試驗班(含侯宗濂班、一體化、臨床、非臨床等)等專業
高校不斷調整和優化自主招生專業結構是值得提倡的,這也避免了高校將自主招生作為搶占生源的前沿陣地。這是自主招生最大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