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教育部出臺了新高考改革會考“怎么考”和綜合素質“怎么評”的實施意見,對考試科目選擇、高校招生錄取機制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調整,其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俗稱“會考”)成績將首進高考。
我省將在何時跟進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的自選學科,有哪些注意事項.綜合素質評價如何體現.昨日,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一線教師和教育界專家,厘清新高考綜合改革的亮點、建議。
1福建何時開始新高考
高考綜合改革今年在上海和浙江啟動,2017年全面推進。省教育考試院有關人士昨日告訴記者,國家的先期試點沒有包含福建,但我省的配套方案正在醞釀,最終方案還未正式敲定。鑒于高考改革遵循“三年早知道”原則,具體高考改革方案一定是提前3年公布,這也意味著我省高考3年內不會大改。
2新會考怎么考
新高考改革,考生高考總成績=3+3,前面的“3”指的是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后面的“3”指的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俗稱“會考”)的3科,可從會考的歷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中自選3科計入高考總成績。
亮點1:會考14個科目全覆蓋
解讀:“升級版”的會考將全覆蓋,學生要參加高中所有科目會考共計14科: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9科實行省統考;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信息技術考試,可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統一要求,確定具體組織方式。
對比:現行的我省高中會考無需考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
亮點2:高中每年都有會考
解讀:會考一般安排在學期結束時,不過,每次考幾科,學生并不能隨心所欲——意見要求學校統籌確定每個年級的學生參加考試的科目數量,原則上,高一年級2個科目左右,高二年級6個科目左右,高三年級6個科目左右。
意見要求,每年會考都要覆蓋所有科目,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為有需要的學生參加同一科目兩次考試以及更換已選考的科目提供機會。
對比:新高考的會考,即使是有文科傾向的考生,也必須參加物理、化學和生物考試,即“反向考”。我省現行的會考也是這樣,只不過“反向考”在高二就已經考完了,這與新高考的會考略有區別。
亮點3:會考地位扶搖直上
解讀:高中所有科目都要會考,學生可以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自選3科計入高考成績。由此可見,新高考改革還是可以有文科或理科的傾向。
對比: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后的會考地位會扶搖直上,會考可能進入“高考狀態”,因為改革后的會考可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中選3科成績計入高考。被稱為“升級版”的新會考,部分老師和學生認為考試的時間線會拉長。
亮點4:等級呈現淡化分數
解讀:新會考的考試成績以“等級”或“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現。計入高考的3門會考成績以等級呈現,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以等級呈現成績的一般分為5個等級,位次由高到低為A、B、C、D、E。各等級這樣劃分: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E等級共25%。
以上海市試點為例,2017年起,上海高考成績由語、數、外3門統考成績和學生自主選擇的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等級考每門滿分70分;等級考在計入高考總分時,由五等再細化為11個等級,其中A+為滿分70分,E計40分,相鄰兩級間的分差均為3分。這也是此番改革的最大初衷:通過等級來淡化分數。
對比:現行我省高中會考成績評定采用等級制,其中書面考試科目按照A、B、C、D(分別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個等第評定;操作考查項目按照合格、不合格2個等第評定。參加并通過會考,是高中生畢業的必備條件,F行我省的會考成績與高考基本無關,學生會考成績均由學校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并與每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并列呈現。
改革后,新高考會考的14個科目成績必須都要合格,才能獲得高中畢業證書。此外,在高校招生錄取時,學生的所有會考成績必須提供給高校。
亮點5:縮短備考持續時間
解讀:此番改革的亮點在于計入高考總成績的考試科目成學生“自選動作”。新高考中,考生可“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來確定要把哪3門成績帶入高考成績中。但是,高校什么時候把報考要求告訴學生.學生是不是高一就要開始決定報考哪所高校.全國所有大學、所有系的招考要求是哪3門.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會考,自選其中3門計入高招總成績,排列組合是多少種.不同組合的成績含金量又該如何衡量.截至目前,這些問題還沒有具體的細化方案。
對比:現行我省的高考是將高一、高二學習的內容一直帶到高三“算總賬”,高中三年中各門考試科目一直處于備考的過程中,并且高考集中考語文、數學、英語和文綜或理綜,學生考試的門數多,強度大。
改革后,與高校招生錄取掛鉤的新會考將安排在3年內完成,實現每門課程學完即考,可分散備考的門數,縮短備考持續時間。不過,不少學生和家長則認為,新會考意味著從高一開始就要進入“高考狀態”。
3綜合素質怎么評
新高考中,決定能否被某高校錄取,除了高考成績外,綜合素質也算數,它由中學記錄,錄取時提供給高校參考,但意見中并未說明如何參考。
亮點6:5個方面評價綜合素質
新規:綜合素質評價包括5個方面: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每個方面有考察重點。
解讀: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重點是學生參與黨團活動、有關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愿服務等,如到福利院、醫院、社會救助機構等公共場所、社會組織無償服務的情況。
新高考改革已明確,高中階段要對學生5個方面進行評價,轉變了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為高校招生錄取提供重要參考。
亮點7:評價形成檔案進行公示
新規:綜合素質評價有5個程序: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公示審核、形成檔案、材料使用,每個程序都有要求。舉例來說,寫實記錄由學生自己填寫活動記錄單,教師做指導;再如整理遴選在每學期末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生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學校要進行公示,相關教師要簽字確認。
解讀:現行的高校錄取要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說法已經多次見諸報端,但在實際操作中,“考生的分數才是硬道理”,“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往往成為一句空話。
新高考方案強調要建立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中學須真實記錄學生3年表現,高校逐步以此作為招生錄取重要參考。
專家觀點
相關政策應增加可操作性
對于新高考改革會考“怎么考”和綜合素質“怎么評”的配套文件,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郭丹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對于高校而言,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改革不僅呼應了選擇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為高校選拔一定興趣特長的學生提供了重要參考!惫ふf,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絕大多數高校招生,仍完全依據分數來進行。新高考改革將努力打破高校招生的“唯分數論”,想方設法多方面創造機會,推動高校從簡單地“招分”走向科學地“招人”。
