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傳讀后感
更新:2023-09-21 13:17:54 高考升學網
《吳敬璉傳》讀后感
的確有點不可思議,20來歲了,看一本傳記書罕見地非常用心,倒不是一定要寫個書評、讀后感,而是一種不可名狀的必讀感,說得嚴重點,是一種使命感,作為90后,社會上有人說我們這代人是既得利益者,我個人這么多年的經歷充滿了機會和挫折倒是真的,雖然至今仍是一介半文人而已。如果說有得那就有失,確切說是失落,思想上的——沒有一種對社會思考得出來的完整體系感,非常強烈,甚至痛苦。
沒有想到,一本初偶然得到的《吳敬璉傳》竟然讓我有茅塞頓開之感,由此解開了我苦讀多本關于國情的經濟學讀物而不解的很多思路上的問題。
一個驅使我產生必讀感的背景在讀《吳敬璉傳》中逐步拉開了大幕——吳老是我的爺爺輩,父親和我所經歷的他都經歷過,我們沒有親身經歷的,他也通過自己的顛沛童年和少年生活,青年復旦才子等生涯展示給了我們。
吳老就是一面歷史的鏡子,透過他的跌宕人生,我對自己的歷史位置,我們國家的政治、經濟乃至文化變遷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是的,看上去令人感到平常,驚險,唏噓,快樂,痛苦,戲謔等的歷史其實是連續的,是有其內在脈搏的。
我想,這也正如作者吳曉波在接受《看天下》雜志采訪時所說:“其實我很早想要寫這本書,在2007年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因為我覺得吳老這個人本身的標志性很強!笔堑,吳老作為一個學者,政府高參的個人身份看似很專業、很學術,與我們百姓緣分不深,但是他的人生經歷,改良主義家庭背景,實業家的母親影響,周折人生與平靜的家庭生活,令任何一個普通人會隨著他的“口述史”而輾轉于華夏大地、古往今來,尤其是充滿了苦澀辛酸艱苦奮斗的建國后的歲月。
如果說建國前的吳敬璉是個熱血激進青年,建國后60年他充滿了思考、學習、挑戰、掙扎與拼搏。我在18歲前就是一個不問世事、不關心國是的封閉的學生,人性的善惡,社會的冷暖,世事的變遷,人情的厚薄,都在一系列的平常小事中展現。這時,吳老在用他的學識、智慧、經驗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大師,人民福祉的真正思考者。
看到吳老經歷的一個個重大歷史爭鳴(從1964年到,他參與了12場重要的歷史論戰)的時候,我為之感到驚心動魄,久久難以釋懷,那是一種何等的素養和情懷——不僅是學識就能負擔得起;
讀到他出版了一本又一本專著,參加了一場又一場的學術會議、研討會我為之感到激動,那是一種何等的躬耕不輟,孜孜以求;看到他面對“鋪天蓋地的批評乃至謾罵”和“間諜門事件”,他不被干擾,堅守信念,繼續工作的身影就會浮現在我眼前。
吳老今年80歲,可謂已經達到了普通人一生難以企及的聲望和事業巔峰,(www.eduche.com)可是,透過書的尾聲,我們依然可以見到一位不圖名利、辛勤工作的老人的身影,他奔波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深入社會,筆耕不倦,為建設一個法治社會,更加富有建設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新社會而忙碌。
他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當然,他也有痛苦,他80高齡還在為建設一個更加進步、和諧、公平而有動力的現代化國家而奔忙。我們也有無奈,要解決自己的住房和事業?墒,與吳老相比,我們晚輩只有說:祝您晚年幸福,您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正如您所說的:歷史是可能曲折的,但是一定向前。而且,我們更要效仿吳老之獨立思考、精研工作精神,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我想,這是否是作為當代人的閱讀收獲和啟發呢?
至少,我是受益良多,撫卷沉思不已并對接下來要讀的經濟學和社會學著作等有了更好的思路和計劃,這真是一件驚喜之事!尤其是,我對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認識得更加清晰,對未來的中國民生走向也更加有思路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