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第一個是自己特別想去的,用來沖一下;第二個是自己可能能去的,也是沖一下,但比第一個上的可能性大些;第三個是根據往年情況,自己基本上能去的;最后一個是保底,也就是鐵定能去的。比如:清華、哈工大、蘭大、海大,有一個比較好的梯度。
先弄清自己可以填幾個志愿
無論是批次合并還是取消批次,都會對考生高考志愿填報產生一定影響,而志愿設置等變化更為明顯。以河南和北京本科二批、三批合并為例。河南省之前本科二、三批次都可填報1-6所高校志愿,2017年本科二、三批合并后,二批可填報1-9所高校志愿,每個學校志愿可填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
北京市本科二批志愿設置也有所增加,今年本科二批可填報10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志愿高校設置6個志愿專業及是否服從院校專業調劑。批次合并后,本科二批志愿院校數量增加,考生可選擇的院校、專業也相應增加。
無二本線可參考與一本的線差
弄清楚高考志愿填報政策以后,第二步就是找準自己的定位。如何找定位可能每人方法不同,以往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線差法和排位法。在咨詢會上經常能聽到,招辦老師說:“我校錄取線在二本線上30分……”其實這就是線差法,錄取線和批次線比較得出的分值。
參照學校錄取分數和錄取排名
高考志愿填報另一種方法就是排位法,也就是通常大家說的知分、知位。知分很簡單,現在大家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都已經知道了高考成績。
知位指的是在高考成績公布的同時,各省招辦官方網站上公布的考生“一分一段”表。表內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考生、該分數線以上有多少考生進行了詳細統計。利用“一分一段”表,可了解自己在全省的名次。另一個知位,就是要參考往年高校錄取分數和錄取的大概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