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招生的全稱應該是“定向招生,定向就業”。1989年,原國家教委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定向招生、定向就業暫行規定》,這是為了幫助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行業培養人才,是為了發展邊遠貧困地區的一項重要決策,實施這一項政策,有利于更好的發展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環境艱苦地區,讓經濟穩定增長,保證它們得到一定數量的畢業生而制定的一項政策。
定向招生
普通高?梢园颜猩鷣碓吹貐^和畢業生就業適當結合起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定向生”。盡量滿足畢業生在畢業之后就能夠就業,保證畢業生的就業率。既然定向生將來畢業后要到艱苦環境和艱苦行業去工作,但是每個人都不想到環境艱苦的崗位就業,因此高校招收定向生也是一個難題,所以,那高校招生錄取時就必然會有優惠政策來吸引考生。比如,當高校定向生招生計劃在該校調檔分數線上不能完成時,可在其線下20分以內由省級招辦補充投檔,學校根據考生定向志愿擇優錄取。通過降低投檔線來招收更多的考生,有的院校也不僅是降低錄取分數那么簡單,在學習費用上也會有所優惠以及其他政策性的優惠。
當年制定定向招生政策的時候,大多數定向生是不愿意到定向單位就業的,因為能享受降分錄取,眾多考生也是為了能進高校才“被迫”與定向單位簽協議。所以,每年定向生畢業時,好多人千方百計違約,寧可不要檔案關系,也要跳槽到其他單位就業。所以定向生就業,有許多都是不按照協議選擇就業的。這就讓許多高校和企業用人單位很是苦惱,雖然已經簽了就業協議,但是畢業生不愿意到協議簽訂的單位就業,企業用人單位也不能強制就業,所以這種事情也是不斷發生。
而今,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一些定向生堅定了回定向單位就業的想法,面對就業困難,定向生才會想到定向就業協議的好處,由不愿定向就業到希望能夠定向就業,雖然考生的觀念發生了變化,但與此同時,企業情況也發生了變化,許多企業由于效益滑坡,或是受編制限制,開始“婉拒”定向生。盡可能地減少定向生到自己的單位定向就業,由此,定向生與高校、定向單位之間的爭端不斷發生,所以定向也會被慢慢地取消了。
目前招收定向生的院校大部分是中央部委屬高校,定向的地區一般是西部省份,包括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寧夏、西藏、廣西、貴州、云南等9省區;各大高校在招收定向生的時候也要在協議上注明畢業生在畢業后定向就業的地區,什么類的專業畢業后到什么地區就業等這些都要明確說明。定向的艱苦行業則包括國防軍工、農業、林業、地質、氣象等工作環境比較枯燥、辛苦的行業部門就業;雖然這些行業相對來說就業環境是比較艱辛的,但是工作待遇卻是很不錯的。定向的地點包括礦區、油田、勞改勞教場所等。如果想通過定向招生獲得入學資格的考生,特別要注意以后的就業選擇。
招生地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屬高等學校,如確因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用人單位需要,比如,西部大開發項目等,再發展時所缺乏人時,想要通過定向招生,定向就業這一政策招攬人才,擬招收少量定向就業生的,必須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報教育部核準后,方可編列定向就業招生計劃,招生數量也要由省教育部予以評定,一般招生人數不超過本校年度招生計劃總規模的1%。所以招收定向生的數量是非常少的,一般在一所院校里沒有多少個是定向生。
定向生生源原先是有限制范圍的,但從2005年開始,教育部調整為有定向生招生計劃的高校應面向生源所在。▍^、市)招生,不得指定行業、單位或局部地區生源范圍。定向招生的生源得到了很大擴充,不論地區、省份,不管什么行業都可以招收定向生。也就是說,任何一位考生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填報定向生。在填報志愿是考生不再受限制,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填報,自己喜歡什么就填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考生的意愿選擇。
定向志愿并且填報時考生不再與定向單位聯系,考生填報的定向志愿即視為愿意到定向單位就業,定向單位只與委托培養高校簽訂協議即可?忌膊恍枰c企業用人單位,簽訂什么就業協議,這樣也會避免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糾紛,考生也是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定向志愿只能填涂在相應批次的第一志愿,而且當考生一旦被錄取為定向生后,則必須在入學注冊前與高校及定向就業單位簽訂三方有關定向就業協議。只有通過了簽署協議考生方可到該高校就讀。但此時,如果你反悔拒簽協議的話,就會被學校取消你的錄取資格,投檔視為作廢處理,因此考生在填報時一定注意自己的選擇,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