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規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約1.5余萬人。設有茶與食品學院、生態與資源工程學院、藝術學院、旅游學院、人文與教師教育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商學院、海峽成功學院、玉山健康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課教學部等14個學院(部);43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
●辦學特色:根據應用型辦學定位,結合區域特色,積極培育并初步形成“傳朱子理學,做武夷文章,育新型工科”的辦學特色。目前,學校對接南平“5+3”重點產業建成新型工科1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茶學)、省級重點學科4個(茶學、旅游管理、中國語言文學、美術學)、省級特色專業3個(茶學、旅游管理、化學工程與工藝);中國社科院宋明理學研究中心、福建省生態產業綠色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武夷茶資源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竹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特色創新平臺25個;獲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近500項;獲批福建省2011中國烏龍茶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朱子學研究中心”獲批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榮獲福建省高校優秀社科研究基地;朱子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入選福建省首批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閩北紅色文化研究中心落戶學校,中共黨史讀書社為福建省高校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理論讀書社。
●師資力量:學校持續推進“人才強!睉鹇裕e極探索創新人才管理機制,大力開展應用型教師培養,加強與企業互聘“雙師雙能型”教師。目前,我校共有教職員工1000余人,專任教師7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占35%,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75%;引進臺灣博士20余名;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福建省教學名師5人。此外,130多位院士、“”、“閩江學者”和知名專家聘為學校特聘教授、客座教授、講座教授,多國文教專家在校任教。
●產教融合:學校為百所產教融合項目建設高校。圍繞閩北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瞄準區域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求,構建服務南平千億食品產業的生態食品專業群、服務南平旅游千億產業的旅游養生專業群、服務南平千億竹產業及生物工程重點發展產業的生物資源利用專業群、服務南平機電制造千億產業的智能控制專業群、服務南平文化創意新興產業的文化創意專業群和服務武夷新區、延平新城、新農村建設的智慧城鎮建設專業群等6大專業集群。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項目共擔、互惠多贏”的原則,學校充分發揮董事會在校企合作中的橋梁紐帶作用,立足產業發展需求,建設重融合的產業學院,與福建圣農集團合作共建圣農食品學院、與福建太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太陽電纜學院、與福建省旅游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建中旅學院、與武夷山市政府共建朱子文化學院、與臺灣中華海峽兩岸教科文交流學會共建玉山健康管理學院、與香江集團等大型茶企通過2011協同創新項目共建武夷山茶學院等六大產業學院。
●創新創業:學校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首家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首批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落戶學校;學校是首批列入“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敝,“武夷學院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入選首批“福建省青年創業示范園區”。截至目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福建省建筑結構大賽、福建省機械創新大賽等省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得獎項396項;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國家級80項、省級173項;在福建省首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3個銅牌,居新建本科院校首位;1人獲省“創業之星”獎,6人獲“創業之星提名”獎,獲獎數量和等次位居新建本科院校之首;5個創業團隊獲省人社廳高校畢業生省級創業資助,居全省高校首位;校內注冊備案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已有180多支,培育學生創業示范店50家,帶動直接就業人數達500余人。
●社會服務:立足“大武夷”縣域產業發展需求,按照“一縣一特色、對接有重點”的原則,實施與“大武夷”經濟圈15個地方政府、產業園區協同合作計劃,在智力支撐、科技服務等方面成果豐碩:校地攜手建成了“福建省生態與健康重點實驗室”、“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創新平臺”、“閩北科技研究院竹產業研究分院”等創新平臺;配合南平市新農村建設、武夷山市實施武夷山市民素質提升培訓工程等,組織師資深入企事業單位、行業一線、鄉鎮農村開展各類社會培訓,年均受眾達3萬人次。
●開放合作:學校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也是福建省海外華文教育基地、中華傳統文化體驗推廣中心。近年來,已有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南非等國留學生300多人來校進行長期或短期學習;首批到校南非自由省留學生已有61人順利通過漢語4級考試,進入專業學習階段;13人獲2015年福建省政府外國留學生獎學金;與馬來西亞砂拉越科技大學合作開展交換生項目;承接國際友人、海外華裔及香港、臺灣、澳門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游學班、中華才藝培訓班、文化體驗班等活動人數達12000余人次。不斷深化閩臺交流合作,與臺灣政治大學、彰化師范大學、高雄大學等19所高校簽訂了合作交流協議;在成功舉辦閩臺“3+1”合作辦學模式的海峽成功學院基礎上,學校與中華海峽兩岸教科文交流學會(臺灣玉山高校聯盟)合作建成玉山健康管理學院,在全國率先試點閩臺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的“4+0”辦學新模式,吸納臺灣優質教育資源共育應用型人才。
●校園文化: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較好地發揮了校園文化活動對學風建設的推動作用。學校形成了以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節、文化大講壇、社團文化節為主要平臺,涵蓋跨學科講座、創意大賽、創業大賽、DV大賽等載體活動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校園文化項目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省大學生藝術節、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等活動中獲佳績,學校擁有各種學生社團60多個,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
●學校榮譽: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服務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模范職工之家”、“福建省2018-2020年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福建省第七批省級水利風景區”等榮譽稱號,并連續八屆獲得“省文明學校”等榮譽稱號。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