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讀后感 篇1
今天,“定位”一詞已成為最重要的、使用最廣泛而頻繁的戰略術語之一。本書出版于1981年,兩位作者均以當時的美國社會作為背景對傳播以及定位進行了分析。三十多年前的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已然是一個媒介眾多、產品豐富、宣傳手段層出不窮的社會,出現了傳播過度導致信息大量流失的問題,宣傳的產品想要在人們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已經很難,更何況是商品經濟極度發達、世界市場愈發廣袤的今天呢?因此,本書在出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價值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提出了一個不僅僅在當時,甚至在今天和往后未來幾十年都仍然適用的營銷法則:定位。
那么何謂“定位”呢?我們常常覺得定位無非是公司和企業本身對于自己所在位置的認知,卻忽略了公司和企業在預期客戶心目中的地位,而這恰恰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本書為“定位”做出了一個概念性的解釋,即:在預期客戶的頭腦里給產品定位。事實上,正是由于信息流通速度大大的加強,人們接受信息過多,才更加需要一個鮮明而簡短的定位來穩固企業的位置。在大腦備受騷擾的情況下,人們會在腦中有意識地形成產品階梯,將腦中記得的產品分為一二三等。例如可口可樂是可樂中的龍頭老大,百事與七喜排名二三,而其它并不鮮明的汽水品牌則淹沒在眾多產品里無出頭之日。
因此本書提出,要想在我們這個傳播過度的社會里取得成功,企業必須在預期客戶的頭腦里占有一席之地。這個一席之地不僅包括企業的短處和長處,還包括其競爭對手的優點和弱點。爭當第一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人們永遠會記得第一,第二卻極其容易被視而不見。除了書中所舉的第一個飛越太平洋的例子外,今天中國也有類似的例子!罢婀Ψ颉笔俏覈谝粋定位為“蒸米飯快餐”的,它也許不是第一個蒸米飯快餐品牌,卻由此占領了預期客戶心目中第一個蒸米飯快餐的定位。這正對應了書中所點明的,不需要事實上你是否是第一,只需要人們認為你是第一即可。這也正是本書反復提出的,在預期客戶的頭腦里給產品定位在中國的典型案例。
能夠成為領導者自然是最佳選擇,然而領導者也并非憑借第一的名氣便能處處得志。如書中所說,在任何產品類別中,第一品牌的銷量總是大大超過第二的品牌,然而一旦在營銷中領先的公司在新產品類別中沒有爭得第一,該產品通常就會敗在別人手下。好比可口可樂雖然已經是汽水的領導品牌,它旗下所推出的運動飲料卻無法和“第一”的運動飲料品牌競爭,正是由于人們不僅對品牌有其相應定位,也對該品牌所代表的一類產品有相應定位導致的?系禄望湲攧谑菙狄粩刀目觳推放疲鼈冡槍χ袊袌鐾瞥龅拿罪埡椭鄥s十分不受歡迎,因為這不符合肯德基和麥當勞在中國顧客心中“美式快餐”的定位。這也是許多企業存在的一個誤區,認為企業的實力決定了產品的實力,事實上這種由內而外的思維是行不通的,企業必須更加重視思維的客觀性,形成一種“由外而內的思維”,必須明白企業的實力來自產品的實力,來自產品在預期客戶頭腦里占據的地位。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宣傳。
對于追隨者來說,它們則要更見縫插針地尋找人們頭腦里還未被定位的部分,或者想方設法為競爭者重新確立定位。不需追求人人滿意,只要預期客戶明白你能夠給與他們什么就夠了。例如五谷道場將自己定位為“健康的、非油炸方便面”,不僅簡單明了,且將其它油炸方便面都重新定位為了非健康食品,達到在方便面市場中突出重圍的效果。
歸根結底,定位的關鍵還是在于簡單化、明確化、客觀化。企業不能將自己的愿望當作定位強加于顧客頭腦中,那只會使預期客戶產生排斥心理。
許多企業依賴自己建立起的品牌地位進行產品延伸,大多數企業都將產品延伸看作良好的戰術,本書卻把產品延伸歸類為“陷阱”,歸類為短期有益長期不利的下策。因為產品的實力決定了企業的實力,在人們頭腦中擁有鞏固地位意味著某個品牌變成了通用名稱的代名詞,過多的產品延伸只會讓人們混淆而產生厭煩。一個合適的名字便尤為重要。一個含義不好或是會與原產品混淆的名字,很容易使產品走上銷售的下坡路,因為名字就是把品牌掛在預期客戶頭腦中產品梯子上的鉤子,實際上打入人們頭腦的是產品的“名字”。而壞名字自然會產生壞名聲,一個壞的產品名字極有可能影響到企業本身。
定位不只是對產品而言,在本書看來,對公司、對國家、對服務甚至對一個人自己都可以進行定位。以個人來說,定位要求我們職業專長化,選定某個具體的位置與自我聯系起來,樹立專家地位。其次要勇于與競爭對手搏斗,然而要盡量避免與領先者正面交鋒。其三樹立堅持的理念,確定基本定位戰略之后就要堅持下去。最后是懂得限制創造性,這是定位思維的重點。這些不僅是個人通往成功的關鍵,更是企業、社會、國家成功的關鍵。
“創新精神本身毫無價值可言,它只有在為定位目標服務的時候才能發揮其效應”,廣告也許需要的并不是徹徹底底的創新,而是與現實相聯系的定位。定位定義了一種嶄新的傳播方式,即在紛亂嘈雜的傳播環境中,簡介明確地確立在客戶頭腦中的地位。定位,實則定義的是存在在客戶頭腦中的對產品的概念。
對于個人而言,定位就是對自己的認知,只有足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定位讀后感 篇2
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我們都會思考如何走出同質化競爭的困境。這本經典的《定位》,也許仍能給我們一些啟發。畢竟,一本好書,無問新舊。
談定位有一個基本前提,供給嚴重過剩。倘若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企業已經活得挺好了,也沒有動力來找新的定位。當然,客觀上大部分的企業都已經處于供過于求的市場狀態,如果不想著轉變,等到有一天,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所以,想要突出重圍,就得找到屬于你的“新大陸”。
1、什么是定位?
