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知之深愛之切》心得體會【1】
讀著這一篇篇樸實無華而又生動深刻的文章,不由得為其真摯的為民情懷所感動,為其深刻的思想觀點所折服。同志30多年前的講話、文章,今天看來仍然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從諸如“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要鮮明”、“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老干部工作”、“縣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項規定”、“不講效率,改革就是一句空話”、“改革戲必須大家唱”、“剎住新的不正之風沒有氣勢不行”等等文章和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今天一系列講話的思想淵源和實踐根基。
實踐出真知,智慧來源于實踐。同志15歲到陜北農村插隊7年,后來又經過大學的深造和部隊的鍛煉,到正定工作后更是深入了解農村現實。他扎根基層、寄情于民,深諳人民的訴求,立志于民族復興的意志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得到升華,成為他領導全國人民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的力量之源。
今天,我們學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同學習《知之深愛之切》這部著作結合起來,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自覺踐行同志的管黨治國理政思想。當前,我們所處的環境同30多年前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取得的成就和國家的實力已遠非昔日可比,我們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改革遇到的困難也比往日復雜得多,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知之深愛之切》中汲取無窮的政治智慧的精神動力。
要學習《知之深愛之切》中所體現出來的同志那種堅定忠誠的政治品格。在當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必須堅定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不為西方敵對勢力軟硬兼施的伎倆所左右,不為國內外左右錯誤思潮所干擾,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使改革開放的方向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要學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實現“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歸根到底是為了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我們要重視民生、民主、民意,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千方百計解決人民群眾遇到的住房、就醫、升學、就業等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的為民情懷,就要在“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和落實中,在黨的一切工作中進一步體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帶領全體人民為創造自己的幸福而齊心努力。
要學勇于擔當的改革精神。勇于擔當是一種責任感,只有為人民利益勇于擔當,不怕困難,才能做出成績。當前特別要反對那種麻痹松懈、不作為、不主動的情緒,振奮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煥發起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才能排除各種艱難險阻,把改革引向深入。
要學強烈鮮明的問題導向。在國內外形勢紛繁復雜的情況下,矛盾層出不窮,只有正視矛盾,不回避矛盾,才有可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出路和辦法。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面對困難,以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出發點,以深化改革需要解決的難點為突破口,以全面發展的要求為課題,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鑰匙,才能解決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一個個攔路虎,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
要學從嚴治黨的堅定態度。從正定時期“縣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項規定”、“剎住新的不正之風沒有氣勢不行”,到“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反映了同志從嚴治黨的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刀闊斧地懲治腐敗,形成了對腐敗分子的高壓態勢。這場反腐風暴,初步扼制了腐敗現象進一步擴大的勢頭,許多方面的風氣有了根本性的好轉,人民群眾親眼看到了反腐敗的效果。但是腐敗現象由來已久,不是搞一段就能根除的,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只要象同志那樣,對腐敗現象零容忍,持續抓,保持反腐的氣勢,實現黨風根本好轉就是大有希望的。
學習《知之深愛之切》心得體會【2】
愛情也許就是當初一見鐘情時心動的感覺,愛情也許就是以身相許時的感覺,愛情也許就是生死與共的感覺……愛情是個說也說不完的話題。當你對一個人產生愛情的時候,你的心是惶恐而不安的,你不知道對方的感受,你要隱藏自己的心情,因為你是個矜持的人。
也許你當初愛的根本就是你心中的一個影子,你給他披上了一件夢的衣裳,你陶醉在夢的幻覺里不愿醒來,久久地徘徊、輾轉著,當你知道了對方的感情時,一切都已經風輕云淡,因為你已經走出了他的影子,他的外衣不再華麗,你所懷抱的愛情也已經失去了光彩,你的生命從此注入了灰色。當我沒有愛別人的經歷時,就想:“愛別人真是種享受!
