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類招生”可能是這幾年比較熱門的一個概念,很多沒經過高考的學生家長是不太清楚具體含義的,今天咱們就來仔細說說啥是“按大類招生”。
按大類招生是這幾年許多高校根據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出一項教學改革,目的是幫助考生可以選擇到更合適的專業。
簡單來說,按大類招生的含義就是把一些相關的專業的放到一起,算作一個大類,然后通過這個大類來招生。
之后通過這個大類入學的學生暫時不會細分專業,需要一起學習通識課程一年,有的學校是兩年,之后從大二或者大三開始再細分專業。
這樣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考生對自己原本的目標專業會有更好更深層次的理解,加上人也成熟了,再選擇專業時會更理智,不至于盲目報考。所學專業更可能是自己喜歡的。
按大類招生對于學生的益處是最大的,可以讓學生在通過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學習之后,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目標專業,確實自己的“真愛”專業,選到最心儀的專業。
客觀上的優勢也非常明顯。考生被錄取的機會因此高升了,進一步提升了專業的選擇范圍,讓考生把選專業這件事更深一步的細化,報考會更合理。
其次,還能減少考生志愿填報時的盲目性。很多考生選擇專業時都比較盲目,不一定清楚自己所選專業的未來就業前景和方向。
大類學習期間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下目標專業的前景和就業,之后再做出詳細選擇時也能更精準,更靠譜。
最后,對于一些能力強、善于總結融會貫通的考生來說,大類招生的另一個優勢顯然為他們量身打造,通過最基礎通識課程,他們之后很有可能融會貫通,成為復合型人才。
通過按大類招生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培養相關行業人才,也能讓考生更進一步地認清自己,選擇出更適合自己的專業,無論是對于學校、學生以及整個社會來說,都更有益處。
不同學校的“按大類招生”并非僅僅按照院系大類劃分,不同的高校采取的方式也不一樣,具體有以下幾種。
一是按照一級學科或者二級學科來招生。這是比較流行也被大眾采納接受的打來招生方式,畢竟這樣招生的方式專業具有學科相近性,通識課教育時會更方便。
二是按照院系招生,這也是很多高校在第一次嘗試大類招生時會使用的辦法。簡單粗暴,但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之后細分專業時也更方便,怎么分都是一個院系的學生,省事不麻煩。
學生在通過最初的通識課程對未來的專業有了詳細的了解之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更靠譜、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最后就是各種“實驗班”、“基地班”等小班的招生模式了。這樣的模式存在很多久了,多大是一些一流高校會實施,比如北大、浙大等等。
當然,并非所有實驗班都是按大類招生的,有的高校實驗班是考生入學后再考試選拔出來的,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
首先你得清楚的知道,不是所有高校的大類內專業設置都是均衡合理的,如果一個大類里有一兩個專業超級熱門,剩下的專業都比較冷門,那這個大類的報考熱度會很高,競爭很激烈。
其次,即便你按照大類報考了,但未來細分職業時,你也未必就能走上自己心儀的專業,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考核,對于專業目標清晰地考神來說,按大類招生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第三,報考不同的學校的大類招生時一定要注意看一下大類中包含的專業,不同的高校同樣的大類包含的專業可能也不同,如果對某個專業志在必得,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別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