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新常態新形象新作為心得體會
前段時間,我有幸參加市局在復旦大學舉辦的培訓班,深知機會難得,深感獲益匪淺,深受啟發教育。雖然這次培訓時間只有五天,但是,經過精心組織和安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內涵深刻。培訓班邀請復旦大學著名教授和上海市心理學專家作專題輔導,結合實際組織互動,既促進學習提高,又增強學員之間友誼。我對做好城管工作重要性有了更深認識,理論基礎得到夯實,開拓創新的思維能力、輿論引導的能力等得到提升。通過幾天培訓,本人感受很深、收獲頗豐,結合本職工作,有以下幾點認識:
學習新理論,責任擔當的意識得到新增強。雖然經過部隊和地方教育多年,到城管工作多年,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但在如何提高輿論宣傳引導實效,如何創新載體踐行,如何做好社會轉型期、矛盾突顯期的輿論引導方面,還感到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對比自身工作經歷,在新媒體發展新形勢下的輿論引導、凝聚正能量等工作中,時常有一種無處發力的感慨。通過學習,以前一些認識模糊的問題,現在搞清楚了,從前的一些情感體驗,如今也找到了理論支持。更為重要的是,使我對做好城管工作認識更加深刻,我深深體會到,城管工作是一門大學問,值得我們用全部的精力去鉆研、去探索、去實踐。這段時間里,通過聆聽各種專家講座,豐富了知識,拓展了視野,對當前城管工作的狀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通過系統學習理論,增強了憂患意識、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了思想洞察力和做好城管工作的信心和能力。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交流,站在不同角度闡述看法交換感受引起思考,留給我深深的記憶和回味!
掌握新本領,履職盡責的本領實現新提升。我深深體會到,加強城管工作,是優化城市發展環境重要舉措,城管工作就是要為南通經濟、社會、生態文明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結合如何做好城管宣傳工作,城管服務對象在基層,任務落實靠基層,基層工作做好了,宣傳工作才能上下貫通、才能取得實效。面對城管工作還存在的社會動員能力不夠強、社會認可度不高、城市管理體制不健全、依法行政能力不高、管理理領念和手段落后等問題,通過培訓,使我增強了履職的必備能力,同時,也感覺到對我們提出來新的要求,那就是只有不斷加強理論武裝,不斷提升履職能力,不斷改革創新,才能推動城管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勤奮學習,增強知識儲備。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增強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全面、深入、系統的開展學習,堅持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不斷提升解決各種復雜問題的能力。
二是解放思想,增強創新意識。要善于學習借鑒把先進理念和方法,結合本地實際,不斷研究和探索符合實際的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要善于學習、運用和把握網絡時代、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規律,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方便快捷的優勢,增強社會宣傳的滲透力、感染力,引領健康文明的社會風氣。
三是真抓實干,增強宣傳實效。在南通努力率先實現現代化、再創新輝煌的征程中,城管的使命與擔當應當體現在工作落實中。結合本人工作實際,扎扎實實抓好宣傳各項工作落實,是需要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職能中,找準定位、貼近實際、深入謀劃、注重實效,積極營造良好的氛圍,才能實現為打造“江海明珠、靈秀南通”新形象加油鼓勁,引導城管正能量。
適應實常態,新思路新舉措力求新作為。今年南通城管提出新的目標任務,要求以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主線,以全省領先、群眾滿意為目標,加快改革創新,努力打造“精致、細膩、整潔、有序”的城市管理工作新常態,為推進“兩個率先”、建設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爭當蘇中發展“領頭雁”多做貢獻。通過改革創新,構建城管新的機制體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轉變發展理念,從而凝聚干群發展合力,匯聚發展正能量。但在下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和構建城管大宣傳格局中,如何理清工作思路、實現通過宣傳思想文化引領助推城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是我長期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此次培訓,使我進一步明晰了分析和處理現實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立場和原則。
一是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始終把融入到各項典型宣傳、文明城市建設及志愿活動中,大力弘揚愛崗敬業、誠信友善之風,倡導凝聚親民為民、崇德向善之氣。
二是進一步夯實輿論宣傳陣地。充分利用媒體資源,不斷改進新聞宣傳,深入挖掘城管典型;高度重視發揮宣傳主陣地作用,讓市民群眾了解城市管理政策、法規,同時感受市容環境變化;充分探索運用好新媒體平臺,主動通過城管微博、微信等形式,主動設置議題,抓住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找準群眾關注的焦點,及時發出有說服力的權威性聲音,引領社會公眾思想的良性變化。
三是進一步豐富文化活動載體。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舉行書畫展、公共自行車騎行活動、城管開放日、趣味運動等群眾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文體活動,積極打造城管文化品牌,引導大家通過道德講堂、法制講座,培養積極健康向上的審美價值取向。要積極整合和發揮工會、興趣小組等組織作用,使城管文化蓬勃發展。加大對各組織支持力度,影響和帶動干部職工廣泛參與,傳遞好聲音、匯聚正能量,形成引領城管道德風尚的重要力量。
