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海人類學學會理事會換屆大會暨2021學術年會在復旦大學江灣校區生命科學學院會議廳召開。240名來自上海各個相關單位的會員參加了現場或者線上的會議,并投票選舉出了第八屆理事會成員,推選出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學與人類學系主任王久存任新一屆會長,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輝任秘書長兼常務副會長,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汪思佳、復旦大學社政學院教授潘天舒、上海科技館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周保春、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成濤、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葉舒憲任副會長;來自上海30余家單位的70位人類學研究專家當選為理事。大會還推選了金力院士任學會的榮譽會長,上一任會長張海國任名義會長。
社聯學會管理處李瑋琦先生為新一屆會長副會長頒發聘書
上海人類學學會成立于1983年。榮譽會長金力曾指出,上海人類學學會應依托復旦大學和上海的優勢,團結上海各單位的人類學研究力量,做“大人類學”并“做大”人類學。因此,第八屆理事會在原有5個專業委員會的基礎上,增加到了19個專業委員會,涉及到體質、遺傳、文化、民族、語言、考古、健康、藝術、生態、社會、科學傳播、標準制定等方向,充分發揮了上海人類學學會的跨學科融合性。這既是秉承于其80多年前的前身的文化傳統,又密切契合科技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聚集于上海的人類學家們,與生俱來海納百川的海派文化風氣,充分認識到人類學的學科開放性。要研究人類群體的演化規律,從單一或者少數幾個學科的角度,只能是管窺蠡測;只有把“所有”相關學科都團結起來,把所有能獲取的知識都總結起來,才可能最接近我們所探尋的真相。
上海人類學學會掛靠在復旦大學,一方面得到復旦大學的多學科綜合研究力量的滋養,一方面又團結全市相關學科力量對復旦大學進行反哺。復旦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有其出色的學科優勢:生物人類學學科曾經是解放初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以后,在復旦大學集中建設的學科;歷史地理學學科在復旦大學也有著輝煌的歷史;考古與文物學、歷史語言學、古文字學等學科也都是復旦大學的明星專業。這些學科的前沿研究,將很好地服務于上海人類學學會的發展。
王久存表示,38年前上海人類學學會成立后,曾為推動中國和國際人類學研究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貢獻;近年來,上海人類學學會成員又引領了對人類表型組研究的理論和實踐,牽頭發起了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推進了現代人類學的研究;新一屆理事會將在所有會員的共同努力下講好上海的故事、中國的故事,同時也將講好世界的故事。
當天下午,上海人類學學會召開了“元世界人類學”為主題的2021學術年會。按照傳統,年會頒發了今年的人類學終身成就獎,以褒獎在人類學的各個領域奮斗終生、取得卓越貢獻和深遠影響的著名年長學者。頒獎典禮上,金力將人類學終身成就獎的“金琮”獎杯頒發給了廣西民族大學退休教授徐杰舜。他從1979年就開始從事人類學研究,歷經數十年,完成的九卷本《漢民族史記》和六卷本《中華民族史記》被認為是人類學研究不可繞過的學術作品。
金力院士為徐杰舜教授頒發人類學終身成就獎“金琮”獎杯
在頒獎典禮上,徐杰舜感慨萬千:“研究的開始,僅僅是興趣使然、使命使然,便投入到漢民族的研究中”;貞涀约呵髮W、科研的經歷,他說:“從小因父親的工作,遷徙多處,后考入中央民族學院分院(現為中南民族大學)歷史系,成為著名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岑家梧的關門弟子。從小學到大學,從城市到鄉村,從漢族地區到少數民族地區,歷時18 年,在不自覺中完成了非典型的人類學洗禮”。而在大學求學時最重要的有四件事,影響了他終身的學術方向。