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嚴管與厚愛心得體會【1】
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斗爭。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考校紀檢干部對政策和策略的把握能力。能不能處理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把握住重點,關系到紀律檢查機關能否完成中央交給的目標任務。
“監督執紀問責,必須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寫入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五條體會”之一,紀委的職責定位、方式創新、作風轉變,都必須充分體現這個一貫方針。
一貫方針沒有變,懲是為了治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們黨從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歷史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早在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這一方針,指出“對以前的錯誤一定要揭發,不講情面,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后來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這就是懲前毖后的意思”,“揭發錯誤、批判缺點的目的,好像醫生治病一樣,完全是為了救人”。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這個一貫方針沒有變。現行《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三十八條和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總則”部分,都有對“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明確規定。
“但是,過去有一種傾向,紀委往往以辦大案要案論英雄,對一般違紀往往不重視,長期對小問題視而不見,等養大了再辦,一處理就只能算總賬!敝醒爰o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熊驚峰說。
無數案例表明,黨員干部“破法”者,無不從“破紀”始。貪污、受賄等問題毫無疑問是紀律審查的重點,但違反紀律恰恰是走向腐敗等違法犯罪的開始,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如果在出現苗頭的時候大喝一聲、猛擊一掌,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濕鞋”演變成“落馬”。
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就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具體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以上率下,推動各級紀委回歸“原教旨”,全面履行黨章所賦予的職責,將工作重心從以查辦案件為主向監督執紀問責轉變。把查辦案件改為紀律審查、案件室規范為紀檢監察室、案件線索改稱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都不僅僅是稱謂的變化,還是內涵的深化,既體現了職能的轉變,也體現著嚴管就是厚愛、治病為了救人的良苦用心。
“四種形態”,每一種都是全面從嚴治黨利器
紀律審查工作要體現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挺在前面,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就必須不斷探索創新有效、管用的方式方法。
9月,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福建調研時強調,要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王岐山指出,這“四種形態”都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改變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真正體現對黨員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敝醒朦h校教授辛鳴認為,“四種形態”的重點是在抓早抓小、層層設防上做文章,常態化的“動輒則咎”實際是體現紀委阻遏黨員淪為“階下囚”的“菩薩心腸”,“這就像我們很多人平時會得重感冒或發燒,這個時候要及時出手治療,而不是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奔向重癥和絕癥。”
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總結紀律檢查工作時,單辟一段闡述“創新執紀方式,探索實踐四種形態”,提供了一組的數據??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談話函詢5.4萬件(次);對違反紀律的給予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調整20萬人;黨紀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8.2萬人;涉嫌違紀的中管干部已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審查90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2人。
“四種形態的每一種形態都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都很好地詮釋了嚴是愛、松是害的道理!毙荏@峰表示,只要在前兩種形態上把功夫下足,所在地方和部門的政治生態就會大大改善,相應發生嚴重違紀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少。按照這樣的要求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所帶來的結果自然而然依次為“常態”、“大多數”、“少數”和“極極少數”。
實踐好“四種形態”,要跟慣性“斷舍離”
實踐好“四種形態”,必然要求各級紀委與以法代紀的思維定勢和抓大棄小、專注腐敗問題忽視其他問題等工作慣性“斷舍離”,用一種更顯嚴格、更為縝密、更加主動、更有溫度的紀律思維取而代之。紀委的責任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執紀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必須提高思想政治水準和把握政策能力,實現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改變慣性實屬不易,必須不斷深化“三轉”。其中,轉職能是核心,轉方式是關鍵,轉作風是保障。要把監督執紀問責這個“綱”舉起來,“從信訪受理、線索處置、談話函詢,到執紀審查、調查談話、審理報告,都要堅持紀在法前,把四種形態運用情況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這就意味著,曾經不足掛齒的“小事”、不以為然的“小節”、不入法眼的“小題”都要抓、要管、要過問,把監督觸角延伸到前端,伸長耳朵、瞪大眼睛,發現苗頭就及時提醒、敲敲警鐘,有了問題就談話誡勉、函詢核實,嚴重違紀就要立案查處、快查快結。
