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管理
“公管公管,東管管,西管管,‘大內總管’最后來個撒手不管。”在各大高校的網絡論壇里,關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質疑比比皆是。戲謔之言并非空穴來風,這個專業正處于“寬進窄出”的尷尬境地。
1999 年,東北大學和云南大學率先在全國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本科生。隨后五年,開設該專業的院校更是由57所擴展到300多所。一時間,這個“舶來專業”在國內成了人人爭搶的香餑餑,它也在眾人的追捧中不斷吸收進體育、文教、衛生、環保等專業知識,貪婪地成長。急速的膨脹往往意味著囫圇吞棗,在十多年的發展后,公共事業管理成了一個博而
不精的專業“怪胎”。大學四年下來,學生們習得的管理知識只有半桶水,其他專業知識也只有半桶水,兩者難以融為一桶受市場歡迎的“瓶裝水”。更為嚴峻的是,教育部對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在公共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但是,在中國,要從事公共事業管理,那只有千軍萬馬闖過公務員考試這條獨木橋。因為除了進入官方體制,當下中國并沒有多少NGO組織,更談不上社會自治和公民社會,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也只能淪為看守草料場的林沖——英雄無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