其一是與少數民族同學朝夕相處,從感性上認識了什么是民族;其二是聽了岑家梧講授的原始社會史,精讀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從理性上認識了什么是民族;其三是在學習的基礎上,參與了中國關于民族概念的學術討論,與師兄合作,發表了處女作《試論從部落到民族發展的歷史過程》,從此開啟了從事民族研究的學術之路;其四則是大四時赴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在程陽公社程陽橋畔的平寨,不自覺地開始了真正意義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對于研究歷程,他自己的比喻是:深挖了一口“井”,滾動了一個“雪球”,建設了一批“油田”。即,60年中,在民族研究這一方向上逐漸走向學術前沿;并且視“深挖井”為基礎工程,把學術研究這個“雪球”越滾越大;在“深挖井”“滾雪球”做學問的過程中,建設了中國民族團結研究、“鄉土中國”研究和中華民族研究三個“油田”。
2000—2003年,徐杰舜的學術團隊歷經2年多時間完成了對5個自治區、2個多民族。ㄇ嗪:驮颇希、1個民族較少。ê希2個大城市(上海和深圳)的田野考察,豐富的田野資料全面、系統地展示了中國民族團結的現狀,并于2003年出版了《中國民族團結考察報告》。2003—2007年,在《中國民族團結考察報告》的基礎上,徐杰舜撰寫《磐石:中國民族團結研究報告》,完成了對中國民族團結的理論提升,提出了“磐石”理論。為了進一步驗證中國民族團結的“磐石”理論,他帶領學術團隊,繼續進行了約10年的田野考察,寫就了一系列的民族志報告。歷經20年,在“磐石”理論的關照下,從《中國民族團結考察報告》到《磐石荔波》的一系列民族志報告,徐杰舜不僅從中收獲了以陽光、葵花、石榴和榕樹4 種中國農耕文化的象征物來呈現民族團結的理論意境,在理論和實踐上也回答了中國民族團結何以“安如磐石”的問題。
一生致力于中華民族的人類學研究,并為人類學的學科地位不遺余力地鼓與呼。徐杰舜坦言,一百多年前,當人類學傳入中國之時,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專門研究原始簡單社會的“搖籃”學科,在其發展史上出人意料地逐漸在中國拐了彎,轉而關注和研究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中國鄉村社會。當下,人類學已是一門國際性的學科,希望借助這門學問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當天的年會還安排了系列講座,以“元世界人類學”為主題,提出研究“跨越時空、突破邊界、融合現實與虛擬的后疫情時代人類學”。金力做首場報告《表型組學的探索和實踐》,指出傳統的人類學必須利用大數據分析和多維度測量的技術進入人類表型組學研究階段,以揭示人類特征多樣性的內在規律和病理特征的相關性,使我們能更精確地發現病因。張文宏教授做了《傳染病起源與消除》的報告,指出人類演化歷史中不斷與傳染病斗爭,人類與病毒的演變有著明確的規律性;從病原體與人類的關系出發,講述了人類歷史上幾次傳染病大流行的科學規律,進而對我國贏得抗擊新冠疫情挑戰的科學性做了全面的回顧與剖析。張文宏教授的講座使我們更進一步理解了“世界是一個共同體”,最終依靠人類的團結與科學我們一定能夠最終戰勝這次疫情。陳中原教授的報告《三角洲環境演化與早期農業文明》揭示了不同自然地理背景下的全新世三角洲成因機理,展示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流域物質共同作用下的三角洲環境演變特征與早起農業文明起源的關系。報告以長江三角洲和尼羅河三角洲為例,闡明了季風氣候帶稻作農業與干旱氣候帶農牧業交錯發展的人地關系,以及對孕育不同農業文明的作用。報告尤其強調長江三角洲稻作農業起源對亞洲地區的影響,以及尼羅河三角洲農業文明和發展在環地中海文明遷移過程中的意義。石樂明教授的報告《多組學數據的質量控制與標準化研究》指出,多組學數據是實現精準診療的基礎,但在其產生、分析和解讀等環節均存在嚴重的不可重復性。為此石教授團隊先后發起國際組學數據質量控制聯盟(MAQC)以及“中華家系”1號(Chinese Quartet)項目,通過構建一系列多組學標準物質,確保數據產生、分析和解讀環節的可重復性和準確性,提高測量平臺間、實驗室間和批次間的可比性,促進數據共享和整合利用,為臨床應用奠定質量基礎,為建設大人類學保駕護航。
契合國家的發展戰略,上海人類學學會將堅持四個面向,在研究方向及研究內容上將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繼續推進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將面向經濟主戰場,努力把先端科學技術進行轉化;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及人民生命健康,發揮文理醫工多學科交叉的優勢,為上海、為國家、為全人類的生命健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