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檔案托管變成了強制消費,該計劃變革了
對高校畢業生來說,如果不是到機關當公務員或者在國企就職,找到工作后還需要操心一件事——給自己薄薄幾頁紙的檔案安個“家”。面向龐大群體收取的檔案費,著實是個“天文”數字,據專家估算,全國每年人事檔案收費至少達數十億元。
按現行制度安排,人事檔案不能丟棄,更不能隨意銷毀,這樣一來,人事檔案托管,似乎變成了強制消費。而且這筆天價管理費去向不明,成了一筆糊涂賬。
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其背后暴露的另一方面問題或許更為嚴重:“棄檔死檔”、“人檔脫節”、“人質檔案”、“檔案克隆”、“注水檔案”現象的普遍存在以及各種檔案官司頻頻出現,這意味著,隨著人才在全國甚至全球市場上自由而頻繁的流動,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檔案,已經不能為現行的人才流動提供真實的信用證明,它越來越成為用人單位的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其實,隨著人才的社會市場化逐步提高,現行人事檔案上所記錄的信息,比如工資標準、工齡等,早已失去了意義,而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方面的信息,在其對應的部門中也都能呈現。
更為重要的是,紙質檔案管理效率低下。據人事部的估計,全國各級人才交流中心代保管的檔案有330萬份,而人才交流中心為這幾百萬人保存檔案的國有和非國有單位竟然有員工15.4萬人之多。而這些工作大都要靠費時耗力的手工操作。相比之下,美國經上百年發展形成的信用檔案在全國只有近千個征信機構,它們均隸屬于美國的三大信用公司。也就是說,在美國管理信用檔案的公司只有三家,管理效率的差距可見一斑。
顯然,我國的人事檔案制度需要進行一次較大的手術了。人事檔案制度的重要性、改革的方向乃至改革的具體辦法,都曾在近年不斷被提及,但多屬“即興而發”,沒有實質性進展。因此,要加強組織部門、人事部門、勞動部門、教育部門和綜合檔案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以推動改革順利開始。要讓人事檔案成為一個公開、透明和適度開發的個人社會公信平臺,人事檔案制度改革要沿著契約化、電子化、社會化和法制化的軌道前進,以全面提高國內檔案管理的效率與公平。
企業員工人事檔案目錄制度
時間:2023-09-13 16:0:04檔案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時間:2023-09-14 20:0:43公司檔案管理制度及流程
時間:2023-09-14 01:0:26物業公司檔案管理制度范本
時間:2023-09-14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