定位理論提供了一個更全面的視角,即在充分競爭的情況下,通過了解企業自身、競爭對手以及客戶心智,從而找到差異化競爭的突破口。上至國家,下至個人,都可以運用定位理論來指導實踐。
用書中的原話來說,定位就是在潛在顧客的心智中做到與眾不同。在這個傳播過度的社會,人們會對海量的信息進行忽略和屏蔽,我們需要篩選出那些最容易進入心智的原始信息,“一詞占領心智”,比如沃爾沃是“安全”,寶馬是“駕駛”,王老吉是“下火”。
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傳統的做法通常是向內找原因,比如提升員工績效,加強內部管理等等,實際上,更應該轉變思維方式,向外看。社會變化太快,“時代拋棄你,與你無關”。
生態學有一個“生態位”的概念,即每一個生物種群在生態系統中都有一個位置,參與了生態系統的循環。當與其它種群出現生態位重疊,就出現了“種群競爭”。比如樹林里的馬和鹿,都要靠樹葉來生存,它們都會想方設法地多吃樹葉以保障生存。鹿能夠伸長脖子吃到更高處的樹葉,也就和馬不在一個生態位上了,因此長頸鹿能夠繁衍至今,馬兒則進化出了出色的奔跑能力,覓食范圍更廣,也保障了食物來源。還有一個極端的例子,即在原有的生態位有競爭有天敵,通過找到一個沒有競爭的新環境,種群就會出現爆炸式增長,根本控制不住,生態學的說法叫“生物入侵”。
企業也一樣,在一個穩定的市場環境下,也有自己的位置。要想突破瓶頸,就需要找到新的定位。營銷上的說法,就是病毒式營銷。
2、為什么需要定位?
人的心智空間是有限的,對于某一個品類的品牌而言,很難讓人記住超過七個品牌。這是人的本性,很難改變。而能夠進入人的腦海的,往往是能夠打動其內心的品牌,或者說,品牌所傳遞出來的感覺滿足了人對某一方面的訴求。
比如涼茶原本只是廣東的一種地方飲品,加多寶集團通過將其定位于“降火”,避開了競爭激烈的傳統飲料市場,滿足了人們“怕上火”的心理需求,從而將一款單品打造成了爆品,年銷售額甚至超過飲料巨頭可口可樂。更重要的是,其它飲料品牌根本無法涉足這一領域。盡管后來有一眾跟隨者,“涼茶正宗”的品牌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行業第一的地位也無人撼動。
還有當下火熱的“六個核桃”,也是找準了“核桃補腦”這個定位,在植物飲料市場一騎決塵。當然,這個定位的前提是,六個核桃解決了核桃乳口感和穩定性的技術問題,在生產工藝上保證了產品品質和口感,否則定位再精準,產品不好喝,也難讓人買單。
3、怎么找到定位?
關于如何運用定位,書中給出了四個步驟:
第一步,分析整個外部環境,確定“我們的競爭對手是誰,競爭對手的價值是什么”。
第二步,避開競爭對手在顧客心智中的強勢,或利用其強勢中蘊含的弱點,確立品牌的優勢位置——定位。
第三步,為這一定位尋求一個可靠的證明——信任狀。
第四步,將這一定位整合進企業內部運營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傳播上要有足夠多的資源,以將這一定位植入顧客的心智。
簡單來說,就是了解三方:企業自身、競爭對手、客戶,從而找到與競爭對手錯位的、與企業自身匹配的客戶需求,同時根據市場變化不斷調整策略,強化品牌形象。
這種感覺就像,其它人都在某個領域打得火熱,而你獨自開辟了一塊新的市場。
比如王老吉開創了涼茶品牌,成為國內飲料界的No.1,而可口可樂毫無招架之力;比如東阿阿膠從普通的補血保健品重新定位為“滋補品”,從而跳出了傳統保健品市場的怪圈,在資本市場一騎絕塵。
小結一下,就是三個關鍵詞:
1、解放思想:不僅要審視自身,也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錯開正面競爭;
2、實事求是:結合自己的條件和能力,這是一切行動的基礎,不宜妄自菲薄,也不宜盲目自大;
3、與時俱進:根據市場變化情況不斷調整策略,進一步強化品牌形象。
(內心OS:有時候想想老外也挺能寫的,一句話能講清楚的事,非得寫一整本書......)
