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們了解高考信息,大學高考分享了高考志愿填報案例,供您參考!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年高考硝煙散盡,有多少人笑逐顏開,有多少人暗自落淚。填報志愿的過程就如同一面多棱鏡,總是以它變幻莫測的每一面,面對著高考中的每一個人。
鏡頭六:征集志愿,原來分數并不低
重慶理科考生小鄭考了568分,高出一本線48分,在第一次填報志愿時,由于6個平行志愿填報的都比較高而落選。7月16日,他看到市考試院公布一批本科征集志愿信息,有幾十所一本高校未錄滿,其中竟然有他心儀已久的北京交通大學。當初因為覺得該校高不可攀沒敢報,沒想到征集志愿時遇到它。雖然缺額的專業不是太理想,但一想到能進入名校,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在征集志愿表上填上了北京交通大學。原以為自己高出該校原始投檔線46分,錄取應該是“甕中捉鱉”的事,孰料一天后傳來“噩耗”,北交征集志愿的錄取分數竟然高達576分,比該校第一次錄取時高出53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小鄭在征集志愿時填了3所學校,最后被北京林業大學錄取了。
【老師提醒】
征集志愿,是指在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由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未完成的招生缺額計劃,以及部分院校在平行志愿錄取后向該省投放的增招計劃。批次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根據征集志愿信息上網填報。在同一個批次,只有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才能進行相應的征集志愿填報和錄取。某批次平行志愿投檔結束后,如果招生計劃已完成且沒有增加計劃,就不再進行征集志愿。
一般來說,名校之所以也會征集志愿,并不是該校生源不足,而是由于平行志愿投檔規則等客觀因素造成的。因為平行志愿強調“分數優先”,即投檔按考生的成績高低排序進行。為了避免高分考生的“二次落榜”,多數學校的投檔比例為1:1或1:1.05,只要一個院校填報人數少于院校計劃招生數或提檔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這個院校就有可能成為征集志愿的對象。所以,每一批次都有參加征集志愿的學校。
參與征集志愿的學校,投檔分數不一定比第一次錄取時低,恰恰相反,名牌學校會抬高很多,原因有三點:一是參加征集志愿的考生,都是第一志愿落選的考生,多數考生害怕落入下一批次,有“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心理;二是征集志愿的院校又只是招生的部分院校,缺額計劃不多,選擇余地相對較小,多數考生是“我的眼里只有你”;三是征集志愿與第一次填報志愿一樣,也是采取平行志愿方式,無論考生填報幾個志愿,都是采取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投檔。這幾個原因會導致征集志愿的投檔分數線相對較高,所以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時也要考慮志愿梯度問題。
高考志愿填報案例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能幫助大家沖刺高考!
高考志愿填報案例分析指導:一線城市“戀家”情結
高考志愿填報案例分析:中外合辦專業低分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