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明確發展方向,瞄準市場消費需求和技術發展前沿,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以大數據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加快打造一批先導產業。培育領軍企業,每年滾動推進百項重點項目建設,集中資源扶持技術水平高、帶動力強的企業發展壯大,每個市重點引進培育2-3家領軍企業,打造行業發展局部強勢。構建產品群產業群,通過延伸產業鏈條、拓展規模優勢、提升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水平,加快培育壯大以高鐵動車、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工程機械等為重點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大數據、云計算、集成電路、衛星導航及位置服務等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產業集群,以現代中藥、基因工程藥物、新型制劑等為重點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以光伏、風電、核電、地熱、儲能電池、智能電網等為重點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產業集群,以液晶顯示、碳纖維、亞穩材料、石墨烯等為重點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以環境監測裝備、煙氣治理裝備、污水處理設備、大宗固廢利用等為重點的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強化政策扶持,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完善產業配套體系,鼓勵發展天使基金、創業投資等股權投資基金,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多元支撐。
(三)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拓展現代服務業發展新領域,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高端服務業,實施智慧物流、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科技服務、電子商務、工業設計、文化創意、旅游休閑、健康養老等重點行業發展行動計劃。催生現代服務業發展新業態,鼓勵跨界競爭、跨界融合,以大流通鏈、大數據鏈為重點,延伸產業鏈條,構建服務業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推進商貿流通提檔升級,建設國家級鋼鐵、煤炭、鐵礦石、農產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整合壯大一批知名展會,積極承接北京批發市場、物流功能疏解,打造大型現代商貿物流園區,建設石家莊、唐山、邯鄲等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廊坊國家一級快遞樞紐節點,開通“石—新—歐”“冀—蒙—俄”國際貨運班列,拓展國際綜合物流通道。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推動建立京津冀大旅游格局,高標準建設環首都、環省會、沿海、燕山—太行山旅游產業帶,重點打造紅色游、皇家游、濱海游、草原游、冰雪游、鄉村游等旅游品牌和精品線路,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形成“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的局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引進優勢企業,培育新型市場主體,加快影視服務、動漫游戲、數字文化、演藝娛樂、主題公園等產業發展,培育發展一批文化產業強縣、聚集區和龍頭企業,把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大健康新醫療產業,推動醫藥醫療、保健養生、運動康體、健康管理服務等產業加快發展,重點支持先進醫療器械、遠程醫療、健康咨詢、溫泉養生、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等領域率先突破,構建面向全省人民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試點推行家庭電子醫生。
(四)做優做強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高效、優質、生態、品牌農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在繼續建好4000萬畝糧食生產核心區的基礎上,集中力量建設環京津、沿渤海、沿燕山—太行山優質農產品產業帶,加快建設京津冀菜肉蛋奶生產供應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加工物流基地?茖W合理利用耕地資源,促進種地養地結合,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實施山區綜合開發工程,抓好溝域經濟,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打造現代農業、扶貧開發、鄉村旅游、生態建設綜合發展示范帶。建設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發展都市高效農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做精做強畜牧、蔬菜、果品三大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高效漁業,培育藥材、食用菌、苗木園藝等特色產業。積極拓展農業功能,推動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農產品加工業、食品產業。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規范引導土地流轉,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重點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積極發展農村股份合作經濟,推行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科研機構、農民合作社、農戶“六位一體”經營模式。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信息化管理、品牌化運營,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構建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培育以電子商務為主要手段的新型流通業態,實現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構建組織服務、農資服務、農產品購銷、農業合作金融、農業合作保險、農業科技、農村產權等綜合服務體系。
五、堅持協調發展,加快構筑平衡發展格局
圍繞增強發展協調性、均衡性,大力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區域生產力布局,優化城鄉發展結構,優化兩個文明建設格局,加快形成良性互動、協調共進、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一)精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任務落實。立足京津冀區域整體功能定位和河北“三區一基地”定位,精準確定功能分區,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精準打造發展平臺和載體,以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為著力點,聚焦承接疏解、補齊短板,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我省全面落實。
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制造業功能向省級以上產業園區和合作共建園區聚集,教育醫療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向資源相對集中、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區聚集,服務業功能向產業基礎好、比較優勢明顯的地區聚集,行政事業性機構和企業總部功能向首都“一小時通勤圈”內的城鎮聚集。精準打造承接平臺和載體,謀劃建設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載體,支持環京津區域、沿主要交通軸線具備條件的中小城市建成“微中心”,加強產業園區等重點承接平臺建設,合作推進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津冀蘆臺協同發展示范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京冀中關村(正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等共建園區建設。著力推進交通一體化發展,推動北京平谷線等京津市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向我省延伸,積極謀劃亦莊至廊坊、房山至涿州、大興至固安、通州至燕郊輕軌項目建設。完善公路交通網絡,打通高速公路“斷頭路”,拓寬國省干線“瓶頸路”。加強津冀港口協作,攜手推進北京新機場建設,基本形成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構建中心城市與衛星城半小時交通圈、京津冀核心區域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
加快補齊河北發展短板。做大做強沿海經濟、城市經濟、縣域經濟,盡快形成新的整體優勢。大力發展沿海經濟,強化港產城互動融合,建設和提升港口運輸、疏港及貿易功能,高標準推進唐山灣生態城、黃驊新城等濱海新城建設,以循環經濟方式重點發展大鋼鐵、大化工、大裝備、大物流等臨港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及海洋經濟,形成濱海型產業聚集帶和城鎮發展區。優化提升城市經濟結構,發揮大城市高端要素聚集優勢,加快發展高端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發揮中小城市連接城鄉的地緣優勢,主動承接中心城市輻射,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特色產業。打造城市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把中心城區建成金融、文化、商務、科技、信息等高端服務聚集區。實施老城區升級改造,擴大城市經濟發展空間。統籌新城新區生產、辦公、生活、商業等功能區建設,推進功能混合和產城融合,推動產業園區由單一生產功能向城市綜合功能轉型,成為
企業員工人事檔案目錄制度
時間:2023-09-13 16:0:04檔案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時間:2023-09-14 20:0:43公司檔案管理制度及流程
時間:2023-09-14 01:0:26物業公司檔案管理制度范本
時間:2023-09-14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