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一分一段表時,應該對比近三年來的“一分一段”表,而不是單一使用某一年的一分一段表?纯此胍顖蟮拇髮W連續三四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在哪個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數比至少兩年的段位高,那報考該校把握較大。
比如,去年武漢大學理科在某省錄取最低分數線為591分,今年一名考生理科考了592分,并不代表他今年報考武大就能“踩線錄取”。因為去年該省理科591分對應的考生人數為3890人;而今年因該省600分以上的考生普遍較多,理科592分對應的考生人數多達20116人,今年的理科592分顯然“貶值”了。
因此考生在對照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線時,應以對比人數位次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該校在本省錄取分數位次,則說明報考有希望。
以考生位次為4462為例,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4000-10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上部,這所大學可以作為保底院校。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2000-8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中間,這所大學可以作為比較穩妥的院校填報。
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1000-5000,那么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下部,這所大學的錄取可能性就比較低了,可以作為沖一沖的院校填報,當然也可以沖刺大學招生最低位次在4000左右的院校。
簡單來說,如果考生的位次與院校或者專業以往幾年錄取分數的位次大致相當,或者就在錄取考生位次范圍以內,則報考這些院;蛘邔I把握性較大。
目前的“一分一段表”,是將全省同科類考生的總分從高到低排列(分數相同的則為并列),再按一分一段統計“本段人數”;從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段位人數”相加,就是“累計人數”,累計人數也是這一分數考生的最低位次。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礎上,考生還要看高考分數與當年一本線的分差。假定上一年超一本線30分的考生能上某所學校,再看這一年自己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多少分。如果超過了30分以上報這所學校,被錄取的希望就比較大。
但如果同一個分數段在這一年里出現了考生扎堆的現象,就要更加謹慎填報。例如看去年的錄取分數線時,假設去年考生的成績要超過錄取分數線30分能上某所學校,但是上一年這個段位沒有出現扎堆現象,所以這一年要超過40分才比較有把握,這只是假設和比喻具體還要計算扎堆的人數。
考生根據分數算自己的位次,只可以算出一個范圍,是無法算出具體位次的。
舉例說明一下計算方法,假設考生A高考600分,然后再查看本省市的一分一段表,假如在600分處全省累計人數為1500人,其中全省600分的考生人數有100人,那么考生A的位次就是1400到1500之間。
高考錄取位次是指文史類或者理工類考生,高考成績在全省該科類考生中屬于哪個位置。
位次是依據高考成績由高到低來排的,但當成績相同時就會并列為同一位次。知道高考錄取位次就可以大體判斷報考哪些大學哪些專業,被錄取的可能性最大。位次在填報志愿時有很大作用,可以作為重要依據之一。
三分法是指偏理的看物化生三科的平均位次,偏文的看史地政的平均位次。比如,山東一模成績600分,總位次為12866,物化生三科的平均位次是10398,偏理的位次不高于10398;史地政的位次是2468,偏文的位次不低于2468。
10398占總位次的80%,2468占總位次的20%,據此,我們算出偏文的位次不高于2468-246860%=987,偏理的位次不低于10398+246860%=11788。
這樣,我們得出偏理的位次在10398-11788之間,取其平均值作偏理位次11093;偏文的位次在987-2468之間,取其平均值1727作為偏文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