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對檔案管理費的質疑,引發各界關注。報道中形象地舉了一個“北漂”李健的例子:在北京打工12年,之前每年檔案管理費要交240元,開始降到每年120元,12年來,僅檔案管理費就交了近3000元。“檔案也得‘租房子’,占地比群租房小多了,收費卻跟‘豪宅’接軌,算給自己的檔案買了個豪華臥室。”李健不解:一份薄薄的人事檔案,為什么一年要收一兩百元的保管費?
報道稱,全國檔案收費每年或達數十億元,“廣州華南人才市場每年收費也有數億元”。一時輿論嘩然。
昨天下午,南方人才市場負責人回應稱,此數據有“拍腦袋”的嫌疑,他們每年通過個人繳費所得的管理費大概只有200萬元。
從元旦起,全國都將取消檔案管理費,財政撥款解決檔案管理問題。
A、“檔案費”每年200萬廣州五成檔案“沉睡”
“廣州地區的人才市場每年收費有數億元的說法是被夸大了的,真正屬于個人繳費的部分大概只有200萬元。”南方人才市場管委辦副主任汪宏飛說。
他介紹,目前南方人才市場管理的檔案約為30萬份,其中約有五成的“沉睡檔案”。“所謂沉睡檔案,就是檔案的持有者不交管理費也不去管它,等到哪天持有者把管理費補齊了,這個檔案又‘醒過來’了。”
在剩下的15萬份檔案中,還有超過90%屬于集體人事外包服務,也就是企業人力資源部委托人才市場代為管理檔案、代繳社保費、公積金、提供職稱評定等整體服務,收費為380元一年/人,由企業承擔,屬于南方人才市場的經營性收費。
而剩下的不到10%的檔案才是由個人繳納的檔案管理費,收費標準為120元/年。該標準由物價部門規定,全國統一。
南方人才市場檔案管理費實行收支兩條線,也就是在收取了個人的檔案管理費用后,需要全額上交到廣州市財政部門,再由財政部門下撥費用的90%到南方人才市場,最終也就是200萬元左右。
B、檔案管理缺口大要用經營收入補
汪宏飛介紹,管理檔案的支出費用主要分為人員經費、場地租借費與日常運營經費三大塊,攤下來其實是不小的數目。
“國家規定每1000卷資料須配1名工作人員管理,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們需要配備300名檔案管理人員。”在南方人才市場,進行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只有40多人,財政并無下撥相應的人頭經費,所以這部分的人員開支需要通過管理費去補上。
同時,保存檔案材料的倉庫就在天河區地段,場地租用的費用也是不小的開支。
“單從檔案的封裝保存來講,就已經包括裝訂、紙質、檔案盒等基礎費用,算下來也要30元。”
南方人才市場屬于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從1995年成立至今,政府財政一直沒有投入。“單靠那200萬元的管理費,根本是杯水車薪。”汪宏飛透露,目前南方人才市場主要是通過市場化服務的收入補貼檔案管理的巨大缺口。“比如人才市場在提供集體人事外包服務、運營大學高考網站、組織人才招聘會所獲得的經營性收入。”
C、后年起取消收費電子檔案成趨勢
從1月1日起,全國都將取消檔案管理費。
據了解,屆時檔案管理費用將由國家財政統一撥款,具體的撥款方案仍在探討中。目前,國家人社部正在進行調研,測量各地檔案管理標準。標準一出,各地就會根據此標準進行財政撥款。
許多人認為,人事檔案屬于公共服務部門提供的公益服務,產生的管理費用理應由國家財政承擔。汪宏飛認為,對于公共服務,改革不會一蹴而就。未來,國家應把流動人員的檔案管理作為公共服務的項目,由財政來支持。人才中心作為具體的管理方,要做到把這些豐富的人才信息盤活起來給企業方、給社會,讓人才真正地用起來。
檔案管理免費后,將如何處理此前未補齊管理費的檔案持有者呢?汪宏飛表示,“到了,已經沒了這個收費項目,檔案持有者即使想補交人才市場不會收,交給財政財政也不會收。”
10年前,南方人才市場就提出了檔案電子化,但是苦于無經費支持,目前檔案管理只是停留在“保管”的層次。
目前,北京、大連、成都等城市在財政支持下已初步建立了電子檔案系統。
“其實,一份檔案是很厚的,我們需要找一個足夠大的場地,把它們攤開,再把它們掃描、拍照、錄入,需要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一年由一大幫人來干,可能也只能干幾萬份。電子檔案系統一旦建立起來,可以加快檔案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能促進人才信息在市場中的流動。
汪宏飛認為,電子檔案其實只是一個起步,一個人的學歷、能力不斷在提高,人才市場希望能夠不斷把個人的職場表現充實進去,使它成為“活的”檔案系統。
企業員工人事檔案目錄制度
時間:2023-09-13 16:0:04檔案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時間:2023-09-14 20:0:43公司檔案管理制度及流程
時間:2023-09-14 01:0:26物業公司檔案管理制度范本
時間:2023-09-14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