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尊敬的各位領導:
首先,感謝縣委、縣政府以及民族宗教部門長期以來對我鎮民族工作的關心,并在項目資金安排、工作指導等方面給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幫助。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中課鎮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情況作簡要匯報。
一、基本情況
中課鎮地處西盟新縣城北面的庫杏河流域兩岸,東與瀾滄縣的竹塘、雪林、木嘎鄉三個鄉相接,南與勐梭鎮相連,西與勐卡鎮相連,北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達5.93公里,國土總面積313.3平方公里。全鎮轄有中課村、班箐村、窩籠村、嘎婁村、永不落村等5個村民委員會共50個村民小組,共有3748戶11195人,其中農業戶數3439戶10596人,占總人口的94.65%。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中課鎮牢牢抓住西盟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的重大戰略機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建設為重點,把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和各族人民的脫貧致富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全鎮經濟社會有了較快發展,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邊境安寧、人民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機構,加強領導。為確保我鎮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建設順利實施,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常務副組長,分管副鎮長為副組長,鎮屬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各村書記、主任為成員的中課鎮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在鎮黨政辦,分管副鎮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統籌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成員單位聯席會議,通報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二)創新思路,科學謀劃。堅持因地制宜和科學布局,從中課鎮地處邊境山區,社會貧窮、落后的實際出發,結合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在民族經濟發展、民族文化繁榮、社會事業進步、生態文明建設、民族關系和諧五個方面作出示范;在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邊疆繁榮穩定三個方面實現新跨越。制定了《中課鎮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建設。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建設格局。
(三)結合實際,統籌發展。圍繞我縣提出的“重點實施五大示范、統籌推進三大工程、積極探索兩大創新、著力實現三大跨越”的思路,及時協調、加快推進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項目建設,以“統籌兼顧、重點突出、協調推進、抓好落實,抓重點、抓亮點、抓試點”的要求,堅持“共建共享”的原則,充分發揚基層干部和各族群眾的首創精神,通過努力,打造好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這一品牌,為全縣示范創建工作作出表率。
(四)圍繞主題,狠抓落實。緊緊抓住我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的機遇,把項目作為促發展、促民生、促和諧的一件大事來抓好。一是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建設重大意義、政策措施、進展成效的宣傳,加強對中課示范鎮建設新舉措、好經驗、好典型的宣傳,采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方式,使示范建設更加深入人心,為示范建設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示范鎮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二是明確目標、分解任務,強化措施、落實責任,把每項責任目標具體落實到部門。三是積極爭取省、市、縣扶持資金,優先向我鎮示范建設項目傾斜,與美麗村寨建設項目相結合,整合財政、農業、林業、扶貧等部門資金,立足資源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區域布局,強化政策扶持,提高資金使用率和建設效益,確保我鎮示范建設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五)組織有序,高效推進。一是緊緊圍繞打造特色產業開展創建工作,在項目規劃時嚴格定位重點打造特色優勢產業,2015年底,完成興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投資2585萬元(省級資金300萬元,市級配套資金100萬元,縣級整合及群眾自籌2067.3萬元)。省級資金300萬共扶持甘蔗種植4500畝、茨竹種植500畝,市級資金100萬元共砂仁種植833畝,核桃種植1400畝,實施8公里砂石路建設。二是穩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2016年投資200萬元實施嘎婁村二組和永不落村一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三是繼續鞏固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不斷加大對永不落村六組、窩籠村六組的項目管理和建設投入,繼續打造成為我鎮示范典型。窩籠村六組2016年被上級評為“民族特色村寨”。
三、取得的成效
中課鎮緊緊圍繞“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為平臺,打造了民居有特色、產業強、環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諧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組。按照“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示范引導、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中課鎮積極推進示范創建項目,打造了體現特色發展及民族關系和諧的示范創建工程典型。
