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枯燥的事情生動化
課堂教學要系統地傳授學科知識,無論哪個學科都有很多學理性的內容比較枯燥。處理不好,就會變成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的“硬骨頭”。而要把“硬骨頭”變成“香餑餑”,關鍵就要看教師業務功底和語言功力。教師的語言如果老生常談,味同嚼蠟,那些枯燥的內容就會更加面目可憎,令人生厭。教師的語言如果生動活潑,幽默詼諧,那些枯燥的內容就會變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演講的風格有三個境界,一個是“正說”,一個是“趣說”,一個是“妙說”。而易中天教授的講課既有趣說,也有妙說。他獨辟蹊徑,運用現代視角和平民立場,把歷史表現得聲情并茂、活靈活現、繪聲繪色。在語言的運用上,易教授有四個基本方法:
第一,借用流行歌曲。例如:“時過境遷,滄海桑田,社會早已變化,原因和環境也不復存在。只有他們提出的問題,比如如何治國,如何做人,還在困擾著我們。正所謂:月落烏啼,已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那么請問:今天的你我,還能否重復昨天的故事?在這楓橋之夜,我們是該用舊船票,還是該用新船票,或者干脆不上這艘客船呢?”;“孔子轉了一大圈,還是沒有出路。這可真是: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韓非子認為,君臨天下,靠的不是道德,而是權力。有了最高權力,自然是: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家天下制)這樣精細周密、嚴絲合縫的制度,怎么會面臨崩潰呢?原因也很簡單:都是月亮惹的禍!”
第二,借用時代化語言。例如:“孔子如果活到今天,肯定會上百家講壇,或者在網上開博客。這實在比東奔西走到處游說效率高多了”;“(孔子辦學)等于一個人又辦北大又辦清華。這還是在冊的,此外還有編制外的。比如陳亢(音剛),我懷疑就是編外粉絲�?鬃拥膶W生和粉絲這樣多,他招生的時候有選擇、有條件嗎?或者說,孔門之中,有準入制度或準入標準嗎?”;“《詩經》上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什么意思呀?這三句詩的意思是:笑容甜甜的,眼睛亮亮的,最本色的,就是最美麗的呀!”;“什么叫‘使門人為臣’?就是安排同學們組織治喪委員會”。
第三,借用生活化語言:“孔子沒有找所有的學生,他找的是學生干部,也就是子路、子貢、顏回”;“這真是妙不可言!顏回和子貢,一個比一個會說話,一個比一個說的好聽,卻一個比一個不著調,一個比一個不靠譜。比較靠譜的是子路”; “用得多的,據說是儒家思想,半部《論語》治天下嘛!其實這是忽悠!”;“陰謀家裝,叫韜晦;老百姓裝,叫裝蒜。但都是裝孫子”。
第四,借用俏皮話。例如:“這樣一來,人與天,人與神,人與命的關系就全變了,而且越來越不把村長當干部,不把豆包當干糧,也就是越來越不把天、神、命當回事”;“如果星星的實力變得比月亮還大,槍桿子也多,腰桿子也硬,會怎么樣呢?那就會耗子腰里別了桿槍,起了打貓的心思”。
中學的歷史課堂不是百家講壇。我們的歷史課堂,在講課的對象、目標、性質等方面,都與百家講壇存在著原則性差異。但是,隔行不隔理,何況百家講壇的節目畢竟還是講課。所以,易中天教授的講課藝術還是有很多借鑒意義的。
【作者簡介】 劉慶亮,男,1969年生,山東省鄒平一中歷史教研室主任和學校師訓處主任,山東省教學能手,省課程專家團成員,濱州市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中學歷史教學與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易中天.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其他援引均略)
[2]歷史教學編輯部.新生代歷史學者訪談錄.第一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3]張元.一課時講完隋唐史的實驗----以材料與問題為主的教法演示.歷史教學(中學版),2008(10)
中學生讀雷鋒的讀后感800字
時間:2023-09-19 19:0:43初中生雷鋒故事的讀后感范
時間:2023-09-19 04:0:12小學生學習雷鋒的讀后感范
時間:2023-09-17 23:0:26五年級小學生守株待兔讀后
時間:2023-09-20 1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