當我被愛時,就想:“被人愛真是種幸福!”但無論愛與被愛,都那么讓人傷感,因為人心總是那么難測、欲壑總是那么事物對于她來說,都只能是擦肩而過。沒有什么可以深入到她的內心深處。就像一朵頹廢黯然的花,有著絕望的姿態卻仰著一張天真的臉,對著所有的殘忍和屈辱微笑。深深的墨綠色是沒有眼淚的。這樣一朵永遠開在黑暗之中的花不相信眼淚,也就注定一世孤獨。常常,在擁擠的人海中,感覺許多陌生人的延伸、聲音、氣味,混亂而嘈雜。而靜下來再去看,去聽,去感難填,有了愛與被愛就有了感情旋渦里的掙扎,有了愛與被愛也就多了情感世界里的糾扯。
愛與被愛的錯車,愛與被愛的不解,愛與被愛的制約,愛與被愛的無奈……茫茫大地,對于一個對世界失望而心中無愛的人來說,到哪里不是一樣呢?永遠行走在路途中,所有的愛,突然之間就會發現原來這里什么都沒有?湛帐幨帲瑹o聲無息。有許多人是沒有靈魂的。庸庸碌碌活著,沒有目的,不知道為什么要活著也從來不去想活著是為了什么。
這個世界上這樣的人或許會越來越多。他一直在尋找那個和他(她)有著同樣感覺的人。即使是遠遠的,即使是人潮洶涌,都可能感覺到那一片空白的孤寂,然后知道,與自己相同的異類就在不遠處與他相互感受著彼此。
學習《知之深愛之切》心得體會【3】
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知之深愛之切》已公開發行,收錄了同志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間的講話、文章、書信等共37篇,還附錄了同志離開正定后撰寫的三篇回憶文章,以及當年《人民日報》等報刊刊登的三篇新聞通訊。時隔30多年,現在讀來仍感受到拳拳愛民之心。
在書中有這么一個小故事:同志主張簡化就是效率,速度就是效率,并以身作則,全身心、高效率的投入到人民的事業中去。當他到某鄉搞調查時,發現鄉黨委書記和鄉長正忙得團團裝。原來是縣直一機關一個上午就往這個鄉里派了三批人馬,調查了解同一個問題,還都點名書記鄉長接待?粗鴿M天飛的欽差大臣,臉上露出慍色。在辦公室,他又看見縣直某局一周之內發了兩期簡報。這一下,他火了:“給局長打電話,先把打字機封了,再讓他們重學縣委有關規定!”為人民服務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當年遠見和作為,到如今仍然時刻警醒著我們,“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中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便是當時的寫照。
“惟知之深,故愛之切”,在撰寫的《我愛自己的第二故鄉》一文中,他寫到,正定是我的第二故鄉,正定人民是可愛的人民,正定人民具有剛強智慧的素質,勤勞樸實的傳統,更有不甘現狀、勇于開拓、發憤圖強的雄心。從正定期間的愛民之心到新年賀詞中“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有一根紅線緊緊相連,在時光流逝中,永不褪色,這根紅線就是“知民愛民”。
從正定時期的知民愛民到現在的“三嚴三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帶領全國人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堅,細細回味,唯有把的寶貴精神財富真正繼承好,用真摯誠樸的工作熱情、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久久為功的實干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學習《知之深愛之切》心得體會【4】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正如喬叟所說,“真誠是人生最高的美德”。的確,無論你高低貴賤,也無論你是任何人,都必須遵守信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建設誠信的校園》這一章節中的故事:“0分成績”。
故事是這樣的:美國一所中學的多名學生在完成一項生物作業時從互聯網上抄襲了一些現成的材料,被任課老師發覺,判定為剽竊,并毫不客氣地判這些同學生物課的成績為0分。這位老師說,她在第一天上課時就和學生定下協議并由家長簽字認可,要求布置的作業都必須由學生獨立完成,欺騙或剽竊將導致作業失敗。支持他的人說:“教育學生成為一名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功課更重要”。
這位老師果真給學生判了個“0分成績”,她深刻地詮釋了“不自欺,不欺人”的含義,這值得我們去深思。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就應該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有一次,班里做了一次模擬考試,結果我得了100分,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后,我我自豪地拿給爸爸看,起初爸爸的臉上似乎有種掩蓋不住的喜悅?蓾u漸地,爸爸的臉色沉了下來“媛媛,你過來一下”“嗯?”“你看,這道題目算錯了,按理說,應該扣掉一分的……”“我不要嘛,萬一扣掉一分的話,那我就不是全班第一名了!再說,反正老師也不知道……”
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睡,那兩個“紅圈圈”就像一雙尖銳的眼睛嘲笑著我,諷刺著我……
第二天,盡管我很不情愿把試卷交給老師重新打分,但還是硬著頭皮向老師說明了情況,并重新打了分數。老師夸我是個誠實的孩子,我笑了。爸爸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后,都很高興,豎起大拇指表揚了我。
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照亮整個天空;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濺起整片海洋;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樹葉,可以傾倒整個季節……
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中行走,每一步都會留下一個腳印,這腳印不可能深淺一致,也不可能紋絲不亂,因為人總是難免犯錯,一旦犯錯,我們需要做的是努力改正錯誤而不是隱瞞,只有以利益實際行動來彌補過失,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誠實正直,有責任心而又能博得別人信任和喜愛的人。只有一路真誠,才能一路陽光。
學習《知之深愛之切》心得體會【5】
“愛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币蚝味鴲?因為知之深,所以愛之切。詩人艾青面對滿目瘡痍、生靈涂炭的祖國,詠出了“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詩句;魯迅先生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熱血,也是出于對祖國真摯的赤誠。而這種情感越是熾熱,越是來源于對祖國深徹的了解。在正定的三年,便是知的三年,更是愛的三年。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又怎樣學的《知之深愛之切》?怎樣實踐《知之深愛之切》的精神?