(一)民族經濟穩步發展。根據我鎮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村經濟落后的實際,始終注重發展民族經濟,夯實發展基礎,培植優勢產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2016年末,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7696萬元,同比增長11.4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53.62萬元,增長14.7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18萬元,增長11.66%;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37億元;農田面積26059畝,同比增長0.32%,實現糧食總產量637.04萬公斤,同比增長0.47%;橡膠面積12961畝,產量184.41噸,產值151.22萬元;核桃面積13474畝,產量6.68噸;甘蔗面積10376畝,榨季產量37481.45噸,產值1630.44萬元;生態茶園面積1932畝,茶葉產量152.69噸,產值213.77萬元;茨竹面積3079畝;咖啡面積887畝。
(二)民族文化繁榮進步。認真做好民族文化的發展與保護工作,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一是加強民族文化陣地建設,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鎮目前共有文化活動室47個、農家書屋5個。全鎮50個村民小組基本實現了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廣電網絡全覆蓋,切實解決了群眾活動難、看書難、看報難、上網難等問題。二是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全鎮目前共有農村民族文化宣傳隊6支,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3人。創作了《頭箍女人》、《中課印象》、《中課隨想》等優秀佤族原生態音樂舞劇,并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演出任務,為我鎮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產業。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投資126萬元完成拉勐紀念碑建設,有效推進班箐村二組民族特色旅游點創建工作。
(三)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始終堅持民生為本、民生優先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政策,重點做好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工作,解決少數民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16年,共發放各種救助救濟金16.6萬元、城鄉低保金47556人次5134.26萬元、“五保金”23人次4.28萬元、養老保險金8932人次76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覆蓋率均達99.84%。堅持脫貧攻堅目標導向,強化要素保障,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全面實施完成2508戶農村安居工程建設,實現154戶530人脫貧出列,完成了一批貧困村、貧困人口的產業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四)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我鎮林地面積368379畝,森林覆蓋率69.59%。圍繞建設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的總體目標,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牢牢把握“在保護中促發展、在發展中促保護”的總體思路,在加快建設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的同時,同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陡坡地生態治理項目,2016年,共完成中低產林改造1299.4畝、專項規劃造林596.8畝、退耕還林補植補造100畝,完成沼氣池456口,發放節柴灶150臺,兌現各項林業惠民資金134.36萬元;同步推進鄉村亮化、綠化、美化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民眾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2016年中課鎮被評為省級“生態文明鄉鎮”。
(五)少數民族干部隊伍不斷壯大。中課鎮歷來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干部培養工作,堅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干部路線,始終把建設一支高素質少數民族干部隊伍作為長遠大事來抓。目前,中課鎮黨政機關共有少數民族干部職工40人,占全鎮干部職工總數的78%;少數民族科級干部8人,占全鎮科級干部總數的67%;少數民族公務員18人,占全鎮公務員總數的72%;少數民族干部比例與少數民族人口比例基本相適應,達到了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
(六)民族關系更加和諧。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中課鎮在縣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始終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與弘揚阿佤民族“拉勐”精神結合起來,提出了“忠誠、團結、奮進、和諧”的新“拉勐”精神,進一步夯實了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在全鎮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使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逐漸融入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2016年,我鎮共開展各類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宣傳8次,1700人次參加。在全社會弘揚“維護民族團結光榮、損害民族團結可恥”的良好風尚,為我鎮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存在的困難和下一步打算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縣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鎮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建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使邊疆民族團結進步,促進邊疆繁榮穩定,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同時,我們也清楚的認識到我鎮在推進示范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不大,產業規模小,結構不合理,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能力和作用不明顯;二是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民生問題備受關注;三是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依然薄弱,農民增收渠道單一。四是重點項目建設資金籌措難、落地難的瓶頸尚未有效破解。