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工作,當時正是應試教育如火如荼的時候,不管是中學還是小學,也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是實行統考統評,然后根據學生考試分數給教師排名,學生成績與教師的獎金、評先等切身利益直接掛鉤。這種單純用分數高低來評價老師的做法造成的結果是:學生負擔越來越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現象屢禁不止,師生關系緊張;教師的負擔也越來越重,整天疲于奔命,卻談不上有什么專業上的發展;同事之間關系緊張,有老師為自己所教成績比平行班級高而沾沾自喜,也有老師為學生分數低而焦慮不安,厭學厭教情緒普遍存在。正是有了這樣的切身體會,我對“通過加重學生負擔追求高分數,僅憑分數高低來評價老師”的做法深惡痛絕,這么多來,在不能改變環境的情況下,努力做到潔身自好。
這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幾個問題:
、老師們為什么會擠占音樂、美術等科任課?為什么要多訂一兩份練習冊?為什么要頻繁地進行考試?
這些舉措,在加重學生負擔的同時,難道不加重教師自己的負擔嗎?調查中也發現,這是教師們多來沿襲下來的習慣,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有這樣約定俗成的習慣,原因就在于老師們相信:大量的“量”的積累,會使學生“熟能生巧”,獲得高分。在還沒有找到比增加負擔更好的方法之前,當然會樂意去做。另外,可能還有一個原因,不管是激還是教師,在學生的成績面前,似乎總是得不到滿足,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在于當下的升學機制和各方面對教師的評價機制極大地鼓勵了教師對學生成績無限制提升的期望,對于分數,永不滿足。為了能再提高幾分,就不惜多擠占些時間,再多做些卷子。
、分數是否等同于教學質量?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否”,可是現實的邏輯卻是:“只有分數才是硬道理”,成績不理想,后果很嚴重,各方面的巨大壓力會使老師很緊張,整天會為如何提高分數絞盡腦汁,只要能夠提高分數,“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有若干教學經驗的老師不難發現,這個抓住老鼠的好貓其實不難找到,現實中很多老師也是這樣做的,就是大量擠占時間,大量練習,頻繁考試。借用《賣油翁》里的一句話,就是“無它,唯手熟爾。”
、學生分數是否等同于教師的執教能力?
其一,學生的成績往往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學生的基礎、智商、考試時的心理、情緒;激對學生學習的重視程度、課外輔導情況;學生所在班級的班風、學風等等因素往往起著很大的作用。
其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教師的個性不同,能力傾向也各有不同。其實,好老師的類型有好多種,有的老師管理嚴格,輔導有方,考試成績突出;有的老師親和力強,愛生如子,深受學生喜歡;有的老師長于思考,勇于創新,但這些老師的教學成績不見得很理想。學校要多一些尺子來評價老師。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從哪里來?
一個好的學校既要發展學生,也要成就老師。如果只以“分數”高低評價老師的話,老師們容易成為對學生施加“高負擔”的教書匠,整天拼時間、拼體力,談不上什么專業發展。同事之間也自然是競爭大于合作,相互保守,各搞一套,不可能形成合作享、團結互助的教研氛圍。試想,教師天天為學生的分數憂心忡忡,同事間彼此提防,表面和諧的背后卻心存隔閡,教師這一職業會何其單調乏味,有何幸福感可言?
最新版預備黨員轉正決議(
時間:2024-04-23 08:0:25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
時間:2024-04-23 08:0:282021年兩會精神學習心得體
時間:2024-04-17 03:0:59兩會精神發言材料集
時間:2024-04-17 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