這次培訓時間雖然不長,但對我的影響和幫助卻是長遠的,這將是我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此次培訓不僅是對知識的擴充、工作理念的提高,更是對自己觀念的一次更新,必將成為今后工作和生活進一步向前發展的動力。今后,我將把這次培訓帶給我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思路融入城管工作實踐中去,以更加出色的工作成績,為推動城管事業實現新跨越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2篇】新常態新形象新作為心得體會
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人民政協作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要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為搶抓機遇加快大發展獻計出力。
牢固樹立履職為民理念。適應新常態,就必須樹立履職為民的理念,為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咨政建言、獻計出力。要深入到群眾中,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把群眾的意見、建議收集起來,把群眾的創造、經驗總結上來,努力形成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和建議,供黨委、政府決策參考。要傾聽群眾的呼聲,關心群眾的疾苦,通過開展扶貧濟困、“三下鄉”以及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等活動,真心實意幫助人民群眾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把促進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適應新常態,就必須堅持把服務和促進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重中之重,多立科學發展之論,多獻科學發展之策。要找準發揮政協優勢與服務大局的結合點和切入點,自覺投身發展實踐。選擇黨政關心、群眾關注、政協有能力做好的課題,為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參考意見和建議。立足本職崗位工作,為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盡心盡力。
致力維護和鞏固和諧穩定。社會和諧,是發展的必然條件。適應經濟新常態,就必須充分發揮政協組織渠道通暢、聯系面廣、包容性強的優勢,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建言出力。要積極搭建平臺,大力促進各黨派之間的團結合作,為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與國事、議政建言創造良好條件,為構建和諧社會減少阻力、增加助力、凝聚合力;要及時反映各界群眾和利益群體的訴求,引導群眾有序政治參與,為構建和諧社會打牢群眾基礎。
強基固本夯實履職基礎。適應新常態,就必須全力推進人民政協自身建設。要在切實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上下功夫,通過學習培訓、調研視察等方式,提高政協委員素質,搭建委員履職平臺,促進委員主體作用的更好發揮。要在政協機關“三化”建設上下功夫,努力造就一支素質高、作風好、業務熟的政協機關干部隊伍,提升機關工作效率,為政協履行職能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第3篇】新常態新形象新作為心得體會
隨著全國到地方一季度各項經濟數據出爐,“新常態”再度成為熱詞。全國今年一季度GDP增長7.0%,創6年新低;浙江省GDP增長8.2%,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別提高1.2%和0.6%。在這種背景下,我市一季度經濟仍有不少看點。
今年我市經濟發展亮點很多,首先是結構指標持續優化。持續優化的最大亮點來自生態旅游增勢強勁。一季度全市旅游景點門票收入同比增長55.3%、旅游業綜合收入同比增長40.2%。推動服務業在三次產業占比進一步優化。外貿出口增勢也較為強勁。1-3月,全市自營出口3.62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工業也有亮點,規模工業新產品產值率和高新技術產業占比分別為29.5%、57.06%,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其次,全市各項經濟規模指標平穩增長。規模工業銷售產值、農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4%、3.0%、5.0%、7.1%,全市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9.2%、6.4%。與去年一季度相比,都呈現出由負轉正、低位整固的特征,經濟總量指標呈觸底回升的態勢。
此外,效益指標也明顯提升。全市一季度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0.5億元,同比增長24.4%,占全部稅收的64.1%,同時虧損面比上年同期收窄3.2%。財政總收入、城鎮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8.8%、8.6%和9.8%,繼續保持高位增長態勢。
新常態之外,我市經濟運行的看點還有“新動力”和“新作為”。發展動力轉換是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的核心關鍵。從宏觀面上看,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市優勢產業出口海外市場提供了全新的機遇。
據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消息,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貿易額2360億美元,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26%。其中浙江的表現尤為搶眼,繼續延續增長態勢,全省一季度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出口共達1244.7億元,增長16.4%,“一帶一路”帶來的巨大市場紅利開始釋放,我市外向型企業早已摩拳擦掌。新動力還來自從我市自身。通過推進新型城市化,加快縣域經濟向都市經濟轉型,一季度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1.3%,同時帶動了服務業加速增長。