由于我鎮財政困難,示范鎮建設資金投入能力有限,加之縣級部門資金用途及下達項目時間不統一,整合資金存在一定困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克服不足,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完善中課示范鎮建設措施和工作機制,立足于用實際行動,推動中課示范鎮建設。一是緊緊圍繞民族經濟發展、民族文化繁榮、民族教育振興、生態文明建設、民族關系和諧五個方面作出示范性作用,全面推動中課示范鎮建設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強宣傳,進一步調動全鎮力量參與示范建設,同時,加強對典型經驗的收集整理并積極開展宣傳;三是抓好示范點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嘎婁村二組、永不落村一組兩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以點帶面,為全鎮做出示范;四是進一步加大產業培植力度,堅持把培植壯大特色產業作為示范建設重中之重的任務來抓。在突出產業特色,增強產業競爭力、支撐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上下功夫,增強示范鎮建設發展后勁,為中課鎮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02
堡堡寨村位于定新鄉西北面,距鄉政府9公里,全村總面積9.5平方公里,轄17個村民組,全村共512戶2030人(其中少數民族323戶1292人,占全村總人口的63.65%),現有黨員45名.耕地面積2425畝,其中田94畝,林地面積4852.85畝,2013年人均收入3875元,村境內無礦產資源.年平均氣溫在15.1℃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05.2毫米左右,屬亞溫熱帶氣候.長期以來,堡堡寨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立足自身實際,把謀求民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頭等大事.通過一系列方法措施,有力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深入開展,使該村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的自覺性、積極性大大提高,新型民族關系更加密切,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一、主要做法
(一)狠抓組織建設,鞏固民族基礎
創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和民族宗教工作是黨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村對創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和宗教事務的管理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其他負責人為成員的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簽訂了目標責任書,緊緊圍繞民族團結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黨支部的重要議事日程.同時,通過梳理原有制度,查缺補漏等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村民族工作組織建設,逐步實現了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
(二)發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質
在提高少數民族素質工作方面,該村采取多項措施,分層次、有針對性的對村民開展教育.
一是以政策理論學習為重點,開展對少數民族干部的教育.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學習和培訓工作,每次例會由村黨支部書記負總責、具體抓.加強領導,周密安排部署,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制定了學習計劃,明確了學習的重點內容,提出了目標要求,結合建設和平安村建設,主要學習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十八大精神及省、市、區有關會議精神和方針政策、《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土地法》、《宗教事務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內容.
二是以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開展對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村“農家書屋”各類藏書8000余冊的優勢,對村民進行基本道德規范、社會榮辱觀、民族宗教政策、民主法治以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利用橫幅、標語、黑板報、平安建設宣傳欄等多種宣傳手段,累計舉辦村民培訓班9期、專題講座6次,提高了村民的法制教育以及社會公德意識,村民學法、懂法、知法、用法、守法的風氣進一步高漲.同時,結合“文明戶”、“五好家庭”等群眾性評比活動,以提倡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引導村民把思想觀念統一到民族團結、發展經濟上來,使各族村民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實現民族團結,樹立文明新風尚.
三是以普及科技知識為重點,開展對村民的教育.近年來,該村從培育技能型、管理型、知識性村民入手,共組織村民學習教育培訓班15期,參加培訓的干部村民10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通過學習教育培訓,村民的思想觀念得到了不斷更新,民族團結思想意識不斷加強,造就了一批講道理、有文明、懂技術、會經營、能致富的新型村民.
四是以提高村民入學率為重點,加大青少年受教育的力度.近年來,該村高度重視民族教育事業,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少數民族青少年教育的支持,經過不懈努力,2013年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適齡少年入學率達100%,各項指標均達到“兩基”標準要求.
(三)加強經濟建設,助推民族發展
大力發展民族經濟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的基礎,也是維護少數民族穩定和社會穩定的前提條件.近年來,該村始終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注重發展村域民族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一是發展壯大村域經濟.村兩委班子十分重視村級經濟發展,2013年,經積極爭取,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整合上級扶貧資金及農戶自籌資金260余萬元,采取大戶帶頭、散戶參與的方式,成立了堡堡寨村養羊專業合作社,實行規;B殖、專業化管理、科學化飼養,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為該村群眾發家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該合作社湖羊存欄340頭,以市場價計算,每年為群眾增加收入60余萬元.