定位讀后感 篇3
年初,公司的郭先生——一位酷愛讀書的人,號召部門同事薦書買書,發起了公司的第一個讀書同好會"悅讀會"。大家薦買的書籍分為兩類,一類講股票的,一類講營銷的。非常切合我們的職業——證券營銷。講股票的大都看過,于是我想,換換口味也未嘗不可,看本講營銷的。這便是我讀《定位》一書的源頭。
可以說,這是我認真看過的第一本寫營銷的書。翻開首頁,宣傳語寫得挺吸引人,諸如“如果只看一本營銷書,首選《定位》”,“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之類。我就沖著這幾句頗有氣勢的宣傳語,研讀開來。
《定位》一書揭示了企業亦或產品能夠取得成功的本質:贏得顧客的心智。即公司的產品要精準定位,賣點要進入消費者的心中,形成品牌。當顧客看到你的品牌時,能想到你的產品,聯想到你的公司。
比如大家看到格力,就知道格力是做空調的,而且知道格力做空調是業界做得是最好的。相應的',如果我要買個空調,那我首先會考慮格力,因為它是空調第一個品牌,做空調做得最好。這便是產品定位進入消費者心智的很好例子。
書中還提出,產品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需要第一個進入消費者心中,占據第一的位置。人們總是能記住第一名的名字,后面的難免遺忘。有一個現象,在玲瑯滿目的品牌中,大多數人只記得前兩個品牌。這與現實生活中的現象是相符的。我們知道王老吉與加多寶,可口可樂與百事,滴的與快的,這些都是行業中的老大與老二,至于后面的,基本沒有他們什么事了。
我認為這種想象是基于我們的心理與習慣。我們傾向于接近自己熟悉的事物,排斥陌生的事物。當一個品牌進入內心,得到我們的認可后,我們相當守舊,很難再去改變。此時如果有其它品牌入侵,我們先天性地會與之前的認識作比較,并且,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比之前更好,我們偏向于購買原有品牌這種保護性策略。
定位思想雖然重在講營銷、廣告與品牌樹立,但并不止于此。推廣開來,定位其實是公司戰略的問題。品牌、廣告、產品是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表面的東西,而公司管理與運營、政策規章、員工的價值觀才是內在核心。在當今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只有那些定位清晰,從管理層、到員工、到產品設計、到廣告策劃、品牌運營有統一的認識,扭在一條繩上的公司和產品,才能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這便是本書給我營銷方面的啟發。而作為一個專業的投資人士,萬物都會聯想到股票。結合近期的"漂亮50"行情,使我感觸頗深。
關注股票的朋友們都知道,最近中小創小盤股跌跌不休,而”漂亮50“股票卻屢創新高,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僅如此,當我們回頭來看,這些股票都是上市以來一直上漲的大牛股?纯础逼50“的名單:老板電器、格力電器、海天味業、貴州茅臺、青島啤酒、伊利股份……看到這些名字你聯想到了什么?我想一定會是”最好的老板油煙機、最好的格力空調、天天炒菜的海天醬油、好喝且貴的茅臺酒、常喝的老青島以及擺滿超市的伊利牛奶“。
這些不正是《定位》提出的占領人們心智的品牌和產品么?
稍加推理,我們就能得到產品"定位"做得好,與股票長期走牛的關系。當一個公司產品"定位"精準,首先進入人們的心智,能獲得最大的購買量,其它品牌無可替代,處于壟斷地位,能夠獲取超額利潤。一旦占領人們的內心,很難被超越,能夠在競爭中長期處于不敗之地。所以利潤節節攀升,驅動股價長期走牛。
這些占領人們心智的品牌,我們常常稱之為”行業龍頭“。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對此觀點也有闡述。格雷厄姆認為,從投資的安全性來看,買股票應該限定在一類企業——即行業龍頭;如果實在低估,可以擴大到二類企業-行業老二;而對于排在更后面公司,則不予考慮。這與《定位》提出的觀點不謀而合。
前幾天有位朋友問我,”漂亮50“漲這么高了,還追不追?我答:只要是行業龍頭,決對第一品牌,估值只要不是太離譜,追又何妨?繼續漲,則賺到;如果回調,最多時間拿長一點。從中長期來看,行業龍頭還會漲,因為產品已經占領了人們的內心,很難改變;要超越第一,其實很難。
綜合來看,《定位》確實是一本好書。做營銷的讀一讀,可以找到營銷的方法;炒股票的讀一讀,對選股邏輯也有啟發。亦營銷,亦投資,這便是我對本書的總結。
中學生讀雷鋒的讀后感800字
時間:2023-09-19 19:0:43初中生雷鋒故事的讀后感范
時間:2023-09-19 04:0:12小學生學習雷鋒的讀后感范
時間:2023-09-17 23:0:26五年級小學生守株待兔讀后
時間:2023-09-20 1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