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輝勇
皇甫輝勇,男,漢族,1983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73056部隊51分隊班長。
皇甫輝勇,一個用大義大愛傳遞正能量的“雷鋒式士兵”。當妻子身患重病時,他用鐵骨柔情呵護至親至愛,情真意切,用感人事跡生動詮釋了一名當代中國軍人的赤誠、無私和堅韌。
2001年,皇甫輝勇與江蘇姑娘蔣曉芳相識。第二年夏天,皇甫輝勇表白時,蔣曉芳想到自己奶奶年邁多病、養父身患殘疾終身未娶的家庭條件,不愿將自家重擔壓到皇甫輝勇身上,婉言拒絕了他。但皇甫輝勇看重曉芳善良賢淑、勤儉持家的優秀品質,堅持與她交往。2004年6月,蔣曉芳的奶奶突然發高燒,皇甫輝勇立即寄去大半年省吃儉用存下來的500元義務兵津貼。2008年,由于蔣曉芳婚后住在公婆家,養父家失去主要生活依靠,奶奶治病又要花錢,生活變得困難起來。細心的皇甫輝勇主動為岳父辦了一張儲蓄卡,隔一段時間就往里面存上一兩千元錢。2010年11月,蔣曉芳的奶奶摔倒病危,皇甫輝勇無法請假,就馬上給奶奶打去5000元治病。奶奶去世后,皇甫輝勇主動把身患殘疾的岳父接到自己家住。
2011年3月,蔣曉芳檢查出惡性脾腫大,手術要3萬元,對這個貧困家庭來說是很大一筆錢。為不影響皇甫輝勇工作,蔣曉芳一直隱瞞病情;矢x勇知情后,四處尋醫借錢,為妻子成功做了手術。但無情的病魔第二年再次降臨到蔣曉芳身上,她被查出患有畸胎瘤,手術費高達十幾萬元,即使手術存活希望也十分渺茫。善良的曉芳怕拖累丈夫,提出離婚;矢x勇卻堅定地說:“曉芳,天塌下來,我頂著!”在部隊和戰友的幫助下,蔣曉芳接受了手術。術后蔣曉芳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皇甫輝勇就悉心照顧她飲食起居。2012年12月,蔣曉芳病情突然惡化。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和渺茫的治愈希望,皇甫輝勇沒有選擇放棄,他說:“沒錢可以借,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妻子去世,皇甫輝勇安頓好妻子后事,把岳父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遷到自己父母的戶頭上由自己代繳,并托付家人照看好岳父。妻子住院期間,他幫同病房低保戶老人墊付2000元醫療費。他還與鎮江福利院一名與妻子身世相似的9歲女孩,建立了長期資助關系。今年,他在部隊倡導建立“愛心基金”,帶頭捐出工資,籌集資金20多萬元,成立30余人的“愛心團隊”,經常到社會上為群眾服務。
皇甫輝勇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南京軍區表彰為“學雷鋒標兵”,入選“中國好人榜”。
丁水彬
丁水彬,女,漢族,1971年12月生,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紅專南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員工。
丁水彬多年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地護理雙腿癱瘓的公公、年邁多病的婆婆和雙目失明的丈夫,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愛親之歌。
1999年,丁水彬與丈夫王健宏結婚。公公1971年遭遇車禍導致高位截癱,生活不能自理;楹螅∷蛞闳粡钠牌攀掷锝舆^護理公公的重擔,白天,她要經常為公公擦洗身體,按時給公公傷口烤電、換藥,每2至3個小時要幫助上一次廁所,翻一次身;晚上,她要清洗尿布、褥子,還要打掃室內、清潔衛生。到過她家的人都說,家里不像是有病人,這樣清潔整齊,真不容易。在她的護理下,公公從未發生過身體感染,更未生過褥瘡。但好景不長,2002年6月,丈夫王健宏患全身“重癥多型性紅斑”,經全力搶救雖保住了生命,但雙目失明。丁水彬又承擔起了照顧丈夫康復的重任。然而禍不單行,2003年,婆婆梁秉蘭在身患胰腺炎、膽結石、萎縮性胃炎和高血壓等多種病癥的情況下,積勞成疾,不幸再次病倒在家中。這一下,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丁水彬的肩上。在那一段時間里,她同時服侍3個病人,還要擠出時間外出掙錢補貼家用,僅僅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她就瘦了15斤。在她的精心護理下,丈夫和婆婆的病情終于有了好轉,基本恢復了健康。為降低費用,方便照顧家人,她自學了醫學護理知識,學會了打針、換藥、治療烤電、按摩等技術,家人遇到一些小傷小病,盡量不請大夫,能不去就不去醫院。就這樣,丁水彬不離不棄,為這個不幸的家庭撐起了一片天空。
丁水彬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榮譽稱號。
吳林香
吳林香,女,漢族,1999年5月生,重慶市忠縣馬灌鎮初級中學學生。
