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又有新動作,12月16日,教育部公布《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兩項政策。作為高考改革的重要配套舉措,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重要指標加入高考人才選拔機制,勢必對現行“一考定終身”的考試招生制度產生重大影響。
兩項政策內容豐富且具有開放性。比如,學業水平考試賦予了學生考試的選擇權,淡化“分分計較”,成績以等級呈現;綜合素質評價將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并建檔提供給高校招生參考使用。這些改革舉措如果有效實施,將有利于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促進高中、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真正還學生一個青春朝氣而又積極進取的高中生活。
我們深信每一項改革的初衷都是好的,然而,一旦開始實施,各種憂慮和擔心就會紛至沓來,憂慮和擔心其是否嚴格、是否科學、是否權威、是否公正。高考改革涉及千家萬戶及每個孩子的前途命運,正可謂不能不慎。
曾幾何時,高考加分制度、自主招生制度等都是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被寄予厚望,但事實并不完美,人大自主招生黑幕暴露出“自由裁量”對“嚴格規定”的不斷浸淫;二級運動員加分致使證書造假泛濫,有的學校一下冒出近百名體優生,成為鬧劇……一系列前車之鑒,足以證明社會各界的憂慮和擔心并非杞人憂天,可問題的關鍵不在政策和制度本身,而是實施過程中缺乏健康的運行機制和有效的監督機制,才導致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大打折扣。
高考改革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具體而復雜,對改革執行者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比如,學業水平考試在淡化分數的同時,如果沒有錄取制度的配套改革,怎么來保證高校招生的選擇依據更加專業、清晰,又能否做到像統一高考一樣縝密、嚴格,讓人放心;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比較抽象,難以把握,評價起來怎么量化比較,如何避免“走過場”和“集中突擊”的造假行為,又如何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因地制宜,做出變通,以保證公平,等等。
高考改革,實現公正公平是目的,但怎么保證公正公平,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保證改革舉措的嚴肅性、科學性和權威性。做到這一點,相關部門須下大力氣研究出一套公示審核制度,保證評價體系科學,執行上嚴肅并且要有經得起社會檢驗的權威性。此外,還要建立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追責機制,擠壓暗箱操作空間,讓任何弄虛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