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橋學院的郵編為201315,該校地址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路1500號,是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應用型人才的公益性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上海建橋學院(Shanghai Jianqiao University)是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多科性民辦大學。
學校創辦于2000年4月,由上海建橋集團出資舉辦,地處上海浦東康橋。2001年4月,學校獲批為上海建橋職業技術學院,并正式列入國家計劃內招生,主要從事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2005年9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學校成為以本科教育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并更名為上海建橋學院;2006年9月,首批本科學生入學;2010年7月,學校被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在上海市政府和浦東新區政府支持下,學校新校區正在建設中,計劃2015年秋整體搬遷至浦東臨港新城。
學校以“為學生建成才之橋,為教師建立業之橋,為社會建育人之橋”為使命,遵循“民營模式、公益性質、人本觀念、文化管理” 的辦學宗旨,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依法治校,嚴格管理,努力辦“讓人民滿意、讓政府放心”的高水平民辦高校。2010年十周年校慶之際,校董事會正式確立了“感恩、回報、愛心、責任”八字校訓,廣大師生正在積極踐行。
學校是上海市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試點單位、首批“上海市技師學院”、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試點單位,是“上海市高校輔導員培訓基地”和“浦東新區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訓)基地”。目前,學校已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上海市精品課程7門、重點課程40門、教育高地(特色專業建設)3個、教學團隊1個。
學校自2005年始,連續5屆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學校黨委被評為“上海市創先爭優世博先鋒行動五好基層黨組織”和“上海市民辦高校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還是上海市花園單位和上海市平安校園。
學校2011年6月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評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單位。
學校主動適應上海和大浦東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加強學科專業布局結構調整。目前,學校設有6院1系2部,分別是: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機電學院、信息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護理系;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學校還設有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所、新聞傳播研究所、國際商務研究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設置本科專業27個,專科專業14個,覆蓋經、文、工、管、藝等多個學科門類。學校全日制在校生有13029人,其中本科生10330人。自創辦以來,學校已向社會輸送11屆逾25000名合格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在98%以上。
學校實施“人才強!睉鹇裕訌妿熧Y隊伍建設,通過引進學科專業帶頭人、加強培養青年教師、聘請校外兼職教師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基本滿足本科教學需要、整體素質較好的師資隊伍。學校教職工總人數696名,其中專任教師430名。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者占比39%,研究生學位占比63%,有9人獲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有上海市模范教師1人、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3人、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10人,“晨光計劃”項目獲得者7人,海外名師項目獲得者1人。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促進專業建設,以科研促進教學。近年來,學校承擔科研項目499項,獲得科研經費1073.5萬元,其中縱向項目388項(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課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經費962萬元。發表論文852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189篇,被SCI、EI、ISTP收錄的論文39篇。撰寫的學術專著11本。獲得國家及上海科研獎項9項。
學校堅持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尋求與行業、企業緊密對接的多方合作理念,實現校企資源共享和雙贏目標。以聯合組建專業指導委員會、引進企業課程、聘請企業教師、共同指導畢業設計、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等形式發揮行業、企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先后與200余家企業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關系,實現校企合作培養人才。
學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全球化的趨勢,走教育國際化之路,與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的多所高校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實施以“課程對接、學分互認、學生互換”為基礎的國際化教育,自2011年以來已有56名學生赴國外合作高校進行互認學分的交流學習和實習。2013年秋有24名丹麥留學生來校進行一學期的專業課程學習。學校依托“海峽兩岸私立高校校長論壇”與臺灣10多所私立大學保持合作關系,自2009年以來已派遣62名交換學生赴臺灣高校研修或完成畢業課題。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