面對繼父外出打工、母親身患癌癥、外公外婆雙雙殘疾和弟弟年幼,14歲的吳林香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大”家。
9歲時,吳林香的父母離異,她跟著媽媽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后來,媽媽再婚,又給她添了一個可愛的弟弟。2012年,外婆突發腦溢血,從此癱瘓在床,不久,媽媽查出患了肺癌,加之外公早年摔倒右手一直殘疾,這個家庭頓時陷入困頓,欠下了20多萬元的外債。
媽媽病后,繼父想外出打工掙點醫藥費,可他又放不下家里的病人和孩子。年幼的吳林香看出了繼父的顧慮,她主動對繼父說:“你就安心出去打工,家里全交給我,你放心!本瓦@樣,繼父走了,一個月只能回來看一兩次。
從此,吳林香每天早上5點鐘就要起床生火做飯,然后幫助外公、外婆、母親和弟弟逐一穿好衣服,再給他們端飯喂飯。忙完這一切,她才草草吃完早飯,帶著弟弟急忙往學校趕。學校離家有十多公里山路,來回要走近4個小時,每逢下雨天,弟弟上學放學就全靠她背。
下午放學回家已是6點多,吳林香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外婆和母親的病情,然后開始熬藥、做晚飯、替她們擦洗身子和洗衣服。直到晚上10點后,她才有時間做作業。每天深夜,她還要起床好幾次做去看外公、外婆、媽媽和弟弟是否安好。到了周末,吳林香就得下地打理莊稼,并割好一周的豬草。所有的苦和累,吳林香強忍著,她不想影響媽媽的病。
一次,吳林香無意中發現媽媽床頭藏著一瓶農藥,她全明白了,強忍著淚水,抱著媽媽說:“媽,您走了,我們就成了沒媽的孩子,千萬別丟下我們呀。”看到突然間長大的女兒,媽媽從此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小林香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孩。”班主張老師稱。在學校,吳林香學習特別用心刻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雖然家里發生了這么大的變故,可她很少告訴同學和老師,只是大家感覺她皮膚越來越來黑了,身體越來越瘦了。
吳林香的事經媒體報道后,很多好心人獻出了愛心,她都一一記在小本子上!暗任议L大了,我也會像他們一樣,去關心那些需要關心的人。我要堅強地活下去,為了這個家,為了報答好心人”吳林香說。
吳林香入選“中國好人榜”。
蘇金蘭
蘇金蘭,女,黎族,1962年2月生,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腰子居委會居民。
一提起蘇金蘭,鄉里鄉親都對她贊不絕口,因為她用自己智慧和堅強毅力,把多年殘疾的兒子培育成為一名世界特奧冠軍。
蘇金蘭的兒子邢詒招和女兒邢詒玲均屬4級殘疾。邢詒招因小時候生病后遺癥導致智力低下,后又因被騙爬樹摘椰子而摔斷右腿,成為殘疾人;女兒邢詒玲從出生便有精神問題。平日里,蘇金蘭除了要照顧兩個未成年的殘疾子女,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她的丈夫邢國武因手受過傷,不能干重活,大女兒因年齡小,也做不了什么體力活,整個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蘇金蘭身上。有人向她提議,把兩個智障的孩子送給好心人養,讓拮據的生活緩解一點,她沒采納,毅然堅強地挑起了這副重擔,種好2畝水田和4畝已開割的橡膠。
2001年,瓊中縣殘聯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推薦殘疾人進廠務工自力更生活動,為了兩個孩子得到一些專業培訓和教育,學會自力更生和與人相處之道,蘇金蘭把兒子邢詒招和女兒邢詒玲都送進廠里。2003年,海南省特奧會田徑隊招收隊員,邢詒招被選中,需要到海南省殘聯特殊大學學習,她讓丈夫邢國武專門照顧兒子,家里的一切都由她一人來承擔。她時常去看望,并激勵著兒子一定刻苦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兒子很爭氣,2005年在全國特殊奧林匹克田徑比賽中,首戰告捷,拿到了2金1銅的好成績。在2007年世界夏季特奧會和2009年世界冬季特奧會比賽中,她兒子又不負眾望,拿到了3枚金牌的好戰績,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世界特奧冠軍。
不僅要照顧幾個殘疾人,而且培養出一個世界特奧冠軍,蘇金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和努力!她兒子先后獲得了全省、全國、全世界金牌共10枚,銀牌2枚,銅牌2枚等共計32枚獎牌,被評為“全國優秀特奧會運動員”、“體育道德風尚獎”和“中國體育代表團優秀運動員”等。蘇金蘭家庭也先后被評為“海南省五好文明家庭”和“海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標兵”。
廖月娥
廖月娥,女,漢族,1963年4月生,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坪塘街道新合村桐沖組村民。