二是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為切實做好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作,該村以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在切實抓好傳統農業工作,認真做好春耕、秋種生產,確保全村糧食產量穩定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加大科技興農力度,強化畜牧養殖業發展,繼續把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來抓,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推進自然條件差、增收潛力小的村民組勞動力向第三產業轉移,切實做好務工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依法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加大農民工培訓力度,進一步增強群眾增收致富和闖市場的本領,實現增收目標.
(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民族和諧
一是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和危房改造工作,切實改善人居環境.2013年,該村緊緊圍繞縣委、政府關于“美麗鄉村”建設的總體部署及鄉黨委、政府工作安排,立足于村情實際,認真謀劃新農村建設總體思路,把握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扎實有序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現了“三新”(即全村產業新發展,農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變化).為切實改善農村困難群眾居住條件,在鄉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該村堅持農村危房改造“二最”標準(即在安排確定改造對象時,以解決最困難群眾基本居住環境為目的,改造最急需、最危險的房屋),全盤考慮、精心部署,按照危改對象的類別等級,科學安排、有序推進,加強技術工人的培訓,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做好農村危房改造相關工作.據統計,該村2013年共完成連戶路硬化242戶8884.75米,完成院壩硬化266戶16241.4平方米,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6戶,提高了村民生活質量,美化了村民生活環境.
二是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助推和諧社會進程.堡堡寨村文化、醫療、公共服務設施健全,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措施完善,實現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認真搞好困難群眾和農村低保困難補助的發放等惠民工作,切實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積極做好農村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城鄉低保達到應保盡保.大力推廣農村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社保工作正常開展,2013年完成參保人數為557人.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宣傳力度,完成合醫參保1399人.村內電力設施較完善,電力供給基本有保障.村村通、戶戶通衛星電視覆蓋47%,村內移動通訊普及較好,基本實現全村覆蓋.讓全村各族群眾感受到了黨的恩情、政府的溫暖,享受到了改革與發展的豐碩成果.
二、取得的成效
(一)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使該村各族群眾普遍受到了一次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再教育,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目的、意義、作用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自覺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顯著增強,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二)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自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村兩委班子將其與推進各自工作結合起來,在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狠下功夫,使廣大群眾深受其益,深得其惠,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三)發展經濟,不斷夯實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物質基礎.立足村情,科學制定發展思路,積極引導各族干部群眾將精力集中到治窮治愚、發展經濟、建設小康上來,推動了全鄉經濟持續穩步的發展,保證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堡堡寨村是一個多民族村.因此,今后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全力維護和鞏固現有局面的基礎上,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村域經濟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加快地區經濟發展是民族團結進步的首要任務,要緊緊圍繞創建這個平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力度,著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認真做好扶貧開發和優勢資源開發工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和勞務輸出,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夯實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基礎,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穩步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二)大力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各族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強化基礎教育地位不動搖,加速發展民族教育事業,將民族教育作為培養各類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村域經濟發展的系統工程,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立足農業生產實際,面向農民群眾,廣泛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勞動技能等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科技和技能素質,推進實用科技技術的運用和普及.
(三)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堅決清除影響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各種不利因素,從法律和制度上保證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實落實到位.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落實各項綜治措施,全力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堅持不懈地在各族干部群眾中進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再宣傳、再教育,牢固樹立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深入進行.
(四)積極開展與周邊村的共建共創活動.積極加強與周邊鄰村的友好聯系,以加強往來、深化了解、融洽關系、增進團結為目的,開展形式多樣的共建共創活動,不斷推動共創共建活動的深入進行,努力維護邊界地區的穩定,切實鞏固創建成果。
個人對照檢查材料(存
時間:2023-09-14 01:0:28精選機關黨員個人黨
時間:2023-09-16 23:0:06黨員個人黨性分析材
時間:2023-09-16 15:0:37機關普通黨員個人黨性分析
時間:2023-09-15 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