善于運用理想信念、政策紀律、事實證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有問題反映的黨員干部咬一次耳朵、談一次心,讓其相信組織、忠誠組織,把問題主動向組織講清楚,避免錯誤性質由“量變”到“質變”、從“破紀”奔“破法”。在紀律審查工作中,對審查對象以“同志”相稱,從學習黨章入手,重溫入黨誓詞,喚醒對“激情燃燒歲月”的記憶,促其反省思過、配合組織調查。
堅持實事求是,運用好寬嚴相濟的政策。綜合考慮審查對象違紀行為的性質和情節、造成的后果和影響、認錯悔錯態度,以及配合組織審查、退繳違紀所得等情況,準確恰當作出處理。適應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和黨紀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案件增多的新情況,通過審核個案、分析類案,研究共性問題,提出審理建議,推動懲治成果向預防機制轉化。
反腐敗斗爭要堅持標本兼治,嚴肅紀律就是治本,“四種形態”就是治本的操作指南。只要把紀律管到位、嚴到份,“病樹”、“爛樹”必將減少,“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保護“森林”就會變得具體可感,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就會加速形成。
2016嚴管與厚愛心得體會【2】
嚴管就是厚愛,這句話道出了當前我們在干部管理方面存在的“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弊病。當下,我們有些領導對下屬充滿“人情味”,對苗頭性問題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老好人”。豈不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毛病、小問題不及時敲打、告誡,小錯發展成大錯,最終不可挽回。早打“預防針”,常敲“警鐘”,抓好平時的“保健”工作,嚴管才能讓干部防微杜漸,才是對干部的真正“厚愛”。
怎樣做到嚴管厚愛?意識決定一切。簡單說,要把嚴以律己看成是一種約束,一種解放,一種激勵,一種防腐劑,一種正能量。要自覺主動的嚴以律己,更要以“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的態度,終身嚴以律己。
一是提升素質,增強自覺遵守紀律的責任意識。每名黨員干部都要認真自覺學習《黨章》和《紀律處分條例》,知道什么可以為,什么不可以為,心存敬畏,不越紅線,不走岔路。強化自我監督,增強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既要堅守理想信念宗旨“高線”,又要牢牢守住紀律“底線”,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嚴守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紀,解決好自身“不敢、不能、不想”的問題,自覺維護好黨員干部良好形象。
二是履行好“兩個責任”,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認真履行干部教育監督管理的責任,用紀律和規矩管住干部,表面上看是套上緊箍咒,實際上是對干部最大的關心和愛護。因為一個干部的腐化墮落,是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由違規到犯罪的演變過程,如果在其邪念初萌、探頭探腦的初始階段,就有小中見大、見微知著的領導干部對其進行嚴管,或者是潤物無聲的教育,或者是語重心長的告誡,甚至是聲色俱厲的敲打,也許這個干部就會幡然醒悟,不致從犯罪的邊緣跌進深淵。相反,如果對那些腐敗的風氣和正在墮落的干部,缺乏嚴管,那些腐敗的風氣必然惡性蔓延,禍害一方。只有嚴管,才能確保紀檢干部筑牢思想防線、不碰紀律“高壓線”、堅守法律底線,自覺做到對黨忠誠、自身干凈、敢于擔當、敢于監督、敢于負責,切實履行好黨章賦予的監督職責。
三是強化責任擔當。對黨員干部思想、工作、生活作風方面的一些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早發現、早警示、早處置、零容忍,做到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批評、該處理的處理,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同時堅持鐵面執紀,對發現的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堅決“零容忍”,堅決清理門戶,絕不姑息護短。
2016嚴管與厚愛心得體會【3】
近日,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認真學習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座談會和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業務培訓班精神。
王三運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認真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挺起來、規矩嚴起來,嚴格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能,同時用嚴明的紀律加強自我監督,創新工作實踐,把黨內監督、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回答了“誰來監督紀委”的問題。中央紀委召開座談會、舉辦培訓班,專題研究部署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是黨中央有信心、中央紀委有信心的體現。各級黨員干部都要牢固樹立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認真學習、大力弘揚、切實踐行中央紀委的這種理念和思維方式。
紀律檢查機關擔負著監督執紀問責的重要職責,中央紀委關于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的新舉措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以改革的精神強化內部監督;二是以制度約束保證自身監督取得實效;三是以更嚴的要求做好內部監督工作。黨的十八大后,中央紀委從提出紀檢監察干部會員卡“零持有”要求,到推動“三轉”,從創新組織形式、建立內部監督機構,到清理門戶、嚴肅查處內部違紀違規問題,都是深化改革、強化自我監督的重大舉措。
王三運強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學習王岐山同志重要講話,領會好貫徹好座談會和培訓班精神,切實做到學習在前、表率在前、擔當在前。要繼續探索開展監督的有效方式,建立健全談話、內部通報、查處問責等制度,體現自身監督更嚴的要求。從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的同志要做到自身廉、敢擔當、會監督,以過硬的政治素質、過硬的工作能力、過硬的作風紀律擔負起組織賦予的光榮職責,在廣大黨員干部中樹起忠誠干凈擔當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