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度以“依法治國”作為全會主題。各方期待,在改革開放進入第36個年頭的時候,中國的法治建設該如何換擋提速、轉型升級。
黨的十八大提出“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此后,在多次重要講話中對此作出強調。學者認為,這是中國新時期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方針”,也是法治中國建設的衡量標準。
梳理有關法治工作的部署,從“要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到“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據”;從“政法隊伍要信仰法治、堅守法治”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些論斷無疑都為法治中國建設指明了方向。
談科學立法:法律必須不斷發展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十八大以來,高度重視立法工作,尤其強調“形勢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法律體系必須隨時代和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
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擔任不久的講話要求,要以憲法為最高法律規范,繼續完善以憲法為統帥的法律體系,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在加強立法方面,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和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各有對應的工作職責。指出,前者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通過完備的法律推動憲法實施,保證憲法確立的制度和原則得到落實;后者要抓緊制定和修改與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保證憲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實施。
“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并舉。”2月23日下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第四次集體學習時,要求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同時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使法律準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擔任以來,多次在不同場合闡釋“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據”這一論斷。
11月24日至28日,在山東考察調研時指出,要有序推進改革,該中央統一部署的不要搶跑,該盡早推進的不要拖宕,該試點的不要倉促推開,該深入研究后再推進的不要急于求成,該得到法律授權的不要超前推進。
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上指出,要加強重要領域立法,確保國家發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把發展改革決策同立法決策更好結合起來。
此外,記者統計發現,在迄今為止召開的五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作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的至少3次提及“立法與改革”的關系。
2月28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第五次會議上,兩次提出要處理好改革與相關法律立改廢的關系。在后一次的會議上,他指出,改革所涉及的法律法規立改廢及試點工作所需法律授權問題,要與立法部門主動銜接,相向而行、同步推進。
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工作卓有成效。但隨著反腐敗走入深水區,加強反腐敗制度建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在看來,反腐也要于法有據。
“要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1月2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提出,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
在學者看來,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是治理腐敗的治本之策,這一提法或意味著中央將推動反腐敗法的制定。
談嚴格執法:對法治有信仰、有堅守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對于擔負法律實施法定職責的有關國家機關,多次強調要求要嚴格執法。
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指出,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作為國家行政機關,負有嚴格貫徹實施憲法和法律的重要職責,要規范政府行為,切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這一點在中央政治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第四次集體學習時也有所提及。表示,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要帶頭嚴格執法,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
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上,指出,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是法律實施的重要主體,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堅決整治以權謀私、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問題,嚴禁侵犯群眾合法權益。
認為,政法工作者要有職業良知,有“執法為民”的意識,要對法治有信仰、有堅守,“執法如山,浩然正氣”。在1月7日至8日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要求政法隊伍做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執法者,站穩腳跟,挺直脊梁,只服從事實,只服從法律,鐵面無私,秉公執法。
談公正司法: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生命線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記者統計,在履新3個月左右的時間里,至少在公開場合對此強調3次。
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這一觀點,并要求依法公正對待人民群眾的訴求,決不能讓不公正的審判傷害人民群眾感情、損害人民群眾權益。
僅僅一個月后,在1月7日的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將這句話提升到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的意義高度。他要求,全國政法機關要順應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政法工作親和力和公信力。
在2月主持中央政治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第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這是所有司法機關的工作目標,要圍繞這一目標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
顯然,在看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他曾說過,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在前述會議上,還對司法工作提出多項具體要求,如工作作風要改進,要熱情服務,解決好好老百姓打官司難問題,特別是加大對困難群眾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公開力度也要加強,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公開的關注和期待。
提出司法要加大公開力度也不止一次。在今年1月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
今年,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不僅更名為中央政法工作會議,而且打破多年慣例,由親自出席并講話,規格明顯提升。在這次重要會議上,還提出“建立健全違反法定程序干預司法的登記備案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以嚴懲一些干部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強調,要正確處理堅持黨的領導和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的關系。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支持政法系統各單位依照憲法法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
談全民守法:法律面前沒有例外
遵守法律是每一位中國公民最重要的法定義務。在全社會營造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認為,一要加強宣傳教育,二要在實踐中提高法治化水平,三要領導干部帶頭依法辦事。
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指出,要在全社會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弘揚精神,努力培育文化,讓憲法家喻戶曉。
“我們要通過不懈努力,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相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說。
2月23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行第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持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廣泛開展依法治理活動,提高社會管理法治化水平。
讓人民群眾相信法律的權威,自然不能“法有例外”。在這次會議上,強調,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
“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1月2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提醒,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