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準備“華約”自主招生考試的北京高三學生李紅(化名)突然解放了:往年這個時候即將開始的自主招生考試突然被取消了。為了拿到夢想中的清華大學的高考加分,李紅已準備了近一年。
中國教育部17日連發兩個關于招生考試的文件:《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均針對詬病頗多的高考加分進行規范。這是今年9月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后關于高考招生的兩個重要文件,受到各方關注。
前者規定,起,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結束后、高考成績公布前進行。同時規定不得采用高校聯考方式,不組織專門培訓等。
后者規定,自明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體育比賽獲獎者、二級運動員統測合格者、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跡者、奧賽獲獎者、科技類競賽獲獎者等6項全國性加分項目。
取消奧賽、體育、德育等五花八門的獲獎加分獲得一致好評。一個學校幾十名二級運動員、幾十名航模獲獎者的報道近年來不斷見諸媒體,由此帶來的“以權加分”、“以錢買分”等屢受社會批評,學生家長對取消各類加分幾乎持“一邊倒”的支持態度。
而自主招生涉及的學生群體更大,考試規范程度受到的關注度也更高。每年都有數十萬像李紅這樣的重點中學里的優秀高三學生為一些重點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提前備戰,爭取10分到60分不等的加分機會。拿到了加分就意味著增加了進名校的砝碼,因此,自主招生考試也被稱為“小高考”。
本來為推動高招改革而設立的自主招生政策始于2003年,目前共90所高校參與,招生人數約占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但隨之而來的是“掐尖”搶生源問題日益突出,逐漸形成了以北京大學領頭的“北約”、以清華大學為首的“華約”和以多家理工大學結盟的“卓越”等筆試聯盟,同一時間考試,考試難度越來越刁鉆,讓學生不得不在高考前就面臨痛苦的選擇。
同時,關于自主招生的暗箱操作問題更是受到非議。去年底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涉嫌招生貪腐案發,更是把自主招生推到風口浪尖,到底該賦予學校多大的招生自主權引發社會討論。
此次規定試點高校不得向中學分配推薦名額,往年部分高校組成的筆試聯盟全部取消,考核由試點高校單獨組織,不得采用聯考方式,不組織專門培訓。如需筆試,考試科目原則上一門、不超過兩門?己诉^程須全程錄像,專家名單和面試順序由抽簽隨機確定,防止暗箱操作。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