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位于京南大興新區,是北京市屬普通高等學校,是首批獲準實施“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的高校,是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CDIO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高水平運動員招生資格高校,是CDIO國際合作組織正式成員。學校創建于1978年,前身是北京石油化工?茖W校和北京化工學院第二分院。2000年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劃轉到地方,由中央與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為主。經過38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相結合,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具有鮮明工程實踐特色的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7343人(其中,本科生6997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75人、聯合培養研究生171人),設14個教學院(系、部、中心)。學校擁有化學工程和機械工程兩個領域的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有28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等學科門類。有國家工程教育認證專業1個,教育部特色專業3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8個,“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北京市特色專業5個;有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個,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有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8個,北京市示范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2個。
學,F有教職工813人,其中,專任教師519人,博士學位專任教師占49.3%。有國家學者1人、國家杰青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市級人選3人,“北京高創計劃”2人,市屬高校長城學者培養計劃4人、市拔尖創新人才8人,市教學名師5人,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10人,市中青年骨干教師81人,市科技創新團隊11個,市級教學團隊5個。兩院院士閔恩澤是學校終身教授。
學校堅持特色發展和科研興校戰略,以能源科技創新為主線,在清潔能源化工、能源工程裝備、城市安全生產、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以及相關技術經濟管理和文化建設等領域集聚優勢,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和較高的科研產出。近五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國家973計劃、863技術項目等60余項。在海洋石油裝備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在我國海洋石油、核電等行業的技術壟斷;特種機器人研究成果應用于北京奧運會鳥巢體育場、上海世博會主場館建設;生物質能源與化工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初步構建起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質資源化工技術鏈;能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研究成果為國家能源管理部門和能源企業提供決策支持。
學校秉承崇尚實踐、知行并重的理念,構建起協同共贏、長效穩定的產學合作育人機制,造就了一大批職業素養優良、工程實踐能力強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校并先后與燕山石化等130余家企事業單位共建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基地,是北京地區首個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實驗基地、市級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首批市級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建設單位。近年來,學生參加國家和北京市各類學科競賽和技能大賽,在電子設計大賽、化工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物理競賽、智能機器人創新等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畢業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得到用人單位好評。
馬拉松、中長跑是學校人才培養的又一特色和品牌。近年來,高水平運動隊代表國家、北京市參加國內外高水平賽事70余次,綜合排名躋身全國高校田徑強隊行列,成績穩居北京高校田徑賽場前列。自主培養學生運動員1人達到奧運A標、1人達到國際健將標準、6人達到健將標準。
學校積極融入新北京及大興新區建設,與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大興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與大興區政府、北京印刷學院、北京建筑大學共建京南大學科技園。另外,學校還與美、英、法、德、挪威、芬蘭、馬來西亞等20余所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學校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越。設有清源、康莊、燕山三個校區,占地面積466畝,建筑面積21.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5億元,圖書館藏書近200萬冊。學校是市級文明單位、模范職工之家,被授予美麗校園稱號。
面向未來,學校確立了打造北京市屬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新目標,致力為國家石油石化行業、新興能源產業、城市安全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北京印刷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08北京印刷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36北京物資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21北京物資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