“新作為”主要體現在創新驅動和旅游業優先發展等戰略部署上。無論是企業效益的加速提升,還是生態旅游的強勁增長,都是推進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和旅游業優先發展戰略的成果體現。事實證明,這些戰略完全契合發展大勢、符合臨安實際。
當然,全市經濟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壓力。主要是項目支撐不足、實體經濟現實困難增多、創新優勢尚未轉化為發展支撐。面對這些問題,我市將繼續把做好經濟工作作要務。首先是打好有效投資攻堅戰,抓好有效投資和項目建設,完善體制機制,全力做好征地拆遷、項目審批、施工環境等各類保障,確保項目快落地、早竣工、早投產。同時,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繼續以“四換三名”、“資本紐帶”、“要素倒逼”為載體,鼓勵更多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深化企業“ABC”績效管理機制,打造農業新的增長點,大力推進旅游資源整合提升。此外,還做強創新驅動主平臺,進一步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加快推動科技城從建區向造城、大建設向大發展、集聚高端要素向科技成果產業化三大轉變。
目前,各地各部門都以臨安發展一刻也等不起的緊迫感,苦干實干、狠抓落實,進一步抓好政策完善、創優環境、企業服務等各項工作,確保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半年紅、全年紅。
【第4篇】新常態新形象新作為心得體會
面對“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中國經濟新常態,湖南的經濟發展如何調速不減勢,實現量增質更優?12月22日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做出了明確回答,那就是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推動經濟行穩致遠,邁向中高端。
20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省委、省政府科學有效應對,全省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11位;新增城鎮就業82.02萬人,超過年度目標任務;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9%,同比回落0.6個百分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增速跑贏GDP、快過公共財政收入增速。
順勢而為,如水推舟。正確認識、主動適應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我們只有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新常態的深刻認識和重大判斷上來,把新常態作為謀劃部署經濟工作的新前提,作為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遵循,才能不斷釋放新活力,創造發展新成果。
新常態,首要表現是經濟增長換擋調速,但調速不等于失速,而是要保持合理區間。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就難以滿足就業和居民增收,就難以保障民生和社會穩定。我省作為中部省份、后發地區,發展不足、水平不高的最大省情沒有根本改變。面對新常態,我們必須緊緊扭住經濟建設中心不動搖,竭盡全力搞建設、集中精力促發展,沒有任何理由歇腳停步、未富先驕。
新常態,發展必須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是以就業充分、效率提高、結構優化為支撐的發展,而不是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撿到籃子便是菜。適應新常態,當務之急是做好“加減乘除法”,大力轉方式調結構。一方面,要對傳統產業進行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讓“老樹發新芽”,形成新的生產力。另一方面,要著眼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需求,積極培育新增長點;按照“一帶一部”新定位,在發揮長株潭核心增長極的同時,發揮岳陽作為我省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作用,打造新增長極;順應高鐵時代到來,完善高鐵沿線地區產業布局,打造新增長帶。堅持在發展中升級,在升級中發展。
新常態,動力轉換是重要特征。以往,經濟發展更多的依靠要素驅動,依靠投資拉動,依靠人口紅利來維持。新常態下,我們必須打破這種路徑依賴,善于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要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加快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最大限度激活社會和市場活力。發揮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帶動作用,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讓科技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經濟進入新常態,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要有新狀態。要保持戰略定力,善于按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開展經濟工作;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深入調研、加強學習,努力成為推動經濟工作的行家里手;敢于擔當,大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新常態蘊涵新機遇、孕育新希望,只要我們順勢而為,主動作為,湖南的經濟發展一定會蹄疾步穩,迎來另一番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