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2+1選科組合有12種:物理+化學+地理;物理+政治+生物;物理+生物+地理;物理+政治+地理;物理+化學+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化學+地理;歷史+政治+生物;歷史+生物+地理;歷史+政治+地理;歷史+化學+政治;歷史+化學+生物。
新高考3+1+2選科組合有12種:
物化政組合
物化地組合
物生政組合
物化生組合
物地政組合
物生地組合
史化政組合
史政生組合
史政地組合
史化地組合
史化生組合
史生地組合
1、排除自己不擅長的科目,選擇優勢科目
高考改革之后,最終成績是按等級賦分來確定,比如卷面成績為8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那么最終成績就是100分。所以,高考選科選擇考生比較擅長的科目,對最終成績會更有優勢。
高考選科在學科成績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證物理、化學二選一。否則選擇專業的余地會非常小。同時歷史、地理、政治相對選科范圍較小,原則上不建議學生全部選擇這3科。
2、需了解各大學同一專業選考科目的不同
根據“職業——專業——選科”這條主線選擇科目。如果不想讀工學專業,物理可以不選;選考歷史、地理、政治三門,是絕對不能讀醫學專業的。
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的考試科目要求不一樣,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高考選科科目。這里需要強調一下,各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其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如臨床專業:上海交通大學高考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物理;南開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生物;南京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生物、物理。所以考生在高考選科的時候一定要對每個學校各專業的選考科目都要進行了解。
此外,還有很多因素可以參考,這些要結合在一起看,才能方便自己選出更適合自己的高考科目。
以興趣愛好為出發點
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學生在高一并不能明確自己心儀的專業,這時候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學習從根本上講,還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興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也可以通過興趣愛好的培養來確定大學要報考的專業。
以專業覆蓋率為出發點
正如上面所說,不同的選科組合可以報考的專業不同。如果學生沒有固定的專業要考取,就要充分考慮專業覆蓋的問題,合理避免出現想學的專業因為限考問題不能報考的尷尬?傮w而言,物理是專業覆蓋率最大的科目,而物理+化學+地理這個偏理科的選科組合,在專業覆蓋率上可達99%以上。
以學校的優勢科目為出發點
上面偏重學生的主觀,以學校的優勢科目為出發點則偏重客觀因素,也是充分利用學生就讀學校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的方法。正如大學都有自己的王牌專業一樣,高中院校也會有自己教學質量更好的學科,學生可以參照學校的優勢科目來進行“3+1+2”的選科。該出發點,更適合學習成績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因為這一水平學生的學習成績更依賴于學校的教學質量。
學生要找準自己的出發點,找準了出發點,以出發點為基礎才是合理的選擇方法。切忌盲目跟風,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