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大氣污染防治法》)。據悉,該法從修訂前的七章66條,擴展到現在的八章129條,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條文增加了近一倍,現行法律中幾乎所有的法律條文都經過了修改。將于1月1日起施行。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這部修訂后的法律主要是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其中亮點就是將近年來聯防聯控、源頭治理、科技治霾、重典治霾等大氣污染治理經驗法制化。
聯防聯控將成新常態
如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大氣污染不再局限于單個城市內,城市之間大氣污染變化過程呈現明顯的同步性,區域性污染特征十分顯著。例如,2月19日至26日,我國發生大范圍持續嚴重空氣污染,持續時間長達7天,涉及北京、天津、河北等15個省區市。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現行《大氣污染防治法》缺乏大氣污染防治的區域協作機制,只提到城市空氣污染的防治,未涉及如何解決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導致行政轄區“各自為戰”,難以形成治污合力。
同在一片天空下,面對嚴重的大氣污染,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地區都不可能獨善其身。記者了解到,自2013年以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分別建立了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在目標措施制定、重污染天氣共同應對等方面開展了有益嘗試,并取得了積極成效。這次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由國家建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統籌協調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協同控制目標。
“經過實踐證明可行的經驗,需要有法律保證,這次修訂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就是把成功經驗上升為法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主任周珂表示,意味著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模式發生改變,將由過去屬地管理向區域聯防聯控轉變,由單打獨斗向齊心協力、群策群力轉變。
進而言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將成為 我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合力找回藍天白云的新常態。
源頭治理發力精準
目前,機動車尾氣污染和散煤燃燒污染是我國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成效不明顯,煤炭消費量居高不下,致使大氣污染治理困局難解。
據了解,燃油品質直接關系到機動車尾氣排放,為在源頭解決機動車大氣污染問題,該法修改后增加規定:一是制定燃油質量標準,應當符合國家大氣污染物控制要求;二是石油煉制企業應當按照燃油質量標準生產燃油。另外,為了加強對行駛中的機動車尾氣排放監管,該法還規定,在不影響正常通行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對行駛的機動車的排放狀況進行監督抽測,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配合。
為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減少燃煤大氣污染,該法提出,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同時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加強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銷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質量標準的煤炭。
“劃出重點領域,對于保護大氣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京津冀地區,根據監測和觀察,機動車、燃煤、工業排放還是主要的,我們解決大氣污染防治問題,必須找準關鍵,找準牛鼻子,然后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因此《大氣污染防治法》的這次修改,重點解決的就是工業、交通,以及燃煤污染問題,我認為這是找準了這個問題的所在!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科技將在治霾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相關專家表示,創新驅動是解決環保制約瓶頸和污染問題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強化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撐。雖然我國有很多科研機構及高校開展霧霾研究,但數據共享難、科研遭條塊化和體制性割裂,研究重復多、科技成果轉化難等問題比較突出,治霾技術研究進展緩慢。接下來,應加快建立大氣科研數 據共享平臺,打破霧霾研究機構間的壁壘,推動各地科技治霾水平盡快提高。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約10%。據悉,新大氣污染防治法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持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適用的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揮科學技術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鼓勵和支持開發、利用清潔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修訂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結合同日表決通過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今后治霾科技成果將會得到更快更好的轉化。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賀泓認為,此次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揮科學技術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就是表明要打破治理霧霾的科技藩籬,促進信息共享和成果轉化,讓科技在治霾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環保罰款取消50萬元封頂
一直以來,環境污染“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導致環保法罰則虛設、執行不力。對此,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秘書長于法穩認為,主要是因為過去在治理大氣污染時,往往用行政罰款方式,結果企業交完錢,還接著排放污染。因此,罰款的經濟措施和行 政的處罰措施都不能取代法律的強制措施。一旦嚴格執法,我國大氣污染也好、生態環境保護也好,相信都會提升一個很高的程度。
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童衛東介紹,新《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了大量有針對性的措施,并設定了相應的處罰責任,具體的處罰行為和種類接近90種,提高了法律的操作性和針對性。
據了解,該法取消了現行法律中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企業事業單位罰款“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封頂限額,同時增加了“按日計罰”的規定。另外還增加了其它罰款新規定: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上一年度從本企業事業單位取得收入50%以下的罰款。對造成一般或者較大大氣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損失的1倍以上3倍以下計算罰款;對造成重大或者特大大氣污染事故的,按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損失的3倍以上5倍以下計罰。
由此不難看出,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大。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中取消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環保罰款50萬元上限額度,變為按倍數計罰,是重典治霾的具體體現,必將對污染企業產生極大的震懾作用。
企業員工人事檔案目錄制度
時間:2023-09-13 16:0:04檔案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時間:2023-09-14 20:0:43公司檔案管理制度及流程
時間:2023-09-14 01:0:26物業公司檔案管理制度范本
時間:2023-09-14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