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心勝讀后感
更新:2023-09-15 22:53:40 高考升學網
散文集《心勝》讀后感
——劉培柱
每天早晚兩個小時的通勤顛簸,多愿聽聽收音機。近日偶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節目,其精神內涵充滿對正能量的召喚。由此而關注金一南少將這個人,關注到了他去年出版的首部隨筆集——《心勝》。領略到了他以極其廣闊的視野、一以貫之的犀利文筆、磅礴的氣勢,生動客觀的記錄了世界近當代歷史上不為人知的史料和將帥命運,同時對中國乃至全球紛繁復雜的時局進行理性、深刻的剖析。
“心勝則興,心敗則衰”。作者《自序》開篇即講到:窮,不僅指物質,也指精神。弱,不僅指體格,也指內心。舉例道:1919年,清華大學教授馬約翰赴美進修,看見中國同學大部分面色蒼白,文質彬彬,心里難過。他后來一直對學生說四個“要”:“你們好好鍛煉身體,勇敢,不要怕,有勁,去干。別人打棒球,踢足球,你也要去打,去踢,他們能玩兒什么,你們也要能玩兒什么;不要給中國人丟臉,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別人一發狠,你就怕;別人一瞪眼,你就哆嗦! 這就是心勝——首先在心中戰勝對手。 心勝,并非勝利的全部,卻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
近代以來中國積貧積弱,從物質到精神莫不如此。不但造成自身“東亞病夫”般的孱弱,而且驕縱出別人“華人與狗不許入內”的癲狂。我們太多苦難,太多挫折,太多失敗,太缺乏勝利激情對心靈的滋養和陶冶。不但出現了賈桂那樣讓他坐他都不敢坐,還要說一聲“站慣了”的標準奴才,而且產生出那些簽了不平等條約,卻以讓外國使節走雜役走的偏門獲得心理平衡的昏庸官吏。對一個民族來說,這是何等的猥瑣與可悲。魯迅的《阿Q正傳》,就是描繪這類精神萎頓之人,被欺壓侮辱后千方百計用自我設計的“精神勝利法”聊以自慰。這不是內心強盛的表現,恰恰是內心極度虛弱的表現。(m.mrnum.Com)它導致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衰亡。我們今天這個高速發展、充滿夢想、充滿動蕩、充滿變化、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社會里,幾乎人人都充滿著力量期待。政要們的力量期待,多屬于物質期待;設想GDP發展到某日,國家擁有了何等財富,一切頭痛問題便可迎刃而解。軍人們的力量期待,則多屬于裝備期待;設想先進武器發展到某日,三軍擁有了一流裝備,前面所有障礙便都所向披靡。這些期待并非沒有道理,卻怕永遠難以實現。一個人,一支隊伍,如果內心缺乏力量而期待外在力量彌補,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壯觀,恐怕都難以支撐。 真正的力量,首先發自內心。
今年“兩會”后,“改革”一詞甚囂云上,不乏一些文人政客、專家“叫獸”們理論上的“頭頭是道”——沽名釣譽,甚或引發一些利益集團借改革之名攫取私利。所以,改革不能安于理論滿足, 概念陶醉。今天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復雜性和難度,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樣簡單。如果下一個大決心諸多難題就都迎刃而解,也輕看了這場軍事革命。理論演繹和實踐操作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一旦進入實踐,現實問題排山倒海般涌來:必須照顧利益、必須兼顧平衡、必須關心進退、必須保持穩定……多少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就這樣被一個又一個“必須”捆縛得步履蹣跚。打破這些“必須”,只有最后、也是最強有力的一個“必須”是:必須奪取戰爭勝利。當前面那些“必須”讓人心力交瘁的時候,只有最后這個“必須”,能夠讓我們真正振作起來。軍隊是干什么的?要軍隊為了什么?如果前面那些“必須”成為最后這個“必須”的障礙,還有什么成為“必須”的資格?
世上兩大難事,一曰“要錢”,二曰“要命”。國稅宗旨:“聚財為國,執法為民”。公平、公正曰“為民”,嚴格執法,強制征收曰“為國”。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會使得稅務人員思想混亂、瞻前顧后,滑入當今社會陰柔之氣的泥潭。很多人看到了社會存在的不好的一面后變得消沉了,要么一味逃避,要么不停的抱怨?梢钥吹絾栴}卻沒有解決問題的勇氣,如此剩下的就只有絕望。
習主席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勇敢承擔起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的歷史責任。今天,我們接過了八一軍旗,享受著前輩威名的庇蔭。我們必須持續奮斗,銳意進取,真正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才能讓下一代軍人也踏上我們的肩膀,感受到這支軍隊繼往開來的榮光。這是歷史使命的呼喚,更是我們心中的火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軍人生來為戰勝”——愿以此為鑒。
以上語句多源于自序本身而非“讀后感”,只是重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