愛國,也是。詩人艾青面對滿目瘡痍、生靈涂炭的祖國,詠出了“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詩句;魯迅先生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熱血,也是出于對祖國真摯的赤誠。而這種情感越是熾熱,越是來源于對祖國的深徹的了解。所謂“知之深方能愛之切”,就像愛一個人,一見鐘情的情感很少能夠地老天荒,只有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對彼此的了解逐漸加深,兩個人在彼此的心里的分量越來越重,彼此間的情感才有可能日漸深厚。這種情感從來就不是上級領導或者長輩說“你必須愛他”,就能夠毫無保留地愛上他的。
七零后的一代是看著革命烈士的影視劇長大的,小時候的潛移默化讓這一代的人心里還有“英雄情結”,還有對祖國的熱誠,更有天生的壯志豪情,這一代的人很容易義憤填膺,很容易群情激奮。那么,是不是說八零后、九零后甚至是零零后的年輕人就沒有意氣風發的時候了呢?事實絕對不是如此,F在我們的國家一旦遇上什么大事,志愿者中占多數的還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輕人,他們的身影就像我們的鮮紅的五星紅旗,青春和熱血震撼著千千萬萬國人的心。那是因為他們埋首書桌之時,依然抬頭仰望世界,俯首注視大地,他們深知我們這片大地上的榮光和痛苦。我們中國申奧成功,他們歡呼雀躍,2008年北京奧運,最辛苦最熱情的是他們;沖在支教最艱苦的第一線的更是他們。他們就像夜空中最耀眼的星光,點綴了我們偉大中國最浩瀚的蒼穹。
了解,是愛的基點。了解最真實的國情,而不是道聽途說,不是刻意美化矯飾。如果可以,請到農村去,請到我們中國廣闊的天地中去歷練一番,用自己的眼睛看我們這片大地上的日升月落,去聆聽我們這片大地上的呼吸和心跳,用心感受我們這片大地上的歡欣和痛苦。因為現在有些媒體不夠負責任,要么一片怨大仇深,讓人倍感絕望;要么全是報喜不報憂,麻痹我們的神經,形勢一片大好。這種失實,是對我們的愚弄。而且,媒體,畢竟呈現的是別人的觀點,別人的觀點只可作參考,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中央臺的《面對面》真實勇敢,《新聞周刊》客觀理性,浙江經視的《新聞深呼吸》睿智犀利,我們學?梢院煤美谩皟审w一藝”的時間,組織學生和老師觀看。學習從來都不是關起門的事情,“兩耳不聞窗外事”,圣賢書肯定是讀不好的。現在的我們不知道我們的身邊到底發生了什么,我們不知道自己與我們這個家鄉到底有什么關系,與我們這個國家有什么關系,我們能為我們這個家鄉和我們的祖國做點什么。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學校組織全校師生捐款,在捐出錢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滿是虔誠和快樂。因為我捐出了自己的一片真心,我獻出了自己的一點點力。所以,我們不是缺少愛心,而是我們對我們周圍的世界還不夠了解。平時的我們更多的是處在一個混沌的狀態中。組織學生和老師看看玉環新聞,臺州新聞,就更有必要了。經典音樂欣賞,電視散文,紀錄頻道的經典紀錄片,《動物世界》,《百家講壇》,《子午書簡》,
都可以嘗試。不要讓“兩體一藝”的時間又一次地被作業填滿,真正地發揮它的作用吧,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盡量讓學生在校的每一分鐘過得精彩一些更精彩一些。
愛,若流于形式,很快會流失。愛,若只停留于嘴上的口號,總會讓人厭惡,最終遭唾棄。愛國,從來就不是喊喊口號的事。愛國,也從來不是誰說“你必須怎么做”就能做到的。讓年輕的心找到肆意馳騁的舞臺,讓豪情壯志有個釋放的天空,讓追逐夢想的腳印有個延伸的理由。愛國,必須是在深徹地了解國情之后,自然產生的情感。因為只有這樣的情感才能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才能刻骨銘心,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