在肯定改革積極意義的同時,郭丹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案母镆嬲涞綄嵦,只停留在配套文件中顯然不夠,我認為至少需要注意3點:一是新會考‘考完不再學’的問題值得關注,假設某位考生在高一年級就考完了自選科目,等到這名學生高考后被某高校某專業錄取,當要用到自選科目的知識時,事實上,該生已和自選科目的知識脫節了兩年,對于這一點,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增加可操作性;第二是學生可以自選3科計入高考總成績,所以不同的學生將有不同的組合,這對高中校調整自身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是綜合素質評價方面,通過學生在有關活動中的具體表現來反映其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也更加考驗高中校的課程設計能力以及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等的投入!惫し治稣J為,這樣一來,也可能打破固有的班級管理、教學模式。
“總而言之,配套文件還面臨著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挑戰,應該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但當真正落到實處之后,必定會對選拔人才起到積極作用,并為高校招生提供含金量高的參考!惫け硎,相信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其具體的配套措施將會更加完善。
福州日報記者許含宇謝薇李夏薇
相關新聞:
全國6項高考加分項目明年起取消涉及福建有4項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17日,教育部等部門出臺相關文件,進一步規范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工作。
6項高考加分項目明年起取消
教育部等5部門17日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規定自1月1日起,取消重大體育比賽獲獎者、二級運動員統測合格者、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跡者、奧賽獲獎者、科技類競賽獲獎者6項全國性加分項目。
意見規定,對于1月1日之前已取得有關獎項、名次、稱號的考生,是否具有加分資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研究決定,確有必要保留的按本省(區、市)原有規定執行,加分分值不超過5分,體育部門要重新對二級運動員資質進行復核復測。
意見對“烈士子女”“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等全國性加分項目予以保留。
對一些地方性加分項目,如地方性體育、藝術、科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意見決定予以取消;對確有必要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項目,各地要合理設置加分分值,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并報教育部備案,原則上只適用于本省(區、市)所屬高校在本省(區、市)招生。
取消加分項目后,考生的一些特長和取得的榮譽將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或考生檔案,供高校錄取時參考;考生的相關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可作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對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特別突出的個別優秀考生,經向社會公示后,由試點高校向生源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提出破格錄取申請,經生源所在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核準后錄取。
意見強調,對弄虛作假、騙取相關加分資格的考生,將取消其當年參加高考報名、考試或錄取的資格,可同時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年至3年的處理,考生的違規事實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
自主招生考核在高考后舉行
針對自主招生中的不規范不透明、“掐尖”搶生源等弊端,教育部17日發布自主招生新規明確,起,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結束后、高考成績公布前進行。同時規定不得采用高校聯考方式,不組織專門培訓等。
針對部分高校舉辦“小高考”“掐尖”搶生源的問題,這份《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要求,試點高校不得向中學分配推薦名額,往年部分高校組成的“北約”、“華約”、“卓越”等筆試聯盟全部取消,考核由試點高校單獨組織,不得采用聯考方式,不組織專門培訓。如需筆試,考試科目原則上一門、不超過兩門。考核過程須全程錄像,專家名單和面試順序由抽簽隨機確定,防止暗箱操作。
意見要求,試點高校根據學校自主招生簡章,由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集體研究確定入選資格考生、專業及優惠分值。要在各省高考成績公布前(最晚6月22日前)確定入選資格考生名單、專業及優惠分值。
進一步完善教育部、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試點高校和中學四級信息公開制度,完善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實行自主招生信息“十公開”,加強對報名、審核、公示各個環節監督管理。
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偏才怪才”,是對現行統一高考招生按分數錄取的一種補充。2003年開始啟動試點,目前試點高校共有90所,招生人數約占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選拔錄取了2.3萬人。
新政3年內對閩影響不大
教育部連續公布高招改革配套方案,對加分政策等進行重大調整。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我省目前尚未制定改革的具體時間表,將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安排積極穩妥推進。
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稱,福建省高招改革的具體方案目前尚未正式出臺。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分析,高考改革遵循“三年早知道”的原則,因此各地必須提前三年公布高考改革方案,這也意味著明年、后年我省高考不會有大改動,今年的高一新生即2017年的高考考生,也不會受此次高考改革的較大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今后幾年我省高考方案不會有任何變化,今年福建省就成為教育部確定的全國唯一實施“一檔多投”改革試點的省份。
教育部規定1月1日起,取消奧賽等6項全國性鼓勵類加分項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類加分項目。
據悉,目前我省已取消或調整的高考加分項目為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獲獎,也即教育部要求取消的6項加分項目中的奧賽獲獎者、科技類競賽獲獎者加分項目。
取消加分會不會影響學生參賽的積極性.早在2011年,福州就取消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五大奧賽”的加分政策,福州市科協的一組數據表明,學生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熱情并未受到實質性影響。從2011年起至,福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作品參賽件數分別為260件、311件、328件、286件,參賽件數并未隨中考加分政策出現太大變動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