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為更好實現包括工信部、發改委、環保部、國土部等部門在內的稀土監管部際協調機制,國家稀土辦、國務院法制辦已形成《稀有金屬管理條例》初稿,近期將交由相關部門會簽,力爭“十三五”期間出臺。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于《稀有金屬管理條例》的一些消息資訊,歡迎來了解!
《稀有金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管理條例》)有望近期出臺!豆芾項l例》包括稀土總量控制以及開采、冶煉和流通等環節的一系列管理辦法,對稀土產業綜合管控有望進一步加強。
盡管工信部的稀土打黑行動一直在進行,但困擾行業已久的“黑稀土”問題仍未斬草除根。這也是造成稀土價格長期處于低位的原因之一。目前的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由國土資源部和工信部每年分批下達。
業內人士指出,在市場有需求的情況下,行業仍會超額生產,因為部門層級的總量指標非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威懾力不足。一旦《管理條例》落地推進,其法律約束力度加強,對非法開采的管控將更為嚴格。
相關主管部門官員透露,若條例初稿獲批,對于產業準入條件不達標甚至非法違規的企業和項目,新規有望賦予監管部門對其停電和沒收非法所得的權利。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日前表示,我國的稀土行業長期存在超計劃生產、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走私犯罪現象。蘇波透露,國家對稀土的環境污染已投資40多億進行整治。他要求,抓緊制定出臺《稀有金屬管理條例》等法律規章。
隨即,工信部發布了《稀土行業準入條件》,填補了稀土礦山開發、冶煉分離、金屬冶煉項目的產業準入空白。然而,相對于2010年的征求意見稿,“對不符合準入條件基本要求的項目,電力部門依法停止供電”等表述,均在上個月發布的定稿中被刪除。
“這是無奈之舉。”相關主管部門的官員回應稱,由于當前關于稀土產業準入的最高級別文件是上個月發布的《稀土企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屬于工信部的部門規章,遠遠達不到法律、法規的位階和效力,若將停電、禁止出口配額等表述寫入文件,“如果受罰企業較上勁了,發起行政復議甚至行政訴訟,我們就很被動了”。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國數十個稀土大縣展開了“打擊非法開采稀土等礦產資源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涉及檢察系統和監察、國土、林業、經信、公安、環保、水務、安監、工商、供電等部門。記者查閱東南某省的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并發現,對排查出的稀土等非法開采和勘探礦點、選洗礦點,采取收繳扣押開采機器設備、拆除工棚、切斷水電、截斷道路交通、炸毀礦窿礦井、搗毀填平浸泡池、沒收礦產品、遣散作業人員等強制措施。
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層稀土監管官員19日說,當地類似的“專項行動”多為運動式執法。一方面,在上級的督促和行政問責下往往采取遠遠嚴于平常的懲罰措施,大規模的人財物力投入難以持續,卻仍無法完全得到群眾的信服;另一方面,少數非法生產因地方保護主義、裙帶關系也會在整頓中“逃過一劫”,“風聲過后”,未“逃過一劫”的非法稀土礦和冶煉廠也容易死灰復燃。
現行的《礦產資源法》能否提供法律依據?上述參與條例制定的官員解釋道,該法對稀土的勘查、開采方面有一些規定,但該法作為資源類法律,無法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對于部分企業的違法收購、超計劃生產存在法律盲區,對其處罰找不到法律依據。
為此,上述官員透露,《稀有金屬保護法》已經進入立法程序。該官員解釋稱,按照慣例,國務院頒布的法規一般是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才上升為國家法律,但上述立法程序如若進展順利,有可能一步到位,從當前的部門規章直接上升為國家法律。
“稀土是我國的一項寶貴的戰略資源,也是當前國際貿易爭端的新戰場。我國通過法律而非行政手段監管稀土行業,有助于相關部門依法行政,更有助于保護資源環境,推動資源的有序開發利用。”我國《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起草人、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教授宗子稱。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稀土部工程師陳瑞強對此分析道,隨著“十二五”期間稀土行業監管的準入條件、法律法規等門檻日益提高,當前達不到產業準入條件或非法違規生產的企業將受到直接沖擊,但對于能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等方面達標的企業,反而是一種利好。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視員、國家稀土辦主任賈銀松日前就上述準入條件分析道,當前“采礦這一塊接近1/3達不到這樣的標準要求,冶煉分離這一塊接近一半的企業達不到標準要求”。
宗子認為,在部際協調機制方面,除了跨部門立法,還需避免行政執法中“多頭管理,誰都管不好”的情況。宗子就以清潔生產為例,發改、環保、工信都在制定相關政策,有的行業標準、考核規范相互錯位甚至矛盾,搞得地方政府和稀土企業無所適從《清潔生產促進法》規定:“國務院清潔生產綜合協調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全國的清潔生產促進工作。國務院環境保護、工業、科學技術、財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的清潔生產促進工作!
一位接近環保部決策層的資深稀土專家表達擔憂,在國土部門下發多年的礦山開采總量控制指標之后,工信部門又下達了一套礦山指令性生產計劃,過去兩套計劃差別太大,企業對多頭管理無所適從,地方政府則是“哪個指標給得多用哪個”。此外,該專家透露,上個月工信部發布的《稀土行業準入條件》也并未征求國土部門意見。
對此,工信部相關人士回應稱,工信部和國土資源部的兩套計劃生產量之所以有所重疊,是因為兩部門存在“三定方案”和《礦產資源法》規定上的職能交叉,從2010年起,兩部委已經對此進行充分溝通,確保兩套指標差距不會太大,“對于一個企業,就好像100噸和90噸的區別。全國也就三五百噸的區別”。
“未來理想的狀態是,國家稀土辦總牽頭,工信部門負責產能規模和裝備工藝,國土部門負責礦山管理,質監部門負責核發生產許可證,商務和海關部門負責稀土出口管理,環保、安監、人保等部門則負責各自職責內工作!鄙鲜霏h保系統專家最后說道。
達州噪音擾民投訴電話是多
時間:2023-09-20 07:0:05廣安噪音擾民投訴電話是多
時間:2023-09-19 14:0:03宜賓噪音擾民投訴電話是多
時間:2023-09-15 11:0:43南充噪音擾民投訴電話是多
時間:2023-09-14 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