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安徽從2013年到招生的歷年文科、理科錄取分數線。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 | 錄取批次 |
---|---|---|---|---|---|---|
2019 | - | 574 | 496 | 20359名 | 133 | 本科第一批 |
2018 | - | 579 | 505 | 21762名 | 129 | 本科第一批 |
2017 | - | 549 | 487 | 22018名 | 112 | 本科第一批 |
2016 | - | 573 | 518 | 21366名 | 52 | 本科第一批 |
2015 | 603 | 600 | 555 | 21760名 | 110 | 本科第一批 |
2014 | 533 | 528 | 489 | 22616名 | 66 | 本科第一批 |
2013 | 533 | 524 | 490 | 22863名 | 85 | 本科第一批 |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 | 錄取批次 |
---|---|---|---|---|---|---|
2019 | - | 586 | 550 | 5116名 | 20 | 本科第一批 |
2018 | - | 593 | 550 | 5171名 | 17 | 本科第一批 |
2017 | - | 557 | 515 | 5286名 | 27 | 本科第一批 |
2016 | - | 552 | 521 | 5437名 | 21 | 本科第一批 |
2015 | 618 | 616 | 597 | 6636名 | 18 | 本科第一批 |
2014 | 560 | 557 | 541 | 6696名 | 22 | 本科第一批 |
2013 | 562 | 545 | 540 | 9822名 | 25 | 本科第一批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學校始建于1960年,應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以來,先后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F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
學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區,校園占地面積約兩千畝,F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余名、碩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學生1600余名。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大氣科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蟬聯全國第一、獲評A+等級,氣象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地球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4個學科躋身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擁有大氣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科學技術史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8個本科專業分布于理、工、文、管、經、法、農、藝8個學科領域,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現有大氣科學學院、應用氣象學院、大氣物理學院、地理科學學院、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海洋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法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工程學院、商學院、文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化學與材料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等22個專業學院,設有龍山書院(大類培養)、雷丁學院(中英合作)、長望學院(拔尖培養)、應用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藕舫學院(創新創業)、濱江學院(獨立學院)等高水平辦學機構。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700多人,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1人、教育部長江特聘(講座)教授3人、國家杰青項目獲得者8人、國家特聘專家15人、領軍人才3人、“973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1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科技部創新領軍人才2人、其他“四青”人才20人,以及省部級人才工程、教學名師等600多人次,F擁有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長江創新團隊、江蘇雙創團隊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團隊28個,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達88.74%,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經歷達60.22%。
學校堅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學科研資源豐富,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國家級眾創空間、集群計算機中心等27個實踐教學平臺,“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為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數值天氣預報》《大氣物理學》《環境科學概論》《氣候變化與人類社會》等課程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擁有一批國家級規劃教材;建有氣候與環境變化國際聯合實驗室、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制造業發展研究院、省重點智庫氣候與環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區發展研究院等30多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創辦有《大氣科學學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閱江學刊》三份學術期刊。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230萬余冊,數據庫總量40余種,中外電子圖書206萬種,電子期刊51萬余冊,年訂閱紙質中外期刊1056種,是國內大氣科學類文獻最齊全的高校圖書館。
學校秉承“艱苦樸素、勤奮好學”的優良校風,恪守“明德格物、立己達人”的校訓,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培養拔尖精英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國際化人才為導向,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秀,獲得全國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入選國家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校。學生獲得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唯一特等獎“高教社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挑戰杯”競賽全國特等獎、英語競賽特等獎,在大學生電子設計、機器人、智能車等全國競賽中均獲得一等獎以上佳績,連續三年獲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大會算法競賽冠軍,大學生男排獲得全國聯賽總冠軍。學生參與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率達40%,本科生高質量就業率達98.25%、升學率達33.23%。建校以來,已培養各類畢業生16萬余人,校友中涌現出一批兩院院士、部委領導、央企高管、戰略專家、國際組織官員等杰出人才,眾多校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氣象行業的業務骨干和科研精英,學校被譽為“氣象人才的搖籃”。
學校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引領,“十二五”期間,承擔了包括國家“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2900多項,獲授權專利1800余項。2018年,獲批立項國家級科研項目162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課題16項,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51項全年科技到賬經費達3.5億元。學校教師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海洋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百余項,學校教師還獲得卡爾?古斯塔夫?羅斯貝獎章、美國地球物理學會霍爾頓青年科學家獎等國際性大獎多項。學校外籍教師榮獲“江蘇友誼獎”外國專家最高獎項,2位外籍專家入選江蘇“外!泵麊巍6囗椦芯砍晒l于《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學校積極推動海內外合作共建,著力匯聚辦學資源、拓展辦學空間,與全國各省市區氣象局,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大氣所、海洋所、遙感所、自動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面深化合作,與航天宏圖、墨跡天氣、象輯知源、中科三清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聯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無錫、蘇州等校地聯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與江北新區正式簽署校地融合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啟動“中國氣象谷”建設、打造“環南信大知識經濟圈”。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威斯康辛大學、夏威夷大學、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德國漢堡大學,臺灣大學、東華大學等5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合作關系。學校與英國雷丁大學合作創辦雷丁學院,是首批“江蘇?英國高水平大學20+20聯盟”高校;建有國際教育學院,擁有中國政府、國家漢辦、江蘇省政府茉莉花獎學金等招收來華留學生資格;創辦巴哈馬大學“孔子學院”;設在我校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培訓中心”及“亞太經合組織臺風委員會培訓中心”,已為157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3600余名高級氣象科技人員和管理者,成為全球培訓規模最大、質量名列前茅的培訓中心,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高度評價和特別嘉獎。
皖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1:0:25安徽工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9皖南醫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2 09:0:48安徽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23