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省內大學和省外大學的幾點區別
對于自主能力的培養不同
多數情況下,許多學生都愿意申請本省的學校,因為離家較近,有空閑時間回家。而且,由于在省里上學,對當地的情況更加非常了解,沒有太多的約束。
但與此同時,這意味著一旦離開家鄉去上學,就需要獨立生活能力,很多事情可能不能與父母直接聯系,需要自己尋找辦法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因此,省外大學和省內大學最大的區別是,對于自主能力的培養不同。
錄取分數不同
同一所學校,本省和外省的學生的錄取分數顯然不同,本省的大學招生分數較低,因為優先考慮確保本省的學生入學,然后再選擇一些省外的名額。
然而,由于各省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因此,高校招生分數線明顯低于外招生。所以,在選擇省外院校時,錄取分數線也是很重要的,考生要注意。
生活方式和習慣的不同
盡管省外是看似簡單的兩個字,但省外的范圍很廣,天南海北到處都可以。因此,考生應考慮所報圣菲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的不同。若差距過大,會給學習、生活帶來一些問題。
比如西南地區的飲食風格和東北地區相差甚遠,很多外來的學生不適應,對生活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省內大學VS省外大學,聰明的考生都這樣選
無論是省內高校還是省外高校,各有利弊?忌f不會盲目選擇。一般來說,挑選原則是以高考成績為準。
假如高考成績可以沖進985/211,即便是省外學校也值得,但是如果成績平平,就只能上普通本科,選擇本省的大學更加合適。
假如能上985/211,即使離家很遠,但為了個人教育,還是應該試一試。即便是日后在他省定居,父母也不會過于擔心。
對只能上普通大學的學生來說,不能走得太遠,因為離家近的學生仍可由家長照看,更加放心一些。
聰明一些的考生首先會考慮城市的因素,如果自己的家在一線城市,那么,要盡量在省、市內大學就讀。比如北上廣、重慶等等。
因為這些一線城市本身就有很多好的學校,而且學生個人比較熟悉,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讀書,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其次,如果是農村或偏遠山區的孩子,應該盡量選擇大城市。家境貧寒的學生應該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算報考的大學不是一所好大學,但是它能夠打開你的眼界,讓你不再局限于家鄉。
只有你的眼界更加開闊,才知道自己日后想要的生活和努力的方向。
作為過來人,老師建議各位同學無論是選擇省內大學還是選擇省外大學,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分析,千萬不能頭腦發熱,隨便亂選。
如果真的報考省外大學,考生要做好準備
省內省外不僅表現在地理位置和飲食方面,還有各種語言溝通、氣候甚至是人際交往關系等諸多的問題。
多種案例證明,很多外來的學生無法融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最終導致同學關系糟糕,甚至出現退學的問題。
另一方面,要思考日后發展和父母家庭的問題。這是一個關于未來的問題,很多學生一心一意想要去大城市,但他們不知道現實很殘酷。
面對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普通學生很難自食其力,最終只能被迫回鄉。此外,如果學生是獨生子女,也需要考慮父母。
孩子在身邊才最讓父母放心,如果離開太遠,未來相處的時間就會減少,這對于父母來說,是非常痛心的事情。
省內和省外大學,畢業后差距也不小
正所謂“南橘北枳”,很多學生頭腦發熱,就報考了外省大學,根本沒有衡量自己的能力,結果導致在大城市迷失方向,最終只能回到家鄉,從頭開始。
而那些一早就選擇在家鄉站穩腳跟的學生,憑借著多年的人脈和父母的幫助,早已成家立業,走向了新的生活。因此,報考省內或省外大學的學生,未來發展不同。
若選擇在本省上大學,最有可能遇到的就是省里多學生,這類學生的見識就有點短缺,目光比較狹窄。而在省外上學的孩子,能夠遇到全國各地的人,這能夠學到更多,也更有見識。
最后想說
無論是省內大學還是省外大學,各有各的好,對于考生來說,最重要的是看自己的內心想法,如果想要出門闖蕩一番,就報考省外大學,如果想留在父母身邊,就報考省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