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解析
什么是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屬于工學中的電氣類,是特設專業。(特設專業是針對不同高校辦學特色,或適應近年來人才培養特殊需求設置的專業。)從專業名稱上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研究對象離不開“智能電網”和“信息”技術等相關領域。
何為智能電網?2009年,“堅強智能電網”的概念由國家電網公司首次提出。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給出了定義,即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能源互聯網。進入新世紀后,大規模開發利用化石能源帶來的能源危機、環境危機凸顯,新一輪能源變革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這一輪
能源變革,是以電為中心、以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為特征的能源變革。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艾欣教授說:“這是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設立的社會背景和行業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促使下,現代電力系統的電能生產和傳輸、分配和消費都要徹底改變。應用現代的信息通信技術、智能化技術、有效消納和采用間歇性的、分布式的新能源是現代電力系統變革的主要動力,由此產生了傳統電力與現代信息相融合的智能電網技術!
智能電網核心在智能上,簡單來說,就是傳統的電網加上現代的信息通信技術。兩者結合,電力行業可以通過數字化信息系統,將能源開發、轉換、傳輸、存儲、配送等環節,與終端用戶的各種用電設備連接在一起,通過智能化控制,實現精確供能、對應供能、互助供能和互補供能。
智能電網究竟有多智能?未來家庭可以讓用電“活”起來。比如,我們坐在家里,手指輕輕一觸,就可以通過智能交互終端預約好每個電器工作的時間,甚至能夠直觀地看到電器實時的用電情況和用電量,并對家庭用電及時做出調整。人們還可以通過智能電表查看用電的實時讀數,交費信息一目了然,再也不需要人工上門抄表、用戶買電、插卡等一系列復雜的程序了。
二、專業與就業
行業發展為專業帶來機遇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涉及到的學科領域寬廣,涵蓋電氣工程、能源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等領域。畢業生能在電網公司、發電公司、信息技術公司、科研設計、高等院校、相關行業或部門從事設計、開發、生產運行與管理、科學研究、技術支持等工作。
5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數據顯示:我國社會用電量5.52萬億千瓦時,預計至2020年將保持5.5%以上、2020年至2030年將保持3%以上的年均增長率。輸變電裝備發展將呈現出智能化、集成化、綠色化的特點。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行業對電力的依賴消耗明顯增強,對供電可靠性及電能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為此,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在電網建設上,希望把本國電網建設成具有高效、清潔、安全、可靠和互動特征的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已成為世界電網發展的共同趨勢。電力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給相關專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畢業生少就業率高
2010年教育部為了加大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等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培養力度,鼓勵有條件的高校申報開辦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當時批準開設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的院校全國只有兩所:一是華北電力大學,一是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開始招生至,新專業有了第一批畢業生。
從華北電力大學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2011級畢業生畢業去向分析,該專業總就業率為94%,其中,出國攻讀學位的占3%,國內讀研占21%,直接就業比例為70%。在直接就業的70%之中,去國家電網公司的占53%,去南方電網的占6%,其他國企占11%。
“這個專業是特設專業,因為特色抓的準,市場認可度和就業情況還是非常好的!卑洪L說,“每年就業單位來招聘,都會有專門的招聘計劃和招聘專業目錄。國家電網公司列專業目錄的時候,還專門把智能電網信息工程這個專業錄進去了。11級第一批畢業生一共兩個班63人,33人去了國家電網系統,4人去了南網,直接就業的占70%。剩下30%繼續讀研或出國深造。這和我們當初對專業的設想還是非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