30年來,廖月娥始終用一顆愛心去關照別人,去溫暖孤獨者的心靈。她先后將4名無親無故的殘疾、孤寡老人接到家中贍養。大愛超越血緣,溫暖人間。
因家境貧寒,8個月大時的廖月娥被抱養到一廖姓人家。養母多病,養父上班無法照顧。13歲時,廖月娥便輟學在家,承擔起了照顧養母料理家務的重擔,苦難的歲月磨練出了她吃苦耐勞的品質。1981年9月,廖月娥與丈夫結婚后,夫妻倆用勤勞的雙手建家創業,種地、養豬、開打米廠,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楹蟮牧卧露鸬弥约旱纳硎篮,更懂得以感恩的心尊敬自己的養父母。不僅悉心照顧身患高血壓的養父和多病的養母,還將孝行延伸到周邊那些孤寡殘疾老人身上,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1982年3月,廖月娥夫婦把本村五保老人廖興紅接到自己家,像親人一樣照顧他的飲食起居,讓他愉快度過晚年,直到1995年4月老人去世。1986年5月,癱瘓在床多年的同村村民任國華失去家人。廖月娥與家人商量,將任國華接到自己家里。廖月娥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他,為他洗衣漿衫、收拾房間、添衣置被。無論寒暑,無論農活多忙,一日三餐總是將熱飯熱菜送到任國華的跟前。任國華患有腳病,腿腳經常流膿水,氣味難聞,但廖月娥從不嫌棄他,每天都給他洗腳。為減輕他的病痛,廖月娥四處打聽藥方,為他買來中藥煎熬,緩解他的病情。任國華癱瘓在床,大小便成了最麻煩的事情。廖月娥就想出一個辦法,給任國華床邊設置一個導尿管,在墻上掏一個洞。這樣,任國華的小便就順著管子流到了屋外的容器里,保持著任國華房里的干凈。廖月娥請人為任國華特地做了一個坐式木桶,每次大便就由廖月娥背上背下,從不嫌臟怕累,在任國華面前沒有一句怨言,沒露一點臉色。身患重疾的任國華到2002年去世,在廖月娥家整整生活了16年。1998年,廖月娥將癱瘓在床的周桂三老人接到家中,使老人在最后一年的彌留之際感受到了貼心的照顧。2010年,75歲的孤寡老人胡錫群住進了廖月娥家中,得到了細心照顧的他如今身體硬朗,每天都樂樂呵呵的。
廖月娥榮獲湖南省助殘先進個人、學雷鋒標兵等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尼瑪潘多
尼瑪潘多,女,藏族,1970年1月生,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環衛工人。
她沒有用過多的語言,卻總是默默用愛心關懷著別人,不求回報、不圖名利;盡管家境并不富裕,卻用自己尊老愛幼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周圍群眾的交口稱贊。
1996年,52歲的次仁奶奶的老伴去世了,膝下又無兒無女,尼瑪潘多總想為次仁奶奶做點什么。她和老公商量以后,決定接老人到自己家里供養。做通家人思想工作后不久,次仁奶奶帶著自己的茶碗和藏被開始了兒孫同堂的新生活。隨著時間的增長,次仁奶奶和尼瑪潘多一家的感情也日漸加深,尼瑪潘多盡量讓老人孩子吃的好一點,有空了跟次仁奶奶聊聊心事。隔上一段時間尼瑪潘多給次仁洗頭發、梳頭發。丈夫在外面進了新貨,尼瑪潘多毫不吝嗇給次仁奶奶換上尼泊爾新款的頭飾、手鐲。逢年過節,尼瑪潘多也會給次仁奶奶塞一些零花錢,讓她自己買點好吃的。過年的時候,一大家子買新衣,炸卡塞,做藏面、擺切瑪;周末一起逛公園、曬太陽、轉經。小女兒還會教奶奶識字,有時還爬到奶奶懷里,騎到奶奶脖子上。當尼瑪潘多一家和次仁奶奶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由于年事已高,奶奶的身體每況愈下,尼瑪潘多夫婦就帶著她去醫院。2012年下半年,次仁奶奶一直拉肚子,沒胃口吃飯,打針吃藥都不見好轉,尼瑪潘多擔心奶奶活不了太久,就陪奶奶去了一趟幾十年沒回的老家,圓了老人一個夢。奶奶彌留之際咳血,什么藥都補不進去,尼瑪潘多喂奶奶喝清茶,結果奶奶示意要吃稀飯,當尼瑪潘多煮好稀飯,奶奶卻走了。尼瑪潘多為此常常自責。
2004年,尼瑪潘多在居委會菜地看見一名被遺棄的女嬰,不加思考就把孩子抱回了家,視如己出,精心呵護。孩子現在9歲,讀小學了,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著快樂的童年。然而大愛的背后,卻深藏著一個女人的艱辛。尼瑪潘多的丈夫做過生意,開過貨車,收入不穩定。她自己也換過好幾個工作。2002年一場意外的車禍讓尼瑪潘多輕微腦震蕩,從此在家休養了很長時間。她忍受病痛,熬過了兒子的青春叛逆期,走過了老公生意賠本的時候,但她沒有放棄自己的初衷,她將這份愛進行到底。
尼瑪潘多獲第三屆西藏自治區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個人對照檢查材料(存
時間:2023-09-14 01:0:28精選機關黨員個人黨
時間:2023-09-16 23:0:06黨員個人黨性分析材
時間:2023-09-16 15:0:37機關普通黨員個人黨性分析
時